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跃彬

作品数:288 被引量:959H指数:17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3篇期刊文章
  • 62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3篇农业科学
  • 15篇经济管理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33篇甘蔗
  • 42篇土壤
  • 41篇栽培
  • 23篇养分
  • 22篇蔗糖
  • 22篇旱地
  • 21篇地膜
  • 21篇云南甘蔗
  • 19篇蔗区
  • 19篇旱地甘蔗
  • 17篇糖分
  • 16篇蔗种
  • 16篇宿根
  • 15篇施肥
  • 13篇土壤养分
  • 12篇栽培技术
  • 12篇宿根甘蔗
  • 12篇高产
  • 11篇甘蔗产业
  • 11篇甘蔗栽培

机构

  • 268篇云南省农业科...
  • 26篇云南省甘蔗遗...
  • 9篇云南中蔗农业...
  • 6篇云南省农科院
  • 4篇云南大学
  • 4篇云南省农业厅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开远滇蔗园科...
  • 3篇云南省轻工业...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广东省科学院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红河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云南省气候中...
  • 2篇云南云蔗科技...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云南省农村科...

作者

  • 288篇张跃彬
  • 122篇刘少春
  • 94篇邓军
  • 86篇郭家文
  • 85篇樊仙
  • 68篇李如丹
  • 68篇刀静梅
  • 33篇高欣欣
  • 26篇崔雄维
  • 22篇李复琴
  • 22篇尹兴祥
  • 18篇杨华
  • 17篇刘家勇
  • 15篇方志存
  • 15篇赵培方
  • 14篇吴才文
  • 13篇吴正昆
  • 13篇冯璐
  • 12篇赵俊
  • 12篇王斌

