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建军

作品数:257 被引量:1,859H指数:30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3篇期刊文章
  • 36篇科技成果
  • 26篇专利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5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6篇草地
  • 56篇退化草地
  • 38篇黑土
  • 37篇植被
  • 37篇人工草地
  • 36篇群落
  • 36篇放牧
  • 35篇土壤
  • 35篇黑土滩
  • 33篇黑土型
  • 31篇黑土型退化草...
  • 29篇牧草
  • 27篇生物量
  • 26篇牦牛
  • 25篇植物
  • 24篇早熟
  • 24篇草甸
  • 21篇栽培
  • 21篇草地早熟禾
  • 16篇地上生物量

机构

  • 148篇青海省畜牧兽...
  • 107篇青海大学
  • 64篇中国科学院
  • 26篇甘肃农业大学
  • 21篇兰州大学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教育部
  • 4篇青海省草原总...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青海民族大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青海省农牧厅
  • 2篇青海省牧草良...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河北建筑工程...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55篇施建军
  • 199篇马玉寿
  • 171篇董全民
  • 142篇王彦龙
  • 74篇盛丽
  • 69篇李世雄
  • 47篇王柳英
  • 42篇杨时海
  • 40篇赵新全
  • 31篇李青云
  • 30篇王晓丽
  • 29篇孙小弟
  • 20篇王启基
  • 17篇尚占环
  • 13篇周华坤
  • 13篇龙瑞军
  • 10篇徐世晓
  • 9篇丁路明
  • 8篇郑伟
  • 8篇汪新川

