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进良

作品数:479 被引量:944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1篇期刊文章
  • 190篇专利
  • 27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5篇理学
  • 20篇电子电信
  • 17篇电气工程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生物学
  • 14篇化学工程
  • 1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2篇机械工程
  • 11篇核科学技术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建筑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03篇传热
  • 59篇换热
  • 53篇微通道
  • 50篇热管
  • 43篇朗肯循环
  • 43篇超临界
  • 41篇发电
  • 39篇有机朗肯循环
  • 34篇冷凝
  • 32篇太阳能
  • 31篇工质
  • 28篇锅炉
  • 23篇蒸汽
  • 21篇发电系统
  • 20篇超临界二氧化...
  • 18篇强化传热
  • 17篇数值模拟
  • 17篇热流密度
  • 17篇值模拟
  • 15篇传热技术

机构

  • 33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26篇中国科学院
  • 3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6篇中国科学院研...
  • 14篇中国科学技术...
  • 8篇华北电力大学...
  • 7篇燕山大学
  • 5篇哈尔滨锅炉厂...
  • 4篇广东海洋大学
  • 4篇郑州大学
  • 3篇中国核动力研...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河北省电力勘...
  • 2篇郑州轻工业大...
  • 2篇国家能源集团...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478篇徐进良
  • 60篇纪献兵
  • 38篇谢剑
  • 30篇孙恩慧
  • 29篇张伟
  • 26篇陈听宽
  • 24篇刘广林
  • 23篇雷蕾
  • 21篇岑继文
  • 19篇张伟
  • 18篇章春笋
  • 17篇孙东亮
  • 17篇甘云华
  • 17篇刘国华
  • 15篇陈宏霞
  • 15篇李玉秀
  • 14篇苗政
  • 14篇刘国华
  • 14篇刘欢
  • 12篇胡建军

