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雪艳

作品数:24 被引量:29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7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气候
  • 8篇气候变化
  • 4篇NDVI
  • 3篇遥感
  • 2篇地质封存
  • 2篇遥感和GIS
  • 2篇有机碳
  • 2篇植物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建设用地
  • 2篇
  • 2篇CCS
  • 2篇CO
  • 2篇CO2
  • 2篇城乡
  • 2篇城乡建设
  • 2篇城乡建设用地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21世纪...
  • 4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喀什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上海国际问题...
  • 1篇国务院

作者

  • 24篇张雪艳
  • 11篇马欣
  • 4篇徐新良
  • 4篇吴世新
  • 3篇何霄嘉
  • 2篇雷军
  • 2篇尹忠东
  • 2篇王文涛
  • 1篇鲁奇
  • 1篇胡云锋
  • 1篇乔木
  • 1篇张永香
  • 1篇王兆华
  • 1篇胡国权
  • 1篇刘朝霞
  • 1篇巢清尘
  • 1篇岳健
  • 1篇庄大方
  • 1篇于宏源
  • 1篇吴绍洪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中国沙漠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灾害学
  • 1篇内蒙古煤炭经...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阅江学刊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国自然资源...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4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地区近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与动因分析被引量:73
2005年
通过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获取了新疆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并对其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近10年来新疆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新疆地区近10年来耕地总面积增加明显;草地总面积减少明显;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扩张显著;林地、水域面积有所增加;未利用土地各种类型面积有增有减,其中沙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大84.5km2,其扩展速率比20世纪50至70年代下降了一半,新疆局部荒漠地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新疆地区耕地面积的普遍开垦扩大与撂荒弃耕现象并存,使得新疆绝大部分地区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区划中“西北农田开垦与撂荒交错区[1]”的重要部分,农田的开垦与撂荒成为新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显著时空特征。政策、经济及气候变化是导致新疆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吴世新周可法刘朝霞张琳乔木岳健张雪艳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撂荒动因分析沙地荒漠地区
碳排放和减碳的社会经济代价研究进展与方法探究被引量:15
2018年
碳排放和减碳的社会经济影响与代价评估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决策者的关注,本文综合分析了全球范围内碳排放与减碳社会经济影响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卫星最新观测到的全球CO_2非均匀分布的事实,针对温控1.5℃和2℃阈值情景,探讨了全球二氧化碳非均匀动态分布与地表温度时空关系,全球二氧化碳非均匀动态分布状况下主要国家碳排放空间评价以及温控1.5℃和2℃阈值情景下中国碳排放和减碳社会经济代价评估等问题可采取的技术模型方案,并提出了构建新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本文构建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拟为国家制订各项应对碳排放和减碳战略与对策、减缓气候变化并实现可持续转型、提升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话语权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邓祥征丹利丹利叶谦王兆华刘宇张雪艳张帆祁威王佩白羽萍
关键词:全球变化碳排放减碳气候变化经济学
1982-2003年蒙古高原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张雪艳徐新良
关键词:气候变化
施药时间对马铃薯早疫病防治效果及产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2022年
为研究施药时间对马铃薯早疫病防治效果及产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以雪川农业种植园区选育的雪育1号马铃薯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药的对照组和早疫病发病前(7月18日)开始施药的常规方案(每隔7 d施一次,共施5次)、早疫病发病初期(7月25日)开始施药的优化方案(每隔7 d施一次,共施5次)等3种处理,测定马铃薯早疫病的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块茎数和块茎质量及干物质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常规方案和优化方案的马铃薯早疫病病情指数和病叶率均显著降低;优化方案的马铃薯干物质含量达到(21.00±0.39)%,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5.21%,满足薯条和薯片的加工标准(干物质含量≥20.0%).
李清张雪艳郦海龙于梦瀛宋惠敏牛丽娟马欣
关键词:马铃薯早疫病干物质
天山北麓绿洲荒漠典型地区土地荒漠化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20
2006年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获取了天山北麓阜康三工河地区1968年、1978年、1988年、2002年的荒漠化土地时空分布及各时段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数据,并对其荒漠化过程进行了空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4a来,三工河地区土地荒漠化以盐渍化为主、沙漠化及水土流失次之;荒漠化土地面积具有前期逐渐增加,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面积大幅度减少的趋势;土地盐渍化变化主要发生在绿洲内部,土地沙漠化变化主要发生在绿洲外围,而严重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山区;土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系统的管理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张雪艳吴世新
