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韩
- 作品数:18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米氮平与苯二氮类药物合并美沙酮对海洛因脱毒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苯二氮类药物合并美沙酮治疗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疗效。方法:比较了美沙酮合并米氮平组(37例)和美沙酮合并苯二氮类药物组(37例)在脱毒治疗后一周、治疗后二周戒断症状量表评分、HAMD焦虑量表评分及睡眠障碍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海洛因依赖者的戒断反应、焦虑症状在脱毒治疗后均显著减轻,米氮平合并美沙酮治疗比苯二氮类药物合并美沙酮治疗对戒断症状和焦虑减轻更明显,并明显改善入睡困难和睡眠浅。结论:米氮平合并美沙酮治疗和苯二氮类药物合并美沙酮治疗均可有效减轻海洛因依赖者的戒断症状,米氮平合并美沙酮的疗效更明显,并可明显改善睡眠障碍。
- 徐韩赵敏陆光华朱敏徐萍
- 关键词:美沙酮米氮平脱毒治疗戒断症状苯二氮革类药物
- 上海地区海洛因注射者的HIV高危性行为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我国爱滋病感染者中43%是海洛因注射者(IDUs),既往研究多关其高危注射行为,本研究将对IDUs中的高危性行为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了上海141名住院戒毒者的临床资料、HIV、HBV、HCV感染情况、性行为、艾滋病毒/艾滋病(HIV/AIDS)相关知识和态度及其他社会心理学因素,并分析了海洛因注射者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IDUs中高危性行为非常普遍:77%不能坚持使用避孕套,25.5%有多个性伙伴,48.2%有IDUs性伙伴,75.9%不了解对方HIV感染情况;首次吸毒年龄小、注射过量次数多、对避孕套的否定态度、共用不洁注射工具与不安全性行为有关的因素有,而未婚、继续使用避孕套意愿、自愿HIV检测等与安全性行为有关。结论上海地区IDUs中高危性行为普遍存在,不能忽视对IDUs中高危行为的研究。
- 陆光华江海峰宋月红赵敏杜江丁惠蓉王秋颖徐韩朱敏谢斌
- 关键词:高危性行为
- 海洛因依赖者在环境线索诱发时HPA轴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系统的功能状态及环境线索诱发心理渴求时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血浆中皮质醇(cortisol,CORT)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比较19例脱毒后期海洛因依赖者与21正常对照者血清ACTH和CORT水平,分析19例海洛因依赖者环境线索诱发前后的心理渴求程度、血压、心率、瞳孔直径等生理指标、ACTH和CORT水平的变化特点。结果:戒断后期海洛因依赖者血清ACTH呈现高于正常对照组的趋势(t=1·663,P=0·104),COR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142,P=0·003);环境线索可诱发海洛因依赖者出现心理渴求,引其心律加快、血压上升、瞳孔变大,但血清ACTH和CORT水平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戒断后期海洛因依赖者HPA系统功能升高,环境线索可诱发海洛因依赖者产生心理渴求和某些生理指标改变,提示降低海洛因依赖者对环境线索的敏感性及调整HPA功能可能有助于降低心理渴求及预防复吸。
- 杜江赵敏谢斌陆光华徐韩朱敏江海峰
-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环境线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
- 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了解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 (MID)死亡的危险因素。 方法 :设计统一的调查表 ,对 6 2例 MID死亡病例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平均生存时间为 (4 .6± 3.4)年 ,死亡原因依次为肺部感染、全身衰竭、脑血管意外和心血管疾病。 L 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发病年龄、烟酒嗜好、有无配偶等为影响 MID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影响 MID病人死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死亡原因以躯体并发症为主 ,在临床上应给予重视。
- 陆光华徐韩邓红玉陈美娟
- 关键词: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LOGISTIC回归分析
- 国产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被引量:3
- 1997年
- 目的 了解国产丁螺环酮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根据CCMD-Ⅱ-R,入组33例广泛性焦虑症病人,丁螺环酮30mg/日治疗4周,入组前、治疗2周、4周后予HAMA、TESS评定,治疗前后予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 丁螺环酮抗焦虑作用明显,2周见效,4周显效率达69.7%,疗效与性别、年龄、病程、病期无关。不良反应以头昏、口干、失眠、便秘等多见,但随时间推移这些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 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
- 吴彦施慎逊顾牛范陆峥方贻儒王义方徐韩
- 关键词:丁螺环酮广泛性焦虑症焦虑症
