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霞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理学

主题

  • 7篇团簇
  • 7篇激光溅射
  • 4篇二元团簇
  • 3篇
  • 2篇原子
  • 2篇原子团簇
  • 2篇光解
  • 2篇
  • 2篇
  • 2篇
  • 2篇
  • 2篇
  • 2篇AG
  • 2篇SE
  • 1篇电离
  • 1篇质谱
  • 1篇团簇结构
  • 1篇团簇离子
  • 1篇离子
  • 1篇量子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张霞
  • 9篇高振
  • 6篇赵翔
  • 4篇邢小鹏
  • 3篇唐紫超
  • 3篇韩春英
  • 3篇朱起鹤
  • 2篇李国良
  • 1篇郑卫年
  • 1篇韩春英
  • 1篇刘鹏
  • 1篇王光辉
  • 1篇孔繁敖
  • 1篇刘剑波
  • 1篇曹亚丽
  • 1篇辛斌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第七届全国化...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锰/磷、钛/磷二元团簇的激光溅射产生与光解
2001年
利用激光溅射法直接产生了锰 /磷、钛 /磷二元团簇正、负离子MxPy±(M =Mn、Ti) ,并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团簇离子的组成与激光光解规律。实验表明钛与磷间成簇的能力强于锰与磷间成簇的能力 ,且MPy+(M =Ti、Mn)团簇离子系列表现出峰强度随所含磷原子数目的奇偶性变化 ,这可能与P4 结构的特殊稳定性有关。激光光解实验表明 ,失去中性P2 、P4 的通道为主要光解通道。随着团簇离子的生长 ,锰 /磷团簇正离子逐渐由富磷簇向富金属簇过渡 ,钛 /磷则趋向于形成钛原子数目与磷原子数目接近相等的团簇正离子 ,而二者与磷形成的团簇负离子MxPy-(M =Mn、Ti)逐渐趋向于x≈y ,随样品中磷含量增加 ,锰 /磷易形成富磷簇 ,钛 /磷的组成趋向不改变。
韩春英张霞赵翔高振朱起鹤
关键词:激光溅射二元团簇
铁、钴、镍/磷二元团簇离子的形成与光解
2000年
利用激光直接溅射法产生了铁、钴、镍/磷二元团簇正负离子,并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团簇离子的组份和激光光解规律.质谱研究表明,铁、钴、镍易与磷结合成簇,而且样品中磷含量的增加有助于大尺寸团簇离子的生成.当形成的团簇离子中含金属原子数目较少时,磷原子数目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其中、、、(M=Fe、Co、Ni,n=2、3、4)团簇离子均具有较高的丰度;随着金属原子数目的增加,磷原子数目的变化范围相应地变窄,铁/磷趋向于形成原子数目比接近1∶1的团簇正离子,钴/磷则易形成富磷的团簇正离子,镍/磷团簇正离子中镍原子数远多于磷原子数,而这三种金属与磷形成的负离子团簇随样品中磷含量的增加由富金属簇向富磷簇转化.对部分团簇正离子的紫外激光光解表明,铁/磷团簇正离子中P4或P2光解时易剥落;而钴/磷、镍/磷团簇正离子的主要光解通道或是P4、P2的剥离,或是中性MnPm(m为偶数)碎片的失去.
韩春英邢小鹏张霞高振朱起鹤
关键词:激光光解激光溅射
原子团簇的化学和物理
高振孔繁敖刘剑波赵翔唐紫超刘鹏郑卫年韩春英张霞李国良
该课题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加速器质谱(AMS)高精度14C测年装置和方法,首次采用了各同位素共用束线的全静电传输系统,首次实现了AMS 14C测量的自动化,首次对AMS测量采取了多重质量控制措施。在国内率先研究了高精度AMS...
关键词:
关键词:原子团簇化学反应
Ag与O,S,Se成簇能力比较
2000年
用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激光直接溅射Ag/O/S, Ag/O/Se, Ag/S/Se三元样品产生的二元、三元团簇. 主要产物分布特征为: 在直接溅射Ag/O/S三元样品的实验中, 主要探测到Ag/S二元团 簇; 在直接溅射Ag/O/Se三元样品的实验中, 主要探测到Ag/Se二元团簇; 在直接溅射Ag/S/Se三元样品的实验中, 主要探测到Ag/Se二元团簇和Ag/S/Se三元团簇. 利用激光串级溅射反应装置研究了Ag/O(S,Se)二元团簇和Se(S)一元团簇的反应. 实验表明, Se团簇能拆开Ag/S团簇和Ag/O团簇, S团簇能拆开Ag/O团簇. 以上实验事实表明元素间结合成簇的能力顺序是Ag/Se>Ag/S>Ag/O. 理论计算的结果也与此相符.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被认为是成簇元素极化能力的不同对团簇稳定性造成了影响.