关键词:土地荒漠化遥感
黄土高原北部地区榆林市旱涝急转特征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2022年
黄土高原北部的榆林地区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区。基于榆林市1981—2018年作物生育期(5—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对旱涝急转进行趋势分析,采用M-K进行突变检验验证,比较不同类型旱涝急转事件下作物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在时间尺度上,1981—2018年间榆林市作物生育期旱涝急转事件的发生频率为34.37%,旱涝急转强度从1990年代逐年代降低。②在空间尺度上,榆林市1981—2018年多年平均旱涝急转指数及强度在空间上分布一致,均呈现为“东高西低”的特征,多年平均高值区分布在东部地区,多年平均低值区分布在西部山区。③涝转旱事件对作物产量影响显著,发生涝转旱事件,粮食单产、大豆单产、薯类单产分别显著减少17.85%(P<0.05)、16.63%(P<0.05)、19.46%(P<0.01)。根据榆林市农业生产特点提出旱涝急转农业综合应对措施建议,包括加强作物灌溉管理、作物品种优化和丰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体系。
宋惠敏张雪艳马欣
关键词:旱涝急转作物产量降水
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气候变化风险识别及其规避对策被引量:2
2018年
近年我国城市频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严重影响,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极大关注。文章系统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城市影响的类型,分析了我国城市易遭气候变化影响的原因,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并提出我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张雪艳何霄嘉马欣
关键词:气候变化城市
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22年
农田生态系统碳汇包括农作物生物量碳汇和农田土壤碳汇两个方面,中国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大,碳储量高,是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中国农作物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率和影响因素对于解析全球碳循环和维系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比较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及存在问题,通过以往研究和SoilGrids250数据研究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库时空分布,并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因素及固碳方法。结果表明,中国近30年来农作物生物量呈现增加趋势,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低且空间分布不均,0—5cm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在16.7 g/kg到86.5 g/kg之间,增加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是未来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的重要方向。肥料和有机残留管理、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灌溉等管理措施是增加土壤有机碳汇的主要措施,但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估算仍存在不确定性。最后,从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估算、影响因素厘定和增汇技术研发3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为实现农田生态系统助力“碳中和”寻求重要路径。
赵明月刘源鑫张雪艳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NPP
我国恶性肿瘤时空演变与环境诱因耦合规律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州=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却为此透支了太多的资源、环境,甚至我们的健康。恶性肿瘤目前已居我国人口疾病死亡率的首位。医学专家认为,我国每年200多万的癌症死亡者,70%与环境污染相关。本文以揭示环...
张雪艳
关键词:恶性肿瘤
新时期中国气候变化科技部署的格局与趋势评估被引量:3
2019年
我国履行《巴黎协议》下国家自主贡献(NDC)的承诺对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随着“十三五”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和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部署出现了较大变化。本文通过广泛的调查问卷,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Net-Map工具,发现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投入的总量虽有较大增加,但领域布局仍不平衡,科技经费资助渠道仍需整体优化。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中央财政科技投入达到261.32亿元,显著高于“十二五”末期的138.59亿元,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投入在各领域的布局并不平衡,减缓领域一家独大的局面仍在继续甚至加强,影响及适应领域的支持不足。气候变化科技的资助渠道虽然得到优化和整合,但仍未单独设立气候变化重点专项,立项形式仍较分散,需要对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任务进一步优化整合。地方气候变化科技资源布局的差异较大,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未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管理和部署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投入仍需要大幅增加,各领域投入需要倾向性的平衡。按照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前沿、突出全球视野和原始创新、兼顾传统优势与新交叉增长点的原则,加快制定科技应对气候变化的2035战略,为全面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及行动和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张雪艳汪航滕飞闫冬王文涛马欣
关键词:气候变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