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薇

作品数:23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成像
  • 10篇磁共振
  • 9篇磁共振成像
  • 6篇肿瘤
  • 5篇关节
  • 4篇骨质
  • 4篇骨质疏松
  • 4篇骨肿瘤
  • 4篇股骨
  • 3篇影像
  • 3篇韧带
  • 3篇软骨
  • 3篇加权成像
  • 3篇骨折
  • 2篇压缩骨折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影像特征
  • 2篇灶性
  • 2篇前交叉韧带

机构

  • 23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中心...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张薇
  • 18篇程晓光
  • 11篇梁伟
  • 9篇张晶
  • 7篇于爱红
  • 6篇过哲
  • 5篇程克斌
  • 4篇李晓松
  • 3篇宫丽华
  • 3篇李新民
  • 3篇王玲
  • 2篇白荣杰
  • 2篇钱占华
  • 2篇刘薇
  • 2篇娄路馨
  • 2篇蒋雯
  • 2篇张玉
  • 1篇张卉
  • 1篇翁磊
  • 1篇吴关

传媒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索MRI观察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的方法
目的:评价3D PD-SPACE序列观察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为2009年2月至12月,对30例健侧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进行MR检查,男18例,女12例;年龄19~52岁,平均39岁。左膝14例,右膝...
张薇
文献传递
婴幼儿股骨颈前倾角MRI测量
目的:探讨MRI测量婴幼儿股骨颈前倾角的价值.方法:对20名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行髋关节和股骨远端MR检查,40个髋关节分别测量以骨性股骨髁后缘连线的骨性股骨颈前倾角(Bony Femoral neck anteve...
张薇
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的MRI表现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的MRI表现。方法:收集研究对象36例,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患者11例(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组),健康志愿者25例(健康对照组)。分析2组研究对象的膝关节MRI表现,在MRI图像上测量髌腱–股骨外侧滑车关节面(patellar ligament to lateral trochlear facet,PL-T)最短距离、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tibial tubercle to trochlear groove,TT-TG)距离及Install-Salvati指数(Install-Salvati ratio,ISR),ISR>1.3判定为髌骨高位。对2组研究对象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组,膝关节FS-PDWI序列MRI上可见斑片状高信号影,提示髌下脂肪垫外上部水肿;健康对照组均无髌下脂肪垫外上部水肿表现。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组PL-T最短距离小于健康对照组,TT-TG距离、ISR均大于健康对照组[(4.27±1.23)mm,(8.01±1.83)mm,t=-6.579,P=0.000;(14.85±2.83)mm,(8.73±3.15)mm,t=5.879,P=0.000;1.40±0.11,1.01±0.08,t=11.865,P=0.000]。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组12个膝关节髌骨高位,健康对照组无髌骨高位。结论:髌腱-股骨外侧髁摩擦综合征MRI表现为髌下脂肪垫外上部水肿,PL-T最短距离减小,TT-TG距离及ISR增大。
过哲于爱红张晶梁伟张薇程晓光
关键词:膝损伤
负重位与平卧位磁共振成像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胫骨前移程度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负重位磁共振成像(weight bear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平卧位MRI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胫骨前移的对比研究。方法对1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平卧位和负重位膝关节MRI检查,根据矢状位下外侧胫骨平台后缘与股骨外侧髁后缘的相对位置测量胫骨前移程度,比较平卧位和负重位磁共振检查中胫骨前移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本组16例中,负重位MRI胫骨前移为(6.56±3.81)mm,平卧位MRI测量胫骨前移为(3.87±3.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胫骨前移征阳性率负重位MRI为68.8%(11/16),平卧位MRI为31.2%(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与平卧位MRI相比,负重位MRI能够更容易发现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胫骨前移征,具有更高的阳性率,为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刘超于爱红王玲张辉程晓光张薇赵凯平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磁共振成像胫骨膝关节
四肢原发性骨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分析四肢原发性骨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四肢原发性骨淋巴瘤临床和影像特点。结果 本组12例,男9例(75.0%),女3例(25.0%),年龄10~67岁,平均45.7岁。临床症状主要为局部疼痛。本组12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9例(75.0%)。单发病灶10例(83.3%),多发病灶2例(16.7%)。CT检查12例患者共14个病灶,溶骨型骨质破坏7个(50.0%),浸润型骨质破坏5个(35.7%),混合型骨质破坏2个(14.3%)。其中偏心性破坏7个病灶(50.0%),2个病灶存在“浮冰征”(16.7%),2个病灶有骨膜反应(16.7%),3个病灶(21.4%)存在病理性骨折。增强扫描病变轻中度不均匀强化。MRI检查3例患者,均在T_(1)WI呈等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1例,呈混杂信号2例。结论 “浮冰征”、偏心性骨质破坏以及大于骨质破坏范围的软组织肿块,对诊断四肢原发性骨淋巴瘤具有一定特征性。
