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 作品数:70 被引量:290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茅苍术快速繁殖被引量:21
- 2001年
- 江苏道地药材茅苍术用组织培养方法的快速繁殖初步研究,选出最佳分化培养基MS+6-BA 3.0mg/L+NAA 0.4mg/L、生根培养基1/2MS+NAA 0.3mg/L,并大量培育出茅苍术试管苗,为快速繁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 巢建国谈献和张瑜张莹庄淼
- 关键词:茅苍术快速繁殖
- 组培半夏中鸟苷的含量分析被引量:7
- 2005年
- 巢建国崔小兵谷巍张瑜陶燕陈正跃
- 关键词:半夏鸟苷药用历史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 丹参种植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固定修复研究
- 通过添加风化煤和磷矿粉两种固定剂对Cu、Cd、Pb、Zn复合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然后种植丹参,研究固定剂处理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变化和对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固定剂处理后,可有效降低土壤中Cu、Cd、Pb、Zn...
- 张丽洁张瑜谈献和李辉信刘德辉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风化煤磷矿粉化学修复
- 白花蛇舌草栽培地土壤的分析检测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全面了解白花蛇舌草种植基地的土壤养分状况,为建立白花蛇舌草规范化种植基地和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对产区9个点的土壤进行采样,测定土壤中的养分状况及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结果白花蛇舌草种植基地的土壤养分基本能满足白花蛇舌草的生长发育,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指标。结论药材生长后土壤中的氮素营养和锌元素下降明显,在种植过程中注意进行合理施肥,加强氮素营养和锌元素营养的补充。
- 蒋国斌谈献和张瑜张璟朱华云赵鑫
-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土壤
- 细胞焦亡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2年
- 糖尿病肾脏病(DKD)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与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氧化应激等有关,炎性反应贯穿于DKD全过程。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由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激活,依赖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1/4/5/11,通过Gasdermin D(GSDMD)介导释放炎性因子,发生炎性反应。细胞焦亡与DKD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本文对细胞焦亡在DKD发病中的作用、分子调控机制以及相关干预研究进行综述。
- 张瑜姚佳佳黄莉吉谢绍锋刘超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 黄蜀葵、黄葵开花习性及花粉生活力研究
- 观察黄蜀葵、黄葵开花习性及花器构造。采用TTC法和花粉管萌发法,测定两者生活力,同时测定不同储藏条件下花粉粒活性。结果表明:TTC法测定新鲜花粉生活力高于花粉管萌发法,但测定不同储藏条件下花粉生活力效果不佳。采用花粉管萌...
- 石芸张瑜沈小林谈献和
- 关键词:中药资源花粉生活力开花习性
- 基于HPLC-ESI/Q-TOF MS/MS的中药中黄酮类成分识别
- 目的:识别中药化学成分,并探讨化合物的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裂解方式。方法:以黄蜀葵花为分析对象,应用高效液相-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ESI/Q-TOF MS/MS)技术,采用C18...
- 池玉梅居羚朱华云张瑜
- 关键词:中药化学液相色谱-质谱黄蜀葵花黄酮醇
- 文献传递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其突变体(mG-CSF)与人血清白蛋白第三结构域(3DHSA)的融合蛋白及应用
- 本发明属长效融合蛋白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其突变体(mG-CSF)与人血清白蛋白第三结构域(3DHSA)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中所述的人血清白蛋白第三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NO:1...
- 高向东赵述强张瑜姚文兵田浤刘超陈晓菲
- 文献传递
- 不同产地黄蜀葵花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黄蜀葵花中重金属含量测定,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法测定12个不同产地15批次黄蜀葵花中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含量。结果 10个产地12个批次黄蜀葵花符合《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3个批次显示镉超标。结论黄蜀葵花栽培产区应注意工业"三废"污染,加强重金属的监控。
- 卞雅琼张瑜沈小林唐立霞谈献和
- 关键词:黄蜀葵花重金属ICP-AES法
- 不同居属地半夏核苷类有效成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对全国不同居群半夏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价,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半夏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不同居群的半夏品种,以其有效成分(核苷类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品种质量评价,以遴选出优良半夏品种。总核苷类成分含量(以鸟苷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不同居群半夏药材的总核苷类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江苏泰半夏的核苷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居群。结论:我国半夏种质参差不齐,要培育出优质半夏,需要通过各种人工方法对品质优良的半夏进行品种选育。
- 戴小斌谈献和吴皓王康才张瑜
- 关键词:半夏核苷品种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