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彩荣
- 作品数:24 被引量:187H指数:9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酶超微结构定位与活性研究被引量:6
- 1999年
- 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ATP酶、G6P酶、5′ND酶的超微结构定位与活性。结果:1ATP酶主要定位在淋巴细胞膜下方,在内质网及线粒体等膜相结构也见到此酶的分布。G6P酶主要定位在内质网、线粒体等膜相结构。5′ND酶主要定位在细胞膜外表面。三种酶定位准确,颗粒清晰。2此结果与我们对人体淋巴结淋巴细胞酶超微结构定位结果相同。结果提示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可以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酶活性变化,对于判定免疫细胞功能状态,具有一定意义。
- 蔡玉文荣明明彩荣蔡硕赵磊
-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细胞
- 针刺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5
- 2003年
- 采用光、电镜等形态学观测手段观察了针刺前后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形态学变化 ,并探讨了针刺的次数、针刺持续时间与改善症状的关系 ,为临床针灸治疗心肌梗塞过程中 ,如何提高针刺疗效提供了一个病理学依据。
- 马铁明明彩荣白娟任路
- 关键词:针刺心肌缺血形态学
- 加味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肝郁大鼠模型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肝郁大鼠模型细胞因子(CK)网络的调节作用,揭示加味四逆散治疗肝郁证UC的部分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免疫法及束缚法的复合因素制作UC肝郁大鼠模型,检测加味四逆散各剂量组与模型组血清IL-1βI、L-6I、L-4I、L-10的水平,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加味四逆散各剂量组的IL-1βI、L-6水平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IL-4I、L-10的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肝郁证UC的途径之一,可能是抑制了UC肝郁时IL-1βI、L-6等炎性CK,上调了IL-4和IL-10等抑炎性CK,从而调节CK网络,纠正异常的免疫功能,降低免疫细胞对炎症的反应性,从而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及组织的修复。
- 谷松郭晓东关庆增岳志军明彩荣林庶茹
- 关键词:加味四逆散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证细胞因子
- 呕必宁对顺铂诱发脑及胃组织SP及NK_1受体改变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呕必宁对顺铂诱发大鼠胃、延髓组织SP含量及NK1受体表达改变的影响,探讨呕必宁防治顺铂诱发呕吐机制同时,为中医学"胃气上逆"等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ar大鼠54只,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分别灌服盐水、呕必宁煎液6天时,对照组腹腔注射盐水,余两组注射顺铂48h后,取延髓、胃组织,放免法检测SP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NK1表达,并进行灰度值测定。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窦及延髓组织SP含量、NK1表达高于对照组和中药组(P(0.01);中药组SP含量及NK1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呕必宁能够抑制顺铂所致大鼠胃、延髓组织SP升高及NK1表达。大鼠胃及延髓组织SP增多、NK1表达上调可能是"胃气上逆"的病理学基础之一。
- 王德山刘永梅明彩荣单德红
- 关键词:顺铂SPNK1受体
- 癫痫清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细胞焦亡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神经细胞焦亡受癫痫清颗粒的作用效果。方法先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1.3 mg/kg)、NLRP3炎症小体拮抗剂(MCC950)组、癫痫清颗粒组(12.48 g/kg)和MCC950+癫痫清颗粒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的左侧侧脑室内均注射淀粉样蛋白(Aβ25-35)制作AD小鼠模型,癫痫清颗粒连续给药21 d,1次/d。第16~21天,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第22天各组小鼠取材,通过HE染色对神经元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ELISA检测脑组织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脑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NLRP3、IL-1β、IL-18、TNF-α、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及半胱天冬氨酸酶(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造模后游泳潜伏期显著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大幅度减少,神经元胞体形状不规则,排列紊乱,间隙增宽,出现变性和坏死,NLRP3、IL-1β、IL-18、ASC、TNF-α及Caspase-1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较,各给药组通过训练后,游泳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逐步增加;神经元细胞组织结构完整,排列紧密,间隙减小;NLRP3、IL-1β、IL-18、ASC、TNF-α及Caspase-1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 癫痫清颗粒通过抑制NLRP3的活化从而抑制神经焦亡的发生,同时使AD模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得到改善。