冯强强李新彤钱占华程晓光张薇宫丽华于爱红
关键词:淋巴瘤骨肿瘤
磁共振平扫和间接法磁共振关节造影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磁共振(MR)平扫和间接磁共振关节造影(I-MRAR)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AIS)的诊断价值。方法 74例SAIS患者均行MR平扫和I-MRAR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两种方法诊断SAIS直接征象(肌腱炎、冈上肌肌腱部分撕裂、冈上肌肌腱全层撕裂)及继发征象(关节盂唇撕裂、冈上肌萎缩、三角肌萎缩)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 I-MRAR诊断冈上肌肌腱部分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9%、98.1%及95.9%,MR平扫分别为31.8%、96.2%、77.3%,I-MRAR的敏感性及准确性较高。I-MRAR诊断关节盂唇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0%、100.0%以及98.6%,MR平扫分别为30.0%、100.0%及90.5%,I-MRAR的敏感性更高。对于肌腱炎、肌腱全层撕裂以及冈上肌、三角肌萎缩,MR平扫及I-MRAR两种方法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均相似且较高。结论在诊断SAIS时,I-MRAR具有无创、危险系数低以及重复性高等优点,是MR平扫的有效补充,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张薇过哲梁伟张玉程晓光
关键词: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磁共振平扫关节造影
拇指外展固定支具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拇指外展固定支具,包括手掌固定部和拇指固定部和拇指外展段,拇指外展段上还设有弧度调节装置;拇指固定部包括拇指垫和套设在拇指垫上的拇指调节带,手掌固定部包括掌垫和套设在掌垫上的手掌调节带,拇指垫和掌垫均设...
李新民白荣杰钱占华张薇于爱红
文献传递
儿童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的影像特征
李新民蒋雯程克斌张薇于爱红程晓光
基于显微磁共振成像和有限元分析的股骨近端微观力学行为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本研究利用高分辨率显微磁共振成像(micro-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μMRI)在呈现骨微结构方面的优势和对人体无辐射的优点,结合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无创探究人体在自然站立状态下股骨近端微观力学行为,明确股骨易骨折危险区域,为μMRI-FEA未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5例年龄55~63岁女性志愿者(58.4岁±3.4岁)的股骨近端μMRI图像。将图像中骨骼和软组织分割,三维重建得到包含股骨近端皮质骨和松质骨微结构的大尺度三维有限元模型(约一千万六面体单元),赋予非均匀材料属性。模拟人体自然站立时股骨的受力,将其远端固定,在股骨头部位施加压缩载荷,进行线弹性有限元分析,得到股骨近端的应力和应变分布,并选取股骨颈和大转子部位10 mm 3松质骨感兴趣区域进行比较。结果人体自然站立姿态下,股骨颈上、下侧皮质骨分别出现拉、压应力集中现象。股骨颈松质骨感兴趣区域在上下(superior-inferior,SI)、内外(medial-lateral,ML)和前后(anterior-posterior,AP)三个方向上的正应力(σSI、σML、σAP)分别为大转子部位的13.4倍、2.2倍和1.9倍;正应变(εSI、εML、εAP)分别为大转子部位的7.4倍、5.0倍和4.0倍。结论自然站立时股骨颈皮质骨和松质骨所受应力和应变较大,提示股骨颈是易发生骨折的高危区域,与临床观察一致。本研究为μMRI-FEA未来应用于临床无创评估股骨骨折风险进而鉴别骨折高风险人群提供了一定的前期理论支撑。
张凌云王玲刘有军刘艳东梁伟张薇程晓光杨海胜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骨质疏松股骨
MR弥散加权成像和化学位移成像对骨质疏松与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化学位移成像(CSI)对于鉴别骨质疏松与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放射科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共112例,其中68例为骨质疏松所致,44例为转移瘤所致。观察骨质疏松和转移瘤所致压缩骨折在常规MRI(T1WI、T2WI)上的表现、DWI的表现、CSI的表现、ADC值和SIR值。结果骨质疏松和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的T1WI和T2WI信号、DWI信号和CSI信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b=300 s/mm2时,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ADC值为(2.04±0.368)×10-3s/mm2,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ADC值为(1.48±0.163)×10-3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500 s/mm2时,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ADC值为(1.83±0.291)×10-3s/mm2,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ADC值为(1.12±0.238)×10-3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均显著高于SIR值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P均<0.05)。结论骨质疏松与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的DWI的信号类型与CSI的信号类型之间无明显差异,不能根据信号类型鉴别两种疾病;DWI优于CSI鉴别骨质疏松与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
张薇梁伟过哲张玉程晓光
关键词:MR弥散加权成像化学位移成像骨质疏松转移瘤椎体压缩骨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