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峰
- 作品数:18 被引量:18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大型崩滑灾害变形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技术研究被引量:49
- 2015年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突破了传统单点测量方法采样点有限、覆盖范围小的不足,实现了对观测对象面的测量。受制于扫描速率和扫测距离的限制,该技术目前在地质灾害领域应用有限,因此也成为热点研究课题。本文针对高陡危岩、大型滑坡等复杂地质环境下地质灾害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系统探讨了地形构建、DEM建模和几何量测等快速调查方法,并提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灾害地质体形变监测方法;结合应用案例系统比较和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滑坡、崩塌调查监测中的技术优势和局限性,展望了该项技术在地质灾害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 褚宏亮殷跃平曹峰隋立春李滨
-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地质灾害
- 海河平原北部地区水土地质环境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 2010年
- 海河平原北部地区属于半干旱自然地理环境且仍在干化,自山前至滨海的山麓堆积-河流沉积-海陆交互沉积序列的平原地貌地质环境,土壤地球化学环境以高Ca、Mg、F,低Se、Mo、I和弱碱性为特征且正在经历酸化过程,潜水环境以淡水-微咸水-弱碱性为特征且有碱化的趋势。人为作用与自然作用一起构成了本区水土地质环境演化的双重驱动力,但在表现形式和区域分布方面驱动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土壤环境质量良好但潜水环境质量较差且均在恶化。
- 李瑞敏王轶曹峰徐慧珍刘永生郝春明马忠社郭海全赵更新曹淑萍李文伟刘峰川刘久荣林健许益青
- 海河平原北部地区主要水土环境问题及影响因素
- 2010年
- 将土壤和潜水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提出了研究区土壤酸化及地下水碱化、土地沙化、湿地退化、土地盐渍化等主要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系统地研究了海河平原北部地区土壤、潜水等地质环境的影响因素。以土壤剖面实测数据为基础,认为土壤环境主要受自然因素的控制,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以地下水监测数据为基础,认为潜水环境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的控制。为研究区水土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徐慧珍李瑞敏王轶曹峰马忠社郭海全刘久荣林健曹淑萍张亚娜刘峰川赵婕
- 关键词:自然因素土壤酸化湿地退化
- 海河平原北部地区山前-滨海表层土壤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 2010年
- 对海河平原北部地区不同地质地貌类型的表层土壤粒度、矿物成分和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从山前至滨海表层土壤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原生沉积环境的相关关系,在空间上表现出随着地质地貌和沉积环境特征的变化而演变的规律。
- 王轶曹峰李瑞敏马忠社郭海全马浩
- 关键词:表层土壤地质地球化学沉积环境
- 河南黄淮平原土壤-小麦系统中重金属Cr响应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根据河南黄淮平原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数据资料,分析了重金属Cr在土壤-小麦系统中的分布特征,通过研究小麦籽实中Cr含量与土壤Cr全量、土壤有关理化性质参数和土壤各形态Cr的相关性,建立了这三种情况下的预测小麦籽实中Cr含量的统计学模型,为基于土壤-小麦中Cr响应关系进行土地Cr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 何凤李瑞敏王轶曹峰张燕平胡永华万军伟
- 关键词:土壤CR
- 海河平原北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环境背景值被引量:24
- 2010年
- 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1:25万)取得的数据为基础,遵循地球化学基准值与环境背景值的概念,根据不同的沉积条件将研究区(即海河平原北部地区)划分为3个统计单元,运用标准化方法,即对土壤表层数据反复剔除异常数据后,通过其他元素与惰性元素Ti的相关关系分别计算得出各指标土壤的基准值;通过对土壤深层数据反复剔除异常数据后,获得了34项指标的平均值、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并以此表征背景值。以上研究为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 曹峰李瑞敏王轶马忠社郭海全赵更新曹淑萍李文伟
- 关键词:土壤环境背景值
- 北京粉尘沉降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初探被引量:2
- 2010年
- 对北京上空不同高度不同时间段采集的粉尘样品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的风动力作用导致北京上空粉尘不同来源的物质高度混合,且高度越高远源物质越多,高度越低近源物质越多。由于物质来源不同,粉尘的物理化学特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研究发现,Si/Al比值能近似地反映粉尘在空中的分布特征,可以作为粉尘扬起高度的间接指标。
- 刘永生杨冰李瑞敏王轶曹峰徐慧珍李爱国
- 关键词:粉尘稀土元素
- 基于GIS技术的人工补给地下水区域选择——以乌鲁木齐河流域乌拉泊洼地为例被引量:8
- 2015年
- 人工补给地下水在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人工补给地点选择的是否合理,对地下水人工补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乌鲁木齐河流域乌拉泊洼地为研究区,在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了地形坡度、土壤类型、含水层介质、地下水位埋深以及饱和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等5个指标,在开展各指标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探索性定性-半定量的开展了人工补给地下水地点的适宜性评价并进行了初步的验证。该项研究可为人工补给地下水区域地点选择提供参考。
- 曹峰郑跃军
- 关键词:地下水库人工补给
- 晋北大同盆地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土壤Se指标被引量:6
- 2007年
- 通过对大同盆地土壤Se含量水平的调查和160组玉米籽实与根系土Se含量关系的研究发现:①大同盆地土壤Se含量一般在100~200 ng/g之间,平均值为152 ng/g;②玉米籽实Se含量对土壤Se全量、水溶态Se含量、离子交换态Se含量、碳酸盐态Se含量均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在统计学上印证了植物中的矿质营养元素主要来自土壤和土壤溶液;③土壤全量Se可以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建议大同盆地土壤缺Se和土壤富Se的评价标准值分别为180 ng/g、360 ng/g;④大同盆地研究区内大面积缺Se和富Se的土壤仅分布在浑源县和朔州东部滋润一带。
- 李瑞敏王支农曹峰周继华王建武
- 关键词: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值大同盆地
- 河北清苑县及周边农田土壤及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与分析评价被引量:40
- 2010年
- 在河北省地质调查院1:250000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研究基础上,对河北省清苑县及周边的农田土壤及玉米子实进行了采样分析,分析该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并采用富集因子法和单因子土壤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状况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土壤以重金属Zn、Cu、Cr、Pb、Cd污染最为严重,其中Cd污染已达显著富集程度;通过对子实重金属含量的描述统计显示,其农产品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玉米子实中的重金属Ni和Pb存在超标现象。通过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揭示了清苑县土壤重金属中污染严重的Zn、Cu、Cr、Pb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索其主要成因。
- 张丽红徐慧珍于青春李瑞敏马忠社曹峰李宏亮
- 关键词:农田土壤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