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锡海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滨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灌注
  • 2篇带膜
  • 2篇带膜支架
  • 2篇导管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X线
  • 1篇导管插入
  • 1篇导管插入术
  • 1篇导管灌注
  • 1篇电源
  • 1篇电源板
  • 1篇断层摄影
  • 1篇断层摄影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状况
  • 1篇药物疗法

机构

  • 7篇滨州市中心医...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7篇张锡海
  • 4篇韩璐璐
  • 3篇黄文沂
  • 3篇董乐
  • 2篇杨永民
  • 2篇王秀军
  • 2篇高国政
  • 2篇张洪涛
  • 2篇王俊英
  • 2篇张爱霞
  • 2篇徐春玲
  • 1篇杨书峥
  • 1篇魏吉修
  • 1篇袁兴水
  • 1篇刘宏霞
  • 1篇孙国超
  • 1篇刘钊
  • 1篇张蓓

传媒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胸部X线、CT和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诊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和研究胸部X线、螺旋CT及纤维支气管镜在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抽取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在该院就诊的14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X线、CT、支气管镜,所有患者均进行以上检查,对比和分析各种方法在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X线检查的准确率为171/235(72.77%),CT检查的准确率为211/235(89.79%),纤维支气管镜的准确率为221/235(94.04%),CT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P<0.05);纤维支气管镜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P<0.05);纤维支气管镜虽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60%以上的肺癌患者通过X线即可确诊,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准确率更高,而纤维支气管镜则在中心型肺癌中的诊断准确性更高。结论临床上在对肺癌初诊筛查中,可将胸部X线放在第一位,CT和纤维支气管镜作为进一步检查,这对提高临床对肺癌的确诊率具有重要意义。
董乐张锡海韩璐璐刘钊
关键词:肺癌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支气管镜检查检出率
ZS-1型注射器故障
2006年
故障现象 机器开机后控制台显示屏显示一段时间后显示消失,重新开机,无显示。检修查看外电源220V正常。开箱检修,稳压电源板指示灯均正常。测量各输出脚电压,发现P8点+5V,是N5(VA723)与V18(TIP122)稳压输出,实测输出4.82V.该电源供给微机板所有芯片。测量微机板P24(+5V)、P21(0VD)电压为4.76V。考虑供电源略低,断开微机板所有连线,测量P24、P21阻值,该值为110欧,阻值太小.考虑该微机板有芯片可能损坏。在没有板子可换的情况下,本人采用的是分析加逐个测量的方法。该板有芯片20余块,经分析考虑为8098(运算功能)、GAL16V8(编程逻辑器件,用来实现地址译码,选通各个芯片)。
张锡海黄文沂袁兴水魏吉修
关键词:故障现象注射器电源板微机控制台无显示
多层螺旋CT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扫描和X线检查在小儿气道异物中的检出率。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确诊36例小儿气道异物,根据影像学结果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X线检查,观察组行螺旋CT扫描,对比和分析不同的影像学方方法在小儿气道异物检测中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确诊率为100.0%,而对照组为83.3%,2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气道异物患儿的诊断中,应用螺旋CT检查能够明显提高准确率,在降低患儿的痛苦同时增加其配合度,操作简单、图像清晰,值得临床应用。
董乐韩璐璐张锡海张爱霞王俊英
关键词:小儿气道异物螺旋CTX线准确率
基于Couinaud分段多层螺旋CT全肝灌注成像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流状况的评估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基于Couinaud分段多层螺旋CT(MSCT)全肝灌注成像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流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0名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正常肝脏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行基于Couinaud分段MSCT全肝灌注成像,测量各段灌注参数,将肝硬化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级(23例)、B级(20例)、C级(7例),与正常组肝脏五叶血流灌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灌注峰值时间较对照组长[主动脉:(15±4)S比(14±3)S,门静脉:(36±8)s比(29±5)s,脾脏:(27±6)s比(23±5)S]、强化峰值较对照组低[主动脉:(266±54)HU比(272±53)HU,门静脉:(81±31)HU比(91±34)HU,脾脏:(35±15)HU比(51±2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uinaud各段灌注量参数值各不相同,且各段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全肝总灌注量及肝动脉灌注指数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肝脏SⅢ段与SⅦ段每灌注100ml的肝动脉灌注量值分别为(11±5)ml/min、(10±5)ml/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各叶门静脉灌注量与全肝总灌注量在观察组A级、B级、C级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门静脉灌注量:尾状叶(58.3±31.2)、(68.7±21.0)、(58.9±30.7)ml/min比(92.7±44.7)ml/min,左外叶(57.6±21.0)、(68.3±20.8)、(58.5±23.8)ml/min比(87.0±34.4)ml/min,左内叶(63.5±23.2)、(73.2±22.1)、(62.1±31.8)ml/min比(84.2±27.3)ml/min,右前叶(69.5±28.5)、(70.7±28.4)、(70.5±27.5)比(91.8±24.1)ml/min,右后叶(56.5±16.8)、(68.1±25.8)、(57.9±15�
孙国超刘宏霞杨书峥韩璐璐张锡海张蓓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自发性SA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38例考虑自发性SAH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的患者均常规给予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及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其中CT血管成像均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通过和DSA结果对比分析CTA在发现自发性SAH中的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结果以DSA诊断结果作为评价标准,CTA的诊断结果准确率和DSA相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A组在诊断血管瘤大小方面和DSA诊断结果准确率和DSA相比较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诊断自发性SAH的过程中应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不仅简单、快捷和方便,而且有利于发现病因和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韩璐璐张锡海张爱霞王俊英董乐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图像处理
自膨式带膜支架并导管灌注在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和预防再狭窄中的应用
高国政杨永民黄文沂徐春玲张锡海张洪涛王秀军
总结32例自膨式带膜支架置入结合导管灌注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完善治疗方案,分析再狭窄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减少再狭窄及并发症的发生。全部病例均经食道钡餐检查、食管镜检查或活检病理检查确诊,部分病例还有CT检...
关键词:
关键词:导管灌注
自膨式带膜支架并导管灌注化疗对食管恶性狭窄的治疗效果
2007年
目的探讨自膨式带膜支架置入结合导管灌注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食管恶性狭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仅置入自膨式带膜支架,导管灌注组在置入自膨式带膜支架同时行导管灌注化疗。结果两组各32个支架一次性成功置入,置入支架后,吞咽困难100%得到缓解。没有发生与置入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随访观察,置入自膨式带膜支架生存达1年的病例,导管灌注组明显多于对照组(χ2=3.87,P<0.05)。导管灌注组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89,P<0.05)。结论中晚期食管恶性狭窄置入自膨式带膜支架,能迅速解除吞咽困难,改善病人生存质量,结合导管灌注,能有效防止再狭窄,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高国政杨永民黄文沂徐春玲张锡海张洪涛王秀军
关键词:食管狭窄导管插入术药物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