- 房小楠李昭贾冬董笑博明彩荣齐越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 加味四逆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肝郁模型大鼠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肝郁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免疫法及束缚法的复合因素制作UC肝郁大鼠模型,检测加味四逆散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整体状态、病理形态学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加味四逆散各剂量组肉眼观察肠管黏膜皱襞纹理清晰,少见或无糜烂,未见溃疡;镜下见黏膜上皮及腺管排列整齐,极向明显,杯状细胞丰富,间质充血水肿不明显,基本形态与正常组相似;MPO活性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各项指标以加味四逆散中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加味四逆散对UC肝郁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修复溃疡及抗炎作用。
- 谷松关庆增明彩荣岳志军林庶茹
-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加味四逆散肝郁
- 益气活血解毒方药对小鼠Lewis肺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方药对小鼠Lew is肺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应用微血管计数方法观察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方药对小鼠Lew is肺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结果益气活血解毒方药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明显,微血管数明显减少。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药具有抗肺癌作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微血管生长。
- 王哲井欢明彩荣蔡朔王守岩蔡玉文
- 关键词:肺癌微血管密度
- 不同浓度剂量的中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中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培养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培养液中分别添加50μL、100μL和150μL、200μL的不同浓度中药血清,加药后第24、48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在酶标仪上测定54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来观测细胞生长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加药后第24、48h,12组的中药血清对培养的ECV-304内皮细胞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100μL组及150μL组作用强于50μL组(P<0·05),而50μL组和100μL组比较作用也有差异(P<0·05)。然而5%的血清浓度在50μL中无明显差异,随着中药血清的浓度、剂量的不断增加,细胞生长活性也在逐渐增加,但当浓度、剂量达到一定饱和状态下,细胞生长活性开始回落。结论:不同浓度、剂量中药血清对ECV-304内皮细胞活性可产生不同影响。
- 王乐亭昌艳艳明彩荣
- 关键词:中药血清血管内皮细胞
- 针刺环跳和委中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IL-1β、TNF-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2
- 2020年
- 目的:探讨针刺环跳穴和委中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环跳穴组和委中穴组,每组12只,经典钳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重度挤压伤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15min,连续治疗14d。于造模后第1天和第15天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评估神经运动和传导功能。治疗结束后取坐骨神经损伤段,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形态和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SFI指数和MNCV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两针刺组治疗后显著改善(P<0.05)。模型组神经雪旺细胞破坏,髓鞘结构缺失,IL-1β、TNF-α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针刺组均有改善,IL-1β、TNF-α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刺环跳穴和委中穴可改善坐骨神经运动功能和传导功能,加速神经病理修复,下调炎性因子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针刺治疗该病的机制之一。
- 陈怡然马雪赵洪毅明彩荣马铁明
- 关键词:针刺坐骨神经损伤环跳委中IL-1Β
- 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建立大鼠2,4,6-三硝基苯磺酸(TBNS)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方法:大鼠经结肠注入不同剂量的2,4,6-三硝基苯磺酸,分别于给药后1、3及7 d处死大鼠取出结肠,肉眼观察后进行组织学切片然后镜下观察。结果:各组大鼠体质量于造模3 d后开始下降,50 mg·kg-1组体质量于7 d后开始出现回升,100 mg·kg-1组和150 mg·kg-1组体质量则没有恢复;造模时间不是影响UC(溃疡性结肠炎)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病理切片结果表明,50 mg·kg-1组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未出现肠腺肿胀及黏膜脱落现象,符合UC(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特征。结论:TNBS造模7 d内,UC(溃疡性结肠炎)的造模成功与否与给药天数无关,而与剂量密切关联,以50 mg·kg-1的大鼠给药剂量最为合适。
- 张冰冰齐越贾冬韦丹康凯明彩荣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三硝基苯磺酸HE染色炎症性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