传媒

  • 80篇中国糖料
  • 24篇甘蔗糖业
  • 14篇西南农业学报
  • 10篇甘蔗(福建)
  • 8篇亚热带农业研...
  • 8篇中国作物学会...
  • 6篇云南农业科技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农业网络信息
  • 5篇农业系统科学...
  • 5篇热带作物学报
  • 4篇土壤通报
  • 4篇土壤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云南科技管理
  • 2篇作物杂志
  • 2篇节水灌溉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土壤与作物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6篇2022
  • 12篇2021
  • 10篇2020
  • 8篇2019
  • 13篇2018
  • 16篇2017
  • 16篇2016
  • 21篇2015
  • 16篇2014
  • 18篇2013
  • 9篇2012
  • 13篇2011
  • 18篇2010
  • 19篇2009
  • 17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2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主产蔗区气候生态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分析中国主产蔗区气候生态特征,为甘蔗产业规划发展、选择甘蔗优良品种、应用科学栽培技术、提高甘蔗糖料生产能力提供科学基础。【方法】根据甘蔗的生态适应性要求,以中国甘蔗主产区(广西、云南、广东)的69个县(市、区)的自然气候特征指标,进行空间分布的生态聚类分析研究,以气候相似性原则进行蔗区气象生态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中国广西、广东和云南的69个甘蔗生产县(市、区)被划分为6组生态蔗区,即亚热带湿润少光照蔗区,亚热带湿润低蒸发蔗区,热带湿润蔗区,亚热带半湿润蔗区,亚热带高湿蔗区,亚热带湿润多光照蔗区。【结论】广西蔗区主要属于亚热带湿润少光照蔗区和亚热带湿润低蒸发蔗区,年平均气温高,降雨量丰富,但日照时数少,降雨量大于蒸发量,相对湿度大;云南蔗区分为滇西为主的亚热带湿润多光照蔗区和滇南为主的亚热带半湿润蔗区;广东蔗区以粤西为主,属于热带湿润蔗区,具有高温多雨高湿的特点。
张跃彬樊仙毛均李如丹余翔凌
关键词:甘蔗气候生态
生物能源甘蔗开发利用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能源甘蔗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甘蔗作为生物能源的优势,提出了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说明能源甘蔗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赵丽萍张跃彬吴彦兰
关键词:甘蔗生物能源燃料乙醇
节水灌溉技术对促进云南甘蔗增产的启示被引量:1
2010年
介绍了智能化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微灌技术、肥水耦合灌溉技术及其在甘蔗上的应用效应,展望了应用这些灌溉技术对促进云南省甘蔗生产发展的意义。
李如丹苏火生张跃彬苏云松
关键词:甘蔗节水灌溉肥水耦合
甘蔗糖厂酒精废液成分分析及科学施用被引量:4
2018年
对4家甘蔗糖厂将施用于甘蔗地的酒精废液进行取样检测,废液密度均大于1 kg/L,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全氮4.09~5.29 g/L、总钾4.30~11.60 g/L和总磷0.32~0.66 g/L等,废液中含有少量固形物和灰分,氯离子浓度3.44~6.88 g/L;实验室模拟甘蔗酒精废液浇灌蔗地,用气袋收集气体,气体中检测到含有甲烷、乙烷、丙烷、乙炔、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以甲烷含量最高,其次是乙烷、乙炔、一氧化碳、硫化氢。
刀静梅李复琴高欣欣樊仙刘少春邓军张跃彬思鸿保张春平
关键词:甘蔗糖厂酒精废液
不同氮水平对甘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在甘蔗不同生长时期,对不同的施氮水平对甘蔗的影响进行研究,揭示不同生长时期与氮素的关系,建立不同生长时期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在苗期,甘蔗需氮迫切,但需氮量少,在施氮253.0kg/hm2时,苗量达到最高水平;在甘蔗伸长期,施氮水平在424.6kg/hm2以内,甘蔗株高随着氮素的增加而增高;在施氮457.4kg/hm2内,产量随施氮增加而增加;甘蔗糖锤度与施氮水平呈负相关,施氮量增加,糖锤度降低。
张跃彬樊仙刀静梅
关键词:甘蔗氮素
甘蔗间种马铃薯对产质量和综合效益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研究不同甘蔗种植行距:等行距、宽窄行,施用不同有机肥量间种马铃薯后对甘蔗产量、品质及综合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等行距和宽窄行种植的甘蔗,间种和不间种马铃薯的甘蔗在高度和茎径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施有机肥量间种马铃薯的甘蔗高度和茎径都没有显著性差异。甘蔗间种和不间种马铃薯,施用不同有机肥量间种马铃薯,对甘蔗品质都没有影响。
刀静梅刘少春樊仙张跃彬郭家文李如丹高欣欣
关键词:甘蔗间作马铃薯
一种强宿根甘蔗新品种选育方法
本发明属于甘蔗育种程序中宿根性选育领域,尤其是一种强宿根甘蔗新品种选育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资源耗费大,受试验地有限,选育强宿根甘蔗品种难度大,推广种植的甘蔗品种宿根性欠佳的问题,所述一种强宿根甘蔗新品种选育方法,包...
张跃彬赵培方刘家勇吴才文夏红明赵俊
文献传递
少雨干旱地区地膜全覆盖对旱地甘蔗产量和糖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地膜进行不同覆盖抗旱栽培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地膜全覆盖蔗田、覆盖播种墒面、不覆盖处理对旱地土壤保水及其对甘蔗种苗萌发出苗、产量和糖分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膜盖膜的中后期,全膜覆盖蔗田处理0~20cm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覆盖播种墒面和不盖膜处理,出苗率以全覆盖蔗田处理最优,显著高于覆盖播种墒面处理,其次为覆盖播种墒面处理,极显著高于不覆盖处理,苗高和甘蔗产量均以全覆盖蔗田处理最高,极显著高于覆盖播种墒面,其次为覆盖播种墒面处理,极显著高于不覆盖处理。地膜不同覆盖处理对蔗糖分的作用效果未达到显著水平。
刘少春张跃彬郭家文刀静梅邓军高欣欣李如丹方志存
关键词:旱地甘蔗抗旱栽培
云南不同生态蔗区甘蔗施肥现状分析与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云南省是我国第二大甘蔗和食糖生产基地,了解云南省不同生态蔗区甘蔗施肥现状及蔗农养分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提高甘蔗产量及品质、优化蔗农经济效益和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蔗农统一问卷实地走访调查的方法,对2013—2014年榨季的24个县1350户蔗农的甘蔗产量、施肥习惯及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时间、施肥方式等进行了调查。根据蔗区的实际肥料投入量和各肥料产品中标注的有效养分含量,计算化肥中各养分的投入量,没有记录的按调查多数平均值计算。【结果】通过实际调查资料汇总,当甘蔗产量介于85.00~90.00 t/hm^2时,建议化肥用量分别为N285~350 kg/hm^2、P2O5 200~250 kg/hm^2、K_2O 175~225 kg/hm^2,N∶P_2O_5∶K_2O养分比例约为1∶0.7∶0.6。蔗区养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生态蔗区甘蔗平均产量表现为南亚热带湿润蔗区>中亚热带湿润蔗区>北热带半湿润蔗区,分别为81.40 t/hm^2、81.73 t/hm^2和75.44 t/hm^2,全省甘蔗平均产量80.35 t/hm^2。南亚热带湿润蔗区以施基肥为主,施用基肥的蔗农比例为99.71%;中亚热带湿润蔗区和北热带半湿润蔗区以施追肥为主,施用追肥的蔗农比例分别为94.17%和93.94%;化学肥料品种以尿素、普通过磷酸钙和复合肥为主,且施用复合肥的比例较高,其施用的样本比例占到了总样本数的94.13%;有机肥以滤泥、酒精废液和蔗叶还田为主,且均作为基肥施用,施用比例小。全省化肥氮(N)、磷(P_2O_5)和钾(K_2O)投入量分别是193.67 kg/hm^2、116.79 kg/hm^2和95.86kg/hm^2。云南省各生态蔗区甘蔗化肥养分投入量均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蔗区施肥以两次施肥(基肥+追肥)和一次施肥(追肥)为主。甘蔗下种时基肥随蔗种一起施入,进入拔节伸长期时进行追肥,追肥均在4月份至6月份完成。肥料施用方式以条施和穴施为主
樊仙郭家文邓军张跃彬高欣欣杨绍林李如丹
关键词:甘蔗施肥量
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用作蔗区肥料的施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用作蔗区肥料的施用方法。方法包括:收集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在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中加入改良剂,搅拌均匀,制得甘蔗酒精肥料液;所述改良剂为钙质材料,所述钙质材料包括:硅酸钙、消石灰、石灰粉;所述甘蔗...
张跃彬刀静梅邓军杨绍林李如丹樊仙刘少春李复琴全怡吉
文献传递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