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普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广西流行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的遗传性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测定广西流行狂犬病毒糖蛋白(G)基因的全序列,了解广西狂犬病的流行趋势和遗传变异规律,为制定广西狂犬病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0年10月~2007年10月,从广西14个市采集1569份动物脑组织,经RT-PCR检测及小白鼠脑内接种试验分离狂犬病毒,然后对狂犬病毒G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从广西各地共分离获得26株狂犬病毒野毒株,其中犬23份,牛、猪、猫各1份。狂犬病毒G基因核苷酸全长2067bp,开放阅读框1575bp,编码524个氨基酸。根据G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及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可将广西流行的狂犬病毒株分成3个群,Ⅰ群15株,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7.7%~99.9%;Ⅱ群10株,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8.0%~99.9%;Ⅲ群只有1株。通过氨基酸变异分析,了解了26株野毒株G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突变位点。【结论】广西存在3个群的狂犬病毒野毒株,且以Ⅰ群和Ⅱ群流行为主,3个群的氨基酸变异均呈现明显的特异性。
- 杨健张红普章民李晓宁何晓霞谢琳娟陆专灵韦显凯唐海波罗廷荣
- 关键词:狂犬病毒G基因
- 狂犬病病毒ERA株P蛋白的可溶性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扩增狂犬病病毒ERA株的P基因并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获得阳性P基因重组质粒pET-P,转化原核表达宿主菌BL21(DE3),用IPTG诱导并优化诱导条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性表达为主。SDS...
- 孟先明潘艳蔡新斌陆专灵梁湘唐海波杨剑张红普罗廷荣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