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南
- 作品数:47 被引量:114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蔡司Axio Scan.Z1全自动数字玻片扫描系统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全自动切片扫描技术优势大,应用范围广,已逐步成为形态学和病理学研究的一种变革性辅助手段。本文介绍了蔡司AxioScan.Z1切片扫描系统的配置参数(光学系统、物镜、分辨率、扫描速度、相机等)和成像特点,阐述了蔡司AxioScan.Z1在大批量全组织扫描、组织病理学、神经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应用。总结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共享服务。
- 尹伟刘双双郑艳榕张翔南
- 国内临床药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展望被引量:30
- 2021年
- 通过对比国外Pharm.D.培养模式,对国内临床药学教育发展历程进行了探讨,就国内临床药学教育的未来与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与临床药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不断改进与完善我国临床药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药学教育体系,加快培养高质量临床药师人才队伍的速度,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 彭丽华范骁辉张翔南袁铁军阮邹荣
- 关键词:临床药学高等教育
- 干细胞分化为睾丸间质细胞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构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睾丸间质细胞模型的方法,是将类固醇生成因子1和促黄体生成激素受体质粒共转染入ES细胞,然后用化合物或生长因子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为睾丸间质细胞。本发明在细胞层面上对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
- 朱丹雁葛仁山楼宜嘉张莹莹周立民崔荣张翔南
- 酸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目的 探讨酸后处理,即在再灌早期给予一段短时间的酸化处理,是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本实验采用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和大鼠皮质原代神经元氧糖剥夺(OGD)模型.在再灌早期不同时间点吸入含有20...
- 沈哲范彦英张翔南陈忠
- 自噬在组胺H3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中的作用
- 目的 探讨组胺H3受体拮抗剂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C57雄性成年野生型(WT)和组氨酸脱羧酶基因敲除(HDC-KO)小鼠,采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梗阻(tMCAO模型,缺血1h后再灌)...
- 闫海静张翔南马婧范彦英张晨晖王融溶胡薇薇陈忠
- 淫羊藿素抗Aβ肽致大鼠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凋亡作用被引量:20
- 2007年
- 目的:探索淫羊藿素(icaritin,ICT)对Aβ25-35肽致大鼠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的损伤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制备d17胎龄大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支持培养7d后,与ICT预孵育24h并加入Aβ25-35肽,作用72h后以细胞形态、MTT值、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作为细胞的损伤指标;并以线粒体膜电位(ΔΨm)改变作为凋亡早期指标,AO/EB染色差异作为凋亡后期指标。结果:0.1μmol·L-1ICT预孵育24h能显著改善10μmol·L-1Aβ25-35肽所致的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的损伤,MTT、LDH及形态学结果显示:ICT能提高Aβ25-35肽损伤神经细胞的存活率,JC-1染色结果显示:ICT能防止Aβ25-35肽诱导的细胞线粒体ΔΨm下降,AO/EB染色结果显示:ICT能够改善神经细胞凋亡。结论:ICT经抗凋亡机制对Aβ25-35肽损伤大鼠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该作用与ICT干预Aβ25-35肽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核损伤有关。
- 张翔南王欢欢王志强吴佳莹朱丹雁楼宜嘉
- 关键词:淀粉样Β蛋白
- 蓝布正提取物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25年
- 目的研究蓝布正提取物LBZ-55对光栓所致小鼠脑缺血后运动功能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小鼠光化学栓塞法(photothrombosis model,PT)建立局灶性急性脑缺血模型,术后连续14 d灌胃给予小鼠LBZ-55,每隔1 d采用圆筒和网格试验评价小鼠运动功能,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采用激光散斑成像监测脑血流量的变化,并于术后7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梗死灶周围血管数量;用伊文思蓝染色检测血脑屏障的渗漏;采用氧糖剥夺模拟体外脑缺血,检测bEnd.3细胞的迁移能力和成管能力。结果PT造模后小鼠连续14 d给予LBZ-55可显著降低其错步率和不对称指数,但未减少缺血侧脑梗死体积,提示LBZ-55改善脑缺血小鼠神经功能损伤,其作用可能与直接神经保护作用无关;连续7 d给予LBZ-55显著增加小鼠患侧脑血流量和梗死脑组织周围的血管密度,梗死及周围皮层中VEGFA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血脑屏障渗漏减轻,claudin-5、ZO-1蛋白表达显著增多;LBZ-55可以促进氧糖剥夺后细胞的迁移能力,形成的小管数目和分支显著增多。结论LBZ-55可以改善光栓诱导的小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改善缺血区域脑血流及周围血管密度,显著增加缺血脑组织VEGFA蛋白表达,减轻血脑屏障损伤,该作用可能与促进脑缺血后血管生成机制有关。
- 刘苏亚王泽超陆阳洋吕政伟何治张翔南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生成
- 人参皂苷Rgl对Aβ25-35致大鼠原代皮层神经细胞损伤保护作用
- 目的探索人参皂苷Rgl对Aβ所致大鼠原代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制备D17胎龄大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无血清培养7d后,与Rgl预孵育24h并加入Aβ作用72h,MTT法和AM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吴佳莹张翔南许敏华梅宇钦朱丹雁崔荣林嘉贞苏毅楼宜嘉
- 关键词:皮层神经细胞人参皂苷
- 文献传递
- 缺血神经元轴突线粒体逆向转运回胞体后被自噬清除
- 目的研究缺血神经元轴突上的线粒体是否及如何被自噬清除的。方法小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给予氧糖剥夺-复灌(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ep)处理,利用免疫荧光法观察轴突上...
- 郑艳榕张翔南陈忠
- 关键词:神经元轴突线粒体
- LPS腹腔注射诱发大鼠脑内炎症致皮层与海马病理改变及相关机制研究
- 包括神经退行性病变在内的多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可能与外周炎症过程相关。炎症虽可作为机体抵抗外来刺激的防御性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也可造成组织损伤,推动疾病发展。外周炎症过程可导致如发热、厌食等病理反应,提示特定炎症物质可...
- 张翔南
- 关键词:海马星型胶质细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