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志杰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等离子低温
  • 2篇低通气
  • 2篇低通气综合征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消融
  • 2篇睡眠
  • 2篇睡眠呼吸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通气
  • 2篇综合征
  • 2篇消融
  • 2篇呼吸暂停低通...
  • 2篇鼻咽
  • 1篇等离子低温消...
  • 1篇等离子射频
  • 1篇等离子射频消...
  • 1篇低温等离子

机构

  • 6篇深圳市第五人...
  • 1篇深圳市罗湖区...

作者

  • 7篇戴志杰
  • 6篇李文光
  • 3篇张宇浩
  • 2篇宁小梅
  • 2篇惠红霞
  • 1篇杨继红
  • 1篇陈永平
  • 1篇张娟
  • 1篇赵燕恋
  • 1篇何志军
  • 1篇潘燕妮

传媒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和手法复位疗法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4月确诊的9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体位诱发试验判断BPPV的临床类型,给予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92例BPPV患者中,男36例,女56例,平均年龄(46.5±12.3)岁。其中单侧后半规管BPPV 55例,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 30例,单侧前半规管BPPV 2例,混合型BPPV 3例,尚有少数主观性BPPV。手法复位1周及3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5.9%和95.6%。结论:BPPV患者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须与其他眩晕性疾病相鉴别,手法复位疗效满意。
杨继红赵燕恋戴志杰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半规管
中青年多平面阻塞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中青年多平面阻塞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03例中青年OSAHS患者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仪治疗,观察其术前、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及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结果判定疗效。结果:103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治愈38例,显效31例,有效2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0.29%。术后12个月治愈27例,显效32例,有效2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4.47%术前与术后AHI和SaO2结果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中青年多平面阻塞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李文光戴志杰宁小梅惠红霞
关键词:低温射频消融多平面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等离子低温消融结合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53例报告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检查并确诊的OSAHS的患者53例,用等离子低温消融结合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及Epworth嗜睡程度评分以确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术后3个月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Epworth嗜睡评分(E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低温消融结合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近期(3个月)疗效满意。
李文光戴志杰宁小梅惠红霞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电凝电切仪组织凝固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153例血管运动性鼻炎的鼻中隔黏膜、鼻丘、下鼻甲前端及中鼻甲后上方蝶腭神经孔处进行电凝组织凝固,随访6个月,以病情分级法判定疗效。结果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总有效率为90.8%。结论内鼻下电凝电切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方法简便易行,显效迅速,无并发症,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一种理想方法。
李文光戴志杰张宇浩
关键词:血管运动性鼻炎电凝电切凝固术
尿激酶介入治疗血管源性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动脉内尿激酶介入治疗血管源性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血管源性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动脉内尿激酶介入治疗联合葛根素、长春西汀、腺苷三磷酸(ATP)、辅酶A、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和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葛根素、长春西汀、ATP、辅酶A及敏使朗和西比灵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第14天,治疗组患者痊愈及有效34例,总有效率为82.93%(34/41);对照组患者痊愈及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56.76%(21/3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内尿激酶介入联合葛根素、长春西汀、ATP、辅酶A、敏使朗和西比灵治疗血管源性突发性耳聋具有良好疗效。
张宇浩李文光潘燕妮何志军戴志杰
关键词:尿纤溶酶原激活物听觉丧失
鼻咽癌VEGF-C和Flt-4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血管表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4(fsm-like tyrosine kinases-4,Flt-4)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同时探讨其淋巴管生成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鼻咽癌组织及62例正常对照组织中VEGF-C、Flt-4的表达,计数各组表达的阳性脉管数,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和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VEGF-C、Flt-4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C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组(87.23%vs 54.55%,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Flt-4的蛋白表达阳性脉管数显著高于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组(18.55±4.54 vs 10.75±2.63,P<0.05)。结论 VEGF-C的高表达引起肿瘤淋巴管生成增多,可能促进鼻咽癌更广泛的淋巴结转移。
李文光张娟陈永平戴志杰
关键词:鼻咽癌淋巴管淋巴结转移
鼻内镜下经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进路治疗复发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效果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经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与鼻内镜下经中鼻道联合尖牙窝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2005年7月至2013年4月确诊为NIP患者为86例,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鼻内窥镜下经中鼻道肿瘤切除联合泪前隐窝进路上颌窦内肿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鼻内窥镜下经中鼻道肿瘤切除联合尖牙窝进路上颌窦肿瘤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平均达19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进路治疗NIP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张宇浩李文光戴志杰
关键词:耳鼻咽喉科学内窥镜检查上颌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