邢小鹏张霞赵翔高振
关键词:激光溅射
锰/磷、钛/磷二元团簇的激光溅射产生与光解
本文利用激光溅射法直接产生了锰/磷、钛/磷二元团簇正、负离子MxPy<'±>,并用串级正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团簇离子的组成与激光光解规律.
韩春英张霞赵翔高振朱起鹤
关键词:激光溅射
文献传递
14族非碳原子团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2年
半导体团簇可以从微观层次揭示半导体材料的物化性质以及结构过渡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4族半导体团簇的研究为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器件的开发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综述了近年来在合金材料、量子点和表面活性剂辅助的晶体均相和异相外延生长等方面展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报道了14族半导体团簇的形成、尺寸分布和幻数特征,对比了目前用于研究这类团簇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同时结合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了该类团簇的性质、电子结构、几何结构、光解离、光电离和光剥离等特点.最后从研究体系、探测手段、理论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对这类团簇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张霞李国良曹亚丽唐紫超高振
关键词:量子点光电离光解离光剥离半导体材料团簇结构
第一过渡系金属离子与丙烯腈的吸附和反应
利用傅利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研究了气相中第一过渡系金属离子和丙烯腈的吸附和反应.为了深入了解其反应机理,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的方法分别优化了丙烯腈和金属离子-丙烯腈配合物的构型.
赵翔辛斌邢小鹏张霞王光辉高振
关键词:丙烯腈密度泛函计算
文献传递
锗分族元素二元团簇及其与Co形成的团簇离子
2003年
通过比较激光烧蚀E1/E2(代表Ge/Sn,Ge/Pb和Sn/Pb)和Co/E(E为Ge、Sn、Pb)混合样品形成的二元团簇负离子飞行时间质谱分布和谱峰的相对强度及形成的幻数团簇离子峰,发现E1/E2二元团簇离子中原子量大的锗分族元素在团簇离子中占主要组分,而原子量小的元素则少量掺杂,其组成和分布特点说明其结构和性质与纯E团簇离子相似,可能的结构为该类负离子团簇所有原子都在笼结构的骨架上;对于二元团簇离子GeSn9-、GePb9-和SnPb9-其结构可能是双帽反四棱柱构型,只是每个原子均为骨架的一部分.而对激光烧蚀过渡金属钴与锗分族元素的混合物的研究发现,反应形成了丰富的Co/E二元合金团簇负离子,分析发现该类簇离子为钴内包覆于E(锗分族元素)笼状结构.幻数离子CoGe10-、CoSn10-和CoPb10-可能具有双帽四角反棱柱结构,而CoPb12-可能具有二十面体构型,钴原子均为笼状结构的中心.
张霞唐紫超高振
关键词:CO团簇离子激光溅射
Ag/Se二元团簇的形成以及Ag与Se团簇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用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激光直接溅射 Ag/Se混合样品产生的二元团簇以及团簇正离子的光解行为 ;并用串级溅射反应装置研究了 Ag和 Se正负离子产物 .在直接溅射产生的 Ag/Se二元团簇中 ,正离子主要系列是 :[(Ag2 Se) n Ag+ ],[(Ag2 Se) n Ag+ 3];负离子主要系列是 :[(Ag2 Se) n Ag Se- ],[(Ag2 Se) n Ag Se- 2 ],[(Ag2 Se) n Se- ].团簇正离子的光解结果表明 ,同样条件下 Ag/Se二元团簇正离子光解比率比 Ag/S大 .在Ag和 Se样品串级溅射实验中 ,主要得到 Ag Se+ n (n=4~ 9)和 Ag Se- n (n=4~ 7)系列的产物 ,在 Ag Se+ n 系列中 ,n=4,6时丰度较大 .
邢小鹏赵翔张霞高振
关键词:激光溅射飞行时间质谱
过渡金属与锗分族元素二元团簇的研究
该文利用激光溅射法与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相结合,系统地研究了过渡金属(主要是第一过渡系金属)及部分主族元素与锗分族元素(Ge、Sn和Pb)形成的二元团簇的分布、组成、幻数等性质,并结合量子化学的方法对特定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
张霞
关键词:过渡金属二元团簇激光溅射合金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