- 线索诱发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了解环境线索对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380名戒断 期海洛因依赖者暴露于海洛因相关环境线索,测量暴露前后血压、心率、瞳孔,Likert分级法记录暴露前 后的渴求程度,完成自编诱发后戒断反应问卷及自编毒品使用情况和一般社会学资料。采用配对t检 验,比较暴露前后渴求程度及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运用逐步回归分析与线索诱发渴求相关的 指标。结果 暴露后渴求、心率、血压及瞳孔均明显高于暴露前,差别有极显著意义(分别为t= -15.02,-14.23,-8.12,-5.03,-14.65,P<0.01)。诱发渴求与毒品依赖自评分值、诱发后心率及 主观戒断反应呈正相关,与成瘾时间呈成负相关。结论 环境线索可以使戒断期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 求明显增加,依赖自评分值、诱发后心率、主观戒断反应及成瘾时间均与诱发渴求程度相关。
- 邵春红江开达赵敏徐一峰陆光华徐韩朱敏王秋颖
-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复吸原因
- 线索诱发海洛因依赖者渴求反应的性别差异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分析线索暴露对戒断期男女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程度及相关指标影响的差异。方法:222名男性和98名女性戒断期海洛因依赖者暴露于相关环境线索,根据被试者的自我报告,采用Likert分级评价线索诱发的渴求程度,填写主观戒断反应问卷、毒品使用情况和一般社会学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线索暴露诱发男女被试者渴求反应的差异。结果:线索暴露后,女性被试者诱发的渴求分值和主观戒断反应分值均高于男性(P<0·05,P<0·01),心率和瞳孔变化女性高于男性(P<0·01)。结论:环境线索诱发戒断期海洛因依赖者的渴求反应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渴求反应明显高于男性。
- 邵春红江开达赵敏徐一峰陆光华徐韩朱敏王秋颖
-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性别差异
-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量表(ISMI)对3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其与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80.2%患者有自我病耻感,7.3%为重度。女性患者歧视体验分(2.53±0.62)、价值否定分(2.34±0.47)明显高于男性患者(2.38±0.37,2.07±0.31;P<0.01或P<0.05);ISMI总分与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r=-0.186,P<0.01);与年龄(r=0.164,P=0.003)、总病程(r=0.172,P=0.002)、发病次数(r=0.214,P<0.001)、症状严重程度(r=0.257,P<0.001)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自我病耻感,与一定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因素相关;女性歧视体验、价值否定更严重。
- 徐韩王勇粟幼嵩陆光华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病耻感
- 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障碍及性别差异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障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用DSM-Ⅲ-R人格障碍用定式临床检查手册,调查了93名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DSM-Ⅲ-R轴Ⅱ人格障碍的诊断情况并对其进行不同性别间比较。结果轴Ⅱ人格障碍发生率达到89.2%。边缘型人格障碍(62.4%)和强迫型人格障碍(59.1%)最常见,其次是偏执型人格障碍(52.7%)。除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外,其它类型人格障碍不同性别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更多见于男性患者。为了加强治疗效果预防复吸应针对不同性别个体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 杜江赵敏谢斌陆光华徐韩王秋盈朱敏
-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人格障碍
- 多发梗塞性痴呆死亡病例分析
- 2000年
- 为了解多发梗塞性痴呆(MID)死亡的危险因素,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对62例MID死亡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男性44例,女性18例,平均发病年龄73.45±7.77岁。结果,平均生存时间为4.64±3.41年,死亡原因依次为肺部感染(99.68%)、全身衰竭(29.03%)、脑血管意外(20.79%)、心血管疾病(20.7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发病年龄、烟酒嗜好、有无配偶等为影响MID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影响MID病人死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死亡原因以躯体并发症为主,在临床上应给予重视。
- 陆光华徐韩邓红玉陈美娟
- 关键词:多发梗塞性痴呆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