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闭角
  • 2篇闭角型
  • 2篇闭角型青光眼
  • 1篇丝裂霉
  • 1篇丝裂霉素
  • 1篇内障
  • 1篇前房
  • 1篇前房穿刺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吸除
  • 1篇吸除术
  • 1篇小梁
  • 1篇小梁切除
  • 1篇小梁切除术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 1篇急性

机构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2篇孙亮
  • 2篇张薇
  • 2篇米成红
  • 2篇牛勇
  • 1篇庄晓琳
  • 1篇张淑红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44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改良,术中对小梁切除口进行缩小,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抑制滤过区瘢痕形成,采取前房穿刺,注射平衡液,促使前房及滤过泡的形成。采用此改良术式对44例(50眼)闭角型青光眼进行了治疗观察。结果术后视力提高11眼(22%),保持不变36眼(72%)视力下降3眼(6%)。术后第1天前房全部形成,4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8%;术眼经加压包扎,散瞳处理后前房恢复正常。出院时,50眼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随访1个月,仍在正常范围。术后1 d,44眼形成大而扁平的滤枕,呈半透明状;有3眼滤区不明显,经按摩眼球后滤区明显;另有3眼术后半年滤过泡壁薄、大,其中2眼滤过泡破裂,后经修补恢复,1眼滤过泡不明显。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疗效确切。
牛勇孙亮米成红张薇庄晓琳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前房穿刺
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0例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共8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0.1者7眼占8.5%,0.1—0.3者8眼占9.8%,0.3-0.5者23眼占28.0%,0.5以上者44眼占53.7%。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显著提高,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眼压平均为(13.5±3.6)mmHg,较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前房深度在3.08-4.15mm,平均(3.954-0.52)mm,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82眼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宽。结论超声乳化自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治疗时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牛勇张淑红张薇米成红孙亮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