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智

作品数:57 被引量:97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乡村
  • 12篇生态
  • 7篇农业
  • 5篇土地利用
  • 5篇乡村发展
  • 5篇黄土丘陵
  • 5篇城乡
  • 4篇生态建设
  • 4篇生态建设工程
  • 4篇梯田
  • 4篇哈尼梯田
  • 4篇城乡融合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生态系统服务
  • 3篇土壤
  • 3篇土体
  • 3篇农村
  • 3篇农田
  • 3篇丘陵
  • 3篇丘陵沟壑区

机构

  • 56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陕西省土地工...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作者

  • 56篇曹智
  • 25篇李裕瑞
  • 24篇刘彦随
  • 7篇陈玉福
  • 6篇龙花楼
  • 6篇白艳莹
  • 6篇闵庆文
  • 5篇刘某承
  • 4篇徐远涛
  • 4篇王永生
  • 4篇伏洪勇
  • 4篇袁正
  • 4篇陈宗峰
  • 3篇王介勇
  • 3篇李静
  • 2篇伦飞
  • 2篇卢艳霞
  • 2篇王珂
  • 2篇王黎明
  • 2篇郭栋

传媒

  • 4篇地理学报
  • 4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中国科学院院...
  • 2篇资源科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经济地理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乡镇企业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中国沙漠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电子测量与仪...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德州学院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9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滚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包括:构建训练样本集;采用训练样本集对构建好的轴承使用寿命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轴承使用寿命预测模型;在实际使用时,对于某个指定轴承B,基于训练好的轴承使用寿命预测模型...
曹智伏洪勇李振祥郭栋王珂
一种基于LU数据和NDVI数据的生态建设数据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土地利用(Land Use,LU)数据和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的生态建设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收集...
刘彦随李裕瑞曹智龙花楼
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内涵、构成与发展被引量:33
2020年
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新出现的政策术语,目前尚未有对其概念、内涵等的解析。本文利用"属加种差法"明确了其概念,系统阐释了其内涵,并将其构成划分为服务主体、服务资源、服务平台与周围环境。最后,剖析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本文可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郑小玉刘冬梅曹智
关键词: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
中国专业村镇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1
2020年
探索专业村镇的地域分异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实施农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农业农村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资料揭示了中国专业村镇的空间格局,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从全国和农业区尺度分析了地形特征、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等村域环境因素,以及市场需求和经济基础等区域环境因素对专业村镇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中国专业村镇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占83.64%,呈现中心集聚和由华北平原—长江下游平原向南、再向西北梯度递减特征;②主导产业细分门类以水果、蔬菜为主,占59.45%,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关中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且多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呈圈带状分布;③专业村镇空间分布受区域环境因素的影响强于村域环境因素,市场需求和经济基础因素的解释力值分别为0.30和0.19,村域环境因素中地形特征因素影响相对较大,其解释力值为0.15;④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北方平原—丘陵区主要受到市场需求因素影响,农牧交错—高原区主要受到地形特征和资源禀赋因素的影响,西北—青藏高原区主要受市场需求、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的影响,而南方丘陵—高原区解释力较弱。研究可为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识别和培育专业村镇和乡村振兴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曹智刘彦随李裕瑞李裕瑞
关键词:影响因素
一种黄土高原地区开挖坡面沟坡防护措施优化配置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黄土高原地区开挖坡面沟坡防护措施优化配置方法,包括:S1:获取不同情景下多种全球气候模式的气候数据和开挖坡面所在地的气象站气候数据,生成开挖坡面所在地的未来预测年份中日值气候特征数据;S2:根据开挖坡面所在...
刘彦随曹智李裕瑞卢艳霞
文献传递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生态产业化机理及其典型模式被引量:19
2020年
生态产业化是新时代推进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循环、促进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作为黄土高原典型地貌单元,其乡村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退耕还林(草)工程后生态功能显著改善,但农业基础薄弱、水土约束增强、生产效益偏低等问题依旧突出,亟需推进生态产业化提升乡村生产和生活功能。本文从生态资源价值增殖角度,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生态产业化的内在机理,并结合延安市治沟造地工程后的典型实践,提出了适合该区域发展的产业化模式及其可持续途径。结果表明:①乡村生态产业化应遵循乡村地域系统演化规律、耦合机理以及价值转化原则,依托地理工程技术加快生态资源培育,建立生态产权管理制度实现生态资源资产化,通过资产集中流转、经营主体培育、产业要素融合等推进生态资产资本化,完善生态市场交易机制保障生态产品与服务市场化;②延安市部分乡村依托治沟造地工程实现了生态资源培育,探索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路径,已初步形成了高效种养、休闲农业和多元综合等生态产业化模式;③未来应注重地理工程成效管护、健全产权管理制度、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以及构建动态评价机制,补齐产业化过程中的短板,推进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的振兴目标。
张轩畅刘彦随李裕瑞李裕瑞曹智
关键词:生态产业化黄土丘陵沟壑区
京津冀协同创新多维测度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区域协同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新时代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基于京津冀3个主体创新资源的细分数据,结合熵值法、熵权法、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多种方法,从宏观城市群之间、微观京津冀内部两个维度,测度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挖掘其空间网络联系,立体呈现京津冀协同创新现状。研究结果发现,对比国内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属于研发推动的源发型科技创新体系;在三地各省域内的43个研究单元间普遍存在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协同创新水平差距较大现象;区域间高效协同创新网络尚未完全建立。
赵成伟翟瑞瑞曹智张生太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创新网络联系
一种黄土高原地区开挖坡面沟坡防护措施优化配置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黄土高原地区开挖坡面沟坡防护措施优化配置方法,包括:S1:获取不同情景下多种全球气候模式的气候数据和开挖坡面所在地的气象站气候数据,生成开挖坡面所在地的未来预测年份中日值气候特征数据;S2:根据开挖坡面所在...
刘彦随曹智李裕瑞卢艳霞
景观指数筛选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梯田为例
景观格局问题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景观格局指数作为一种常用的描述景观格局的方法,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如何选择合理的景观格局指数来表述格局与过程的关系成为了一个重点和难点。尽管指数具有直观性,易操作性,但是在运...
徐远涛闵庆文白艳莹袁正李静曹智
关键词:景观格局指数哈尼梯田主成分分析
哈尼梯田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红河县甲寅乡作夫村和咪田村为例被引量:17
2012年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之一。随着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哈尼梯田系统的保护受到诸多威胁,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方面。本文以位于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核心区域的红河县甲寅乡原生态保存最好的作夫村和受现代信息影响较大的咪田村为例,基于实地考察和入户问卷调查方式,对该地区的农业种植模式、管理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1)作夫村和咪田村的水田种植面积约占一半,作夫村以种植传统水稻为主,咪田村以种植杂交水稻为主。(2)两个村化肥的使用强度属中等偏下水平,这与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冲肥管理有一定的关系;约30%的农户施用有机肥,作物秸秆还田强度较小。(3)作夫村和咪田村农药使用量在正常农业活动范围之内;除草剂的施用差别较大,这与其种植结构有一定的关系,传统种植模式下多样性的生物结构有抑制杂草生长的功能。同时,作夫村劳动力相对充足,人工除草也减少了对除草剂的依赖。哈尼梯田地区存在劳动力流失、传统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等问题,需要引起当地管理者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哈尼梯田的保护和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白艳莹伦飞曹智何露刘星辰刘某承
关键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现代农业化肥秸秆还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