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明

作品数:13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肺癌
  • 3篇胸腔
  • 3篇胸腔镜
  • 2篇食管
  • 2篇术后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1篇单极电凝
  • 1篇单孔
  • 1篇单孔法
  • 1篇蛋白
  • 1篇地塞米松
  • 1篇电凝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胸腺

机构

  • 8篇山东省千佛山...
  • 3篇潍坊医学院
  • 3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1篇曹明
  • 9篇臧琦
  • 8篇王伟
  • 7篇朱强
  • 7篇蒋仲敏
  • 2篇孙东峰
  • 2篇孙宁波
  • 2篇杨旭东
  • 1篇孙青
  • 1篇隽兆东
  • 1篇辛在海
  • 1篇赵永强
  • 1篇张孝天

传媒

  • 2篇山东省第十一...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针孔法”治疗140例原发性手汗症被引量:4
2014年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常用方法.我们在原双孔及单孔法胸腔镜下治疗手汗症的基础上,改进腔镜设施,使用5 mm腔镜套管(Troc ar)、3 mm腔镜和自制特型电钩(图1),单孔胸腔镜下行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效果满意,总结经验如下.
朱强蒋仲敏臧琦王伟曹明
关键词:镜下治疗手汗症原发性针孔胸腔镜单孔法
原位移植性肺癌术后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
2015年
原位肿瘤移植术后转移动物模型多见于肝脏、前列腺等腹腔脏器.由于肺脏及其周围环境的特殊性,在行二次开胸切除肿瘤时易导致动物死亡,致使理想的原位移植肺癌术后转移模型未见报道.我们将小鼠机械通气下一次开胸完成原位肿瘤种植和切除,以建立真实模拟人类肺癌术后动物转移模型.
张孝天曹明孙青孙宁波朱强王伟臧琦
关键词:肺癌术后术后转移移植性肿瘤移植二次开胸
胸腺肿瘤的腔镜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胸腔镜胸腺肿瘤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总结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间16例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胸腺瘤15例,胸腺癌1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
王伟曹明杨旭东孙东峰臧琦蒋仲敏
关键词:胸腔镜胸腺肿瘤
文献传递
改良Brompton引流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重症巨大肺大疱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改良Brompton 引流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继发重症巨大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Brompton引流术治疗的5例COPD继发重症巨大肺大疱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失血量少,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5~55 min,平均33.8 min;住院时间18~36 d。术后1例出现大面积肺炎,其余4例无并发症。患者术后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1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动脉血氧分压均较手术前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术后降低,P均<0.05。3例肺大疱消失,2例较术前缩小至少75%,余肺复张良好。结论改良Brompton引流术治疗COPD继发重症巨大肺大疱的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不良反应较少。
赵永强臧琦王伟曹明朱强蒋仲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大疱继发性
地塞米松对姑息性手术术后小鼠残存Lewis肺癌细胞复发的抑制作用
2016年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对姑息性手术术后小鼠残存Lewis肺癌细胞复发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C57 BL小鼠Lewis肺癌姑息性手术切除术后模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顺铂组,每组6只,术后第4~10天用游标卡尺(0.1 mm)测量每组小鼠皮下肿瘤结节.用石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小鼠术后残存Lewis肺癌细胞复发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平均微血管密度(MVD)染色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3组小鼠术后复发肿瘤细胞中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肿瘤生长曲线显示,接受顺铂和地塞米松治疗的小鼠肿瘤体积分别为(200.34±20.94) mm3和(436.58±37.94) mm3,比生理盐水组(1 398.81±192.85) mm3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1.75,P<0.001;t=-921.52,P<0.001).石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地塞米松组和顺铂组HIF-1α表达(2.67 ±0.43,1.67 ±0.43)和MVD计数(17.01 ±3.24,9.89 ±2.25)都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4.21 ±0.35,29.75 ±5.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5,P<0.001;t=-1.83,P<0.001;t=-12.68,P<0.001;t=-18.35,P<0.001).