传媒

  • 29篇化工学报
  • 19篇工程热物理学...
  • 14篇物理学报
  • 12篇化工进展
  • 11篇科学通报
  • 8篇微纳电子技术
  • 7篇热能动力工程
  • 7篇中国电机工程...
  • 6篇核动力工程
  • 6篇自然科学进展
  • 5篇动力工程
  • 4篇机械工程学报
  • 4篇热力发电
  • 4篇高校化学工程...
  • 4篇航空动力学报
  • 4篇华北电力大学...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力学学报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1篇2023
  • 7篇2022
  • 23篇2021
  • 40篇2020
  • 38篇2019
  • 31篇2018
  • 26篇2017
  • 22篇2016
  • 29篇2015
  • 30篇2014
  • 20篇2013
  • 22篇2012
  • 16篇2011
  • 15篇2010
  • 19篇2009
  • 19篇2008
  • 16篇2007
  • 19篇2006
  • 16篇2005
4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朗肯循环驱动反渗透海水淡化运行模式及工质选择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水资源短缺及能源浪费两大问题,对有机朗肯循环(ORC)耦合反渗透(RO)海水淡化的复合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利用膨胀机驱动高压泵,海水吸收冷凝器中有机工质的热量,进而提高海水淡化的回收率。并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分析了纯工质、混合工质组分比例、海水进水温度、进水流量变化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系统相同吸热量、工质和海水环境温度下,以R245fa为例,经过冷凝器预热后的淡水产量比不经过冷凝器预热的淡水产量提高80%以上;混合工质由于存在温度滑移,淡水产量均大于其相应的纯工质,其中R134a/R245fa(0.5/0.5)产水量最佳,在海水温度为12℃时比R245fa提高10.01%,在18℃时比R245fa提高25.04%;在系统运行方面,当高压泵进水温度小于40℃时,海水流量取决于高压泵的功率,当海水温度超过反渗透膜的工作温度时,需要打开系统的放水阀,通过原水泵增加冷凝器的海水流量,多余的水由放水阀排出,此时混合工质相对于纯工质的产水优势更为明显。
刘秀龙曹泷苗政张鸣谢学旺徐进良
关键词:有机朗肯循环海水淡化优化设计热力学混合物
一种相分离微通道冷凝器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强化换热技术领域的一种相分离微通道冷凝器。在硅基片上蚀刻出多条并行的微通道,微通道之间由肋片隔开;在微通道的下游区域内蚀刻出大量的肋条,并围成开口朝向下游的肋条网;微通道上方由盖板封装。本发明克服传统微通...
孙东亮徐进良陈奇成
文献传递
折流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数值优化被引量:8
2011年
通过数值求解基于雷诺时均的三维定常粘性N-S方程及能量方程,改变结构、特性及运行参数,对折流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进行了数值优化,模拟结果表明:折流板的引入可有效提高集热效率,同时对于特定尺度的折流板集热器,存在最优分割腔数;增加集热器上部盖板的保温能力可有效提高集热效率,实际使用中推荐保温能力较好的双玻盖板或适当增加空气间层厚度;集热器的热损失以对流散热占主导,辐射散热为次要因素;运行参数如气温、日照强度等对集热器进出口温升影响显著,但对集热效率影响较小。
胡建军孙喜山徐进良
关键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数值模拟
蓄能ORC制氢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动力领域的一种蓄能ORC制氢系统。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在航行中排出大量余热,本发明通过储热器将其存储起来作为热源。LNG运输船停靠码头时携带的高压LNG存储罐向陆地上的低压LNG存储罐充装时又产...
谢剑徐进良尚炜李享雷蕾
一种金属基亲疏水条纹相间表面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非硅微加工与微纳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金属基亲疏水条纹相间表面构建方法。该方法将金属丝紧密缠绕在基底上,并在重物压力下烧结形成一体,所得烧结体浸入疏水纳米颗粒悬浊液后,疏水纳米颗粒沉积在基底上未经金属...
谢剑徐进良李享尚炜雷蕾
文献传递
利用回路型双工质脉动热管实现直接热发电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热能-电能转换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回路型双工质脉动热管实现直接热发电的方法及系统。所述利用回路型双工质脉动热管实现直接热发电系统为由回路型双工质脉动热管的下部蒸发段、中部热绝缘及电绝缘段、上部冷凝段组成的封...
徐进良张伟牛志愿武超群
文献传递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包括顶循环发电系统,燃气轮机发电系统,余热发电系统。其中顶循环发电系统为超临界二氧化碳一次再热再压缩循环,工质从增压流化床炉膛内吸收热量在CO<Sub>2<...
徐进良胡涵孙恩慧李航宁王艳娟
文献传递
一种种子气泡微换热器及种子气泡微换热器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子气泡微换热器系统,包括待冷却的IC芯片及用于冷却该IC芯片的换热器主体,控制电路,用于为微换热器提供液体的供液回路,该供液回路连通于所述换热器主体的两端,与换热器主体电连接的脉冲电压发生器,其用于为换...
刘国华张伟徐进良岑继文
文献传递
一种高效换热的增压流化床锅炉S-CO<Sub>2</Sub>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高效发电设备领域的一种高效换热的增压流化床锅炉S‑CO<Sub>2</Sub>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增压锅炉系统、余热回收系统、一次再热再压缩循环系统组成,三个系统共同作用将煤燃烧产生的热量高效的转...
孙恩慧徐进良雷蕾胡涵
两相临界流的两流体不平衡模型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研究的两流体不平衡模型,用来计算初始滞止状态为饱和或过冷流体通过通道的临界流量,模型中既考虑了两相之间的动力学不平衡,也考虑了相间热力学不平衡──温度差异。引入汽泡运动弛豫时间方程,结合两相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组成五方程模型。通过解汽泡在无限大介质中边界层非稳态导热问题,获得界面热负荷,井利用两相混合物能量方程,获得液相过热度,从而计算出蒸发速率。引用合适的经验关系式,计算界面摩擦切应力,壁面摩擦切应力。提出厂圆弧入口和直段入口两类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设置异质汽核密度为可调参数,当其值取为2.5×l011时,在较阔的压力范围内,对不同的长径比L/D,预测结果和实验值符合较好。
徐进良陈听宽
共4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