传媒

  • 63篇青海畜牧兽医...
  • 20篇草地学报
  • 19篇草业科学
  • 10篇草原与草坪
  • 9篇三江源区生态...
  • 8篇中国草地学报
  • 6篇青海大学学报...
  • 5篇四川草原
  • 4篇生态学报
  • 4篇青海科技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草业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种子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青海草业
  • 2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9篇2019
  • 8篇2018
  • 11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21篇2012
  • 18篇2011
  • 9篇2010
  • 14篇2009
  • 17篇2008
  • 15篇2007
  • 30篇2006
  • 23篇2005
2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发草栽培驯化研究初报被引量:6
2019年
对果洛州玛沁县野生草种发草进行了驯化栽培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发草在海拔高度3800m左右的果洛地区人工栽培条件下第2年起能完成整个生育期,生育天数为130d;栽培当年生长缓慢,第2年起生长迅速,第3年长势达到高峰,株高可达81.6cm,盖度达到98.0%,越冬率达到99.0%,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为4426.2kg/hm^2和482.8 kg/hm^2,表现出了良好的生态性能和栽培性能;发草叶量丰富,适口性好,适合刈牧兼用,喜潮湿地带生长,可作为高寒草甸(尤其是高寒沼泽草甸)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草种和先锋草种。
王彦龙马玉寿施建军李世雄盛丽
关键词:栽培驯化高寒地区
牦牛放牧率对小嵩草高寒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初析被引量:41
2004年
牦牛放牧率对小嵩草高寒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莎草、禾草地上生物量和总地上生物量在不同放牧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放牧率的降低,禾草和莎草的比例增加,可食杂草和毒杂草比例下降;两季草场优良牧草生物量组成的年度变化与放牧率均呈负相关(P<0.01),与杂类草均呈正相关(P<0.01)。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1999年在7月份达到最大,1998年冷季草场各放牧处理的绝对生长率在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对照和轻牧在7月份最大,而中轻和重牧在8月份最大。各土壤层地下生物量随放牧率增大呈明显下降趋势;暖季草场各放牧处理0~10 cm地下生物量占0~30 cm总地下生物量的88.04%~89.37%,10~20 cm占7.14%~9.34%,20~30 cm占2.25%~3.5%;冷季草场各放牧处理0~10 cm地下生物量占0~30 cm总地下生物量的88.01%~91.14%,10~20 cm占5.44%~8.04%,20~30 cm占3.42%~3.94%。地上生物量、各土壤层的地下生物量(包括活根和死根)与放牧率之间呈负相关,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a-bx(b>0)。地下与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a+bx(b>0).
董全民李青云马玉寿施建军
关键词:牦牛放牧率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草地畜牧业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变化被引量:64
2008年
以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了三江源区高寒小嵩草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群落中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结果表明,放牧活动明显地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含量.不同退化演替阶段期间,高寒小嵩草草甸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在0~10cm土层明显较高,且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分布在0—4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明显降低;不同退化演替阶段,高寒小嵩草草甸由于家畜过度的啃食与践踏,不仅使得植物群落发生了逆向演替,而且土壤的肥力水平显著地下降,土壤向退化方向发展;高寒草甸的退化将使土壤有机质大量流失,氮素损失严重.随着退化演替过程的进行,高寒草甸土壤质量和土壤营养的持续供给能力逐渐退化,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也随放牧强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土壤微生物量碳可作为衡量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敏感指标,而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可作为衡量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王长庭龙瑞军王启兰景增春施建军杜岩功曹广民
关键词:高寒草甸退化演替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碳
高寒牧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试验初报被引量:12
1999年
在海拔近4000m的高寒地区进行高矮禾草不同比例的混播试验,结果表明,以多叶老芒麦30%+中华羊茅70%和垂穗披碱草70%+西北羊茅30%第二年地上生物量优于其它混播处理和单播,地上生物量分别为1412.8g/m2和1432.2g/m2,接近一年生燕麦。
施建军李青云董全民李发吉李有福
关键词:禾草混播地上生物量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草地的恢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草地的恢复方法。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草地的恢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草地上,混合播种发草种子和青海草地早熟禾种子,之后进行田间管理;其中,所述发草种子和所述青海草地早熟禾种子的...
王彦龙施建军李世雄马玉寿董全民盛丽王晓丽刘颖
文献传递
不同坡向下高寒矿区混播草地的恢复效果评估
2023年
为科学评价不同坡向及混播组合对高寒矿区人工草地健康的影响。本研究以青海省木里聚乎更矿区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坡向及混播组合下的草地植被生物量、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并运用基况-活力-组织力-恢复力(Condition-Vitality-Organizational-Resilience, CVOR)综合指数对草地的恢复效果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坡向下混播草地的草地生产力、香农维纳多样性、植物功能群组成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混播草种的增加,不同坡向的草地地上盖度、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香农维纳多样性均呈现下降趋势;同一混播措施下,平地的地上生物量、香农维纳多样性及禾本科牧草比例均显著高于阳坡和阴坡;草地的CVOR指数介于0.71~0.89之间,健康状况均为健康和警戒。由此可见,坡向和混播草种均能影响草地植被生长,高寒矿区草地生态恢复应因地制宜,考虑坡向等环境因素。
刘青青赫苗花李飞王晓丽邢云飞李思瑶张海蓉施建军
关键词:混播
D型肉毒杀鼠素防治高原鼠兔灭效试验被引量:18
2006年
针对江河源退化草地治理与示范项目要求,在果洛州玛沁县大武乡格多牧委会人工和半人工草场上,使用D型肉毒杀鼠素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进行现场药效试验和大面积灭鼠。结果表明,0.1%和0.2%D型肉毒杀鼠素毒饵对鼠兔具有良好的灭杀效果,且不污染环境,无二次中毒,对保护鼠类天敌,维持生态平衡,控制害鼠种群数量回升,减少扩散,使治理后的草场植被再次免遭破坏等方面均具良好作用。
景增春王启基史惠兰马玉寿施建军
关键词:高原鼠兔灭效
放牧强度对高寒混播人工草地牦牛增重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高寒混播人工草地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①在三个放牧季内,牦牛总增重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②回归分析表明,放牧强度与各放牧区牦牛总增重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不同放牧强度下牦牛日增重随时间的变化呈极显著的高次多项式回归关系。
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施建军王彦龙盛丽
关键词:放牧强度牦牛增重
黄河源区黑土滩人工草地牧草植物量及营养动态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对黄河源区黑土滩人工草地在封育和放牧两种不同管理方式下,从8月到翌年的4月进行了地上植物量及牧草营养成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从8月到翌年4月牧草的自然损失量为138.7g/m^2,损失率为34.3%,家畜的采食量为174.9g/m^2,草地的实际利用率为43.3%;整个冷季牧草总体营养价值呈下降趋势,封育草地粗蛋白降低了56.87%,粗脂肪降低了51.09%。该类草地在夏季属碳氮营养型(CN),冬季属碳营养型(C)。
王彦龙盛丽施建军
关键词:黄河源区黑土滩人工草地植物量营养成分
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中土壤-植被界面过程及响应机制
董全民李世雄施建军马玉寿郑伟王彦龙盛丽孙小弟候宪宽宋磊保善科刘延香吉汉忠赵索南俞旸
该项目通过对高寒草甸天然草地和垂穗披碱草/星星草人工草地牦牛放牧生态系统、高寒草原天然草地藏系绵羊放牧系统的研究,揭示了主要植物种群优势度和生态位分化规律、高寒草地植被的演替特征、土壤养分的分异规律及不同功能群植物的补偿...
关键词: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放牧制度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