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HIF-1α(0.56±0.11)、VEGF(0.61±0.18)和PCNA(0.38±0.07) mRNA表达在地塞米松组较生理盐水组(1.21±0.13,1.13 ±0.26,1.06±0.08)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55,P<0.001;t=-0.62,P<0.001;t=-0.69,P<0.001);HIF-1α(0.31 ±0.12)、VEGF(0.30 ±0.13)和PCNA(0.18±0.06) mRNA表达在顺铂组较生理盐水组也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73,P<0.001;t=-0.76,P<0.001;t=-0.81,P<0.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地塞米松组HIF-1α(85.98±20.86)、VEGF(173.28 ± 30.98)和PCNA蛋白(228.96±22.97)的表达较生理盐水组(198.98±29.89,378.98±28.98,357.98±35.98)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
孙宁波王伟朱强曹明蒋仲敏臧琦
关键词:地塞米松血管生成抑制剂姑息疗法
单极电凝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极电凝钩,包括手柄、导电芯,手柄与导电芯连接,导电芯采用不锈钢材料,导电芯外表敷设耐高压绝缘层,在靠近手柄一端的导电芯设有弯折部Ⅰ,导电芯的直径≤2mm,弯折部Ⅰ的垂直距离为20mm-30mm,导电...
蒋仲敏辛在海王伟朱强曹明
文献传递
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间5例患者联合应用胸、腹腔镜行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食管上段癌2例,中段3例.结果: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40~3...
曹明王伟杨旭东孙东峰臧琦蒋仲敏
关键词:食管肿瘤腹腔镜胸腔镜
文献传递
全覆膜自膨胀金属支架在气管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全覆膜自膨胀气管一支气管支架治疗气管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1年11月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胸外科应用全覆膜气管一支气管支架治疗的9例气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8~65岁,平均46岁。9例中支气管胸膜瘘7例,气管胸膜瘘1例,左主支气管一食管瘘1例,8例伴有脓胸;瘘口直径为3.5~25.0mm,平均8.4mm。在局部麻醉和X线透视引导下,6例放置L型支架,3例放置I型支架,伴脓胸者于支架置入后给予胸腔冲洗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人支架,从插入导丝至支架成功释放所需时间5—16min,平均(10±4)min,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1例胸腔引流管仍有少量气泡溢出,其余8例引流管气泡均立即消失,造影检查示瘘口无造影剂外溢。1例在支架置入后第5天由于剧烈咳嗽将支架咳出,重新置人新支架后未再发生移位。8例脓胸患者中1例行支架置人,术后8d因脓胸合并败血症去世,另1例6个月后脓胸未治愈,死于肺癌脑转移,其他6例在支架置入术后2~5个月(平均3.7个月)治愈。7例患者共随访3~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5个月,随访中1例于支架置入术后8个月取出支架,未发现脓胸复发;其他患者对支架耐受良好,无移位,无脓胸复发,饮食良好。结论使用全覆膜自膨胀金属支架治疗气管瘘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微创治疗方法,尤其适合不能耐受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失败的患者。
朱强臧琦蒋仲敏王伟曹明
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预测价值探讨
2009年
目的探讨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64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32例应用MTT法检测癌细胞对抗癌药的敏感性,根据药敏结果对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无敏感药物者按经验方案化疗;另外32例同期患者按经验方案化疗,观察实验与临床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应用体外药敏试验评估体内用药效果的敏感性为81.8%(18/22),特异性为70.0%(7/10),总预测准确率为78.1%(25/32)。阳性预测值为85.7%(18/21),阴性预测值为63.6%(7/11)。药敏阳性组与经验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14,P<0.05),药敏组与经验组两组手术切除率比较差异显著(χ2=4.27,P<0.05)。结论应用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指导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曹明隽兆东臧琦
关键词:肺肿瘤新辅助化疗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食管鳞癌中Mel--18、Bmi--1、CD34及D2--40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Mel-18、Bmi-1、CD34及D2-40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收集7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和手术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实验方法检测Mel-18和Bmi-1在...
曹明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BMI-1蛋白跨膜糖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