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爱香
- 作品数:26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教育被引量:1
- 2011年
-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是是承载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它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有助于增强中学生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掘、合理运用中国节日民俗资源,对中学生进行节日民俗文化教育。提高中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
- 李爱真曲爱香
-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文化教育
- 陈亮“成人之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被引量:2
- 2013年
- 注重"理想人格"的设定、探索"成人之道"的人生哲学,是古代儒家的传统之一。陈亮就是其中之一,他基于自己的生命实践与哲学理路,从事功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极具事功特色的"成人之道",包括"成人"的人格特征、修养目标及修养途径,为儒家传统"成人之道"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当今社会转型期依然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 曲爱香
- 关键词:成人之道
- 孟荀互补的天人观——自然与人关系的最佳模式被引量:5
- 2003年
-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 ,孟子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 ,强调天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思想 ,强调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人对自然的改造与利用。由于二者的互补性 ,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 ,为我们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即把改造自然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既不能片面强化人对自然的索取 ,又不能停止生产 ,以此建立起人与自然全面。
- 曲爱香
- 关键词:荀子天人观自然与人
-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德育渗透途径被引量:2
- 2007年
-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几千年的社会变革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思想和知识系统。道德为先是其精髓,在大学生道德素质塑造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重道德教化和当前在传统文化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具体的途径。
- 曲爱香
- 关键词:高校传统文化德育渗透
- 孔孟荀的天人观及其生态伦理
- 曲爱香
- 关键词:天人观仲尼孔丘(前551-前479)天人相分生态伦理
- 文献传递
- 试论孟荀的天人关系思想及其对人类的启示
- 曲爱香
- 关键词:孟子思想天人观天命观天人相分
- 文献传递
- 中国古代的科技教育及其启示
- 2011年
- 中国古代科技教育具有多途径的特点,既有官方科技专门学校的科技教育,又有私学、家传和艺徒制的科技教育;既有政府专门机构和官员的科技教育,又有民间的科学技术普及活动。认真总结我国古代科技教育的经验,在倡导"科教兴国"的今天,对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发展将是十分有益的。
- 封太忠曲爱香
- 关键词:教育
- 《管子》对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的超越被引量:1
- 2006年
- 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既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性。而《管子》的生态智慧却整合和超越了二者,以人—自然为理论基点,既肯定人类的价值,又尊重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和存在权利,为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观念提供了价值取向。
- 曲爱香
- 关键词:《管子》人类中心论自然中心论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6
- 2008年
- 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主张人类要仁爱自然万物,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用物有节;取物有时;保持人口与自然资源适度平衡。这些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曲爱香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
- 试论荀子的天人观非人类中心主义被引量:1
- 2001年
- 各种形式的人类中心主义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自觉不自觉地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 ,往往忽视人类维护自然的义务 ;二是否认将人类伦理道德扩展到自然界的必要性。而荀子常自觉地将“天”(自然 )人合一 ,并要求人们在“制 (顺 )天命而用之”的同时 ,应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更为重要的是 ,他主张把人类伦理关怀视野从人际之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 ,将“礼”事于天地。从二者之间的区别得出结论
- 曲爱香
- 关键词:荀子天人观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