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玮

作品数:21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篇离子
  • 6篇等离子体共振
  • 6篇相互作用
  • 6篇分子
  • 6篇分子相互作用
  • 6篇表面等离子体...
  • 5篇生物分子
  • 5篇生物分子相互...
  • 5篇SPR
  • 4篇蛋白
  • 4篇蛋白质
  • 4篇白质
  • 3篇蛋白质芯片
  • 3篇图像
  • 3篇癫痫
  • 3篇成像
  • 2篇蛋白质分子
  • 2篇电光
  • 2篇电光晶体
  • 2篇电压

机构

  • 19篇清华大学
  • 3篇国家标准件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21篇张玮
  • 10篇邓焱
  • 10篇余兴龙
  • 8篇王大千
  • 5篇罗昭锋
  • 5篇丁丽丽
  • 3篇陈琦峰
  • 3篇张青春
  • 2篇章恩耀
  • 1篇郑力
  • 1篇欧惠超
  • 1篇陈倩
  • 1篇闫硕
  • 1篇李波
  • 1篇冯硕
  • 1篇吴彩芬
  • 1篇孙伟
  • 1篇孙国峰
  • 1篇王蔚

传媒

  • 3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机械制造
  • 1篇癫痫杂志
  • 1篇中国测试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小面积高层住宅单体设计研究-以北京为例
张玮
关键词:小面积住宅高层住宅套型设计
基于大脑皮质细胞构筑的癫痫脑定位学被引量:1
2021年
现代癫痫病学实践证明,局灶性癫痫发作症状学分析可为致痫区定位诊断提供关键线索。立体定向脑电图学派遵循的“解剖-电-临床关联”原则将立体定向脑电图工作原理建立在“网络动态学”理念基础之上。大脑皮质纤维联系和信息处理遵循由皮质构筑属性决定的等级架构原则,这一原则同样可应用到“解剖-电-临床关联”的工作原理中,指导不同皮质起源癫痫发作的定位诊断。
张玮冯硕陈倩刘兴洲
关键词:局灶性癫痫细胞构筑
SPR干涉成像检测的信号获取与处理技术
张玮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分子相互作用蛋白质芯片
变曝光时间成像相移测量相位的方法
变曝光时间成像相移测量相位的方法,属于光学相位测量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时间相位调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成像检测系统内的计算机中建立一个基于变曝光时间成像相移的图像采集软件,设置包括各次不同的曝光时间、曝光开始和结束...
张玮余兴龙邓焱罗昭锋
用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实时检测的干涉成像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实时检测的干涉成像方法及其系统,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光源发出的光经准直、偏振,并经扩束后射到传感单元中;从传感单元反射的光经二分之一波片、成像镜头和偏振分束棱镜后,分成传播方向正交...
邓焱王大千张玮余兴龙罗昭锋
制冷双CCD采集系统在SPR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SPR双分差动干涉成像检测法既可实现高通量,又可提高折射率分辨率,能满足蛋白质组学和药物发现与开发的迫切需要。然而,如何高灵敏度获取干涉图像信号却是面临的技术难题。展示了一种制冷双CCD同时曝光采集系统,可同时采集2帧相位差为180°的干涉图像,解算后得到反映传感表面上发生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时引起的折射率变化分布,经解析得到生物分子的特征参数。制冷CCD使暗电流噪声显著减小,有效提高检测分辨率;利用FPGA产生CCD控制信号,保证双CCD同时曝光,避免分时采集中光源光强波动引起的误差。以盐水为试剂,对系统的分辨率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采集系统具有低噪声,无相移误差及效率高等优点,使SPR检测系统的分辨率达到2×10-6 RIU,满足了要求。
张玮邓焱王大千丁丽丽余兴龙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图像采集分子相互作用
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螺纹自动化测量系统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提高紧固件螺纹检验效率,实现经济的螺纹全参数检验,通过工业相机和光源选型,标定方法设计搭建了螺纹图像摄取系统,通过算法设计和优化编制了配套软件,对图像分析技术应用于螺纹检测分析进行了研究,并对测量系统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研究表明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螺纹自动化测量系统可实现。
陈琦峰张玮张青春
关键词:测量仪器螺纹测量自动化
微通道中薄膜微阀开启/关断特性的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通道中薄膜微阀开启/关断特性的检测装置及其方法,属于微流体系统领域,该装置包括输入端电极、数据采集卡、计算机、交流电源、N个输出端电极,由N个检测电阻与N大器构成的N个并联检测放大电路,该方法包括:将待检测微...
丁丽丽邓焱王大千张玮余兴龙
基于变曝光时间图像采集法提高SPR相位成像检测灵敏度被引量:1
2011年
提高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阵列检测的灵敏度是蛋白质组学和药物发现与开发的迫切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五步移相时域调制相位干涉成像的变曝光时间图像采集法,通过增大信号幅值来提高光强测量信噪比。在一个相位测量周期的5帧图像中,每帧图像都采用不同的曝光时间,使得每帧图像的灰度值达到最大,从而提高光强测量的信噪比,保证相位成像检测的高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电路设计和对CCD致冷控温,自行设计的CCD传感系统的检测灵敏度达到了1.2×10-6RIU(refractive index unit)。在此基础上,采用变曝光时间图像采集法可有效抑制光散粒噪声和CCD读出噪声,将检测灵敏度再提高35%。该方法不仅适用于SPR相位成像检测,而且还可用于其他定步长和等步长相移法以及帧间灰度值变化大的图像采集及相关检测。
张玮邓焱王大千余兴龙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图像采集
SPR双分差动干涉成像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被引量:3
2013年
药物筛选和蛋白质组学研究需要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该文提出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双分差动干涉成像方法和折射率相关因子(refractive index related factor,RIRF)的概念,研制了一种新的分析仪。从传感表面反射的光经过1/2波片、成像透镜和偏振分束镜后分成正交的2束,分别承载同一时刻传感表面的光强互补的2幅干涉图像,投射在2台CCD上,连续同时采集图像并处理后得到反映传感面上折射率变化的RIRF分布图,可解析出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特征信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分析仪动态范围约为0.015折射率单位(refractive index unit,RIU),灵敏度为57.15RIRF/RIU,检测分辨率约为8.5×10-6RIU,检测通量高于100,测量重复性优于95%。该分析仪的阵列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结果和Biacore仪器的检测结果有平行性。
余兴龙王大千张玮罗昭锋邓焱丁丽丽欧惠超闫硕章恩耀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分子相互作用药物筛选蛋白质组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