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 作品数:23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友谊医院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照顾者训练计划的干预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化疗期间的衰弱的影响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照顾者训练计划的干预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化疗期间的衰弱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术后化疗的104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照顾者训练计划干预成效的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化疗期间所接受干预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结肠癌化疗护理及衰弱防治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照顾者训练计划的干预,每组各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52例。干预期从首次化疗开始至化疗总疗程结束,共6个月。在首次化疗开始前(干预前)、化疗总疗程结束后(干预后)通过Fried衰弱表型量表和衰弱综合评估工具(包含身体衰弱、心理衰弱、社会衰弱、环境衰弱维度)评估患者的衰弱状态并分别比较干预前后的衰弱评分。结果关于Fried衰弱表型量表:干预前,两组患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评分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衰弱综合评估工具:干预前,两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身体衰弱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的其他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而言,在实施常规结肠癌化疗护理及衰弱防治管理的基础上增加照顾者训练计划的干预有助于延缓患者化疗期间的衰弱加重。
- 聂婷婷张炜李媛媛赵天雪
- 关键词:结肠癌术后化疗照顾者衰弱
- 基于吞咽安全性评估的摄食管理在老年衰弱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吞咽安全性评估的摄食管理在老年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科住院的126例老年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摄食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吞咽安全性评估的摄食管理,为期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误吸发生率、生活质量及衰弱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及简明健康问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分别为11.11%(7/63)、33.33%(2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吞咽安全性评估的摄食管理可以有效改善衰弱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降低误吸发生率。
- 张晓颖赵乐妍胡洁琼张炜
- 关键词:老年人衰弱吞咽障碍安全性评估
- 住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衰弱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观察住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分析患者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168例住院老年COPD患者的资料,统计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并分组,比较2组患者主要资料,将可能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68例COPD患者,发生衰弱21例,发生率为12.50%;发生与未发生组的血红蛋白、疾病接受度、白介素-6(IL-6)、25-羟基维生素D(25-OH-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低表达、25-OH-D低表达和疾病接受度差均是住院老年COPD患者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IL-6低表达是住院老年COPD衰弱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血红蛋白低表达、25-OH-D低表达、疾病接受度差和IL-6过表达均会增加住院老年COPD患者衰弱发生风险,临床应重视伴有上述风险因素的住院老年COPD患者的早期合理干预,以减少衰弱的发生。
- 刘岩张炜张晓颖屈小伶赵乐妍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衰弱血红蛋白白介素-625-羟基维生素D
- 家庭参与式个案管理结合远程指导对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个案管理结合互联网远程健康指导模式对体检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以期为糖尿病患者早期行血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体检首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个案管理结合互联网模式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指标、自我管理水平、自我效能及基本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52±1.34)mmol/L、(8.24±1.25)mmol/L、(6.35±1.24)%,均低于对照组的(6.94±1.45)mmol/L、(8.70±1.40)mmol/L、(6.75±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27、-2.451、-2.337,P<0.05);饮食自我管理水平分别为(22.58±4.24)、(15.38±2.45)、(13.23±1.10)、(18.66±1.15)、(19.56±3.14)、(17.35±1.8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8.56±3.87)、(11.64±2.82)、(11.26±1.82)、(15.38±2.49)、(15.82±3.56)、(15.34±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003~11.959,P<0.01);干预后自我效能水平分别为(9.12±0.45)、(8.56±0.62)、(8.86±0.72)、(8.46±0.68)、(9.26±0.39)、(8.76±0.4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4±0.82)、(7.14±0.85)、(7.58±0.93)、(7.16±0.85)、(8.14±0.42)、(7.48±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477~19.541,P<0.01);观察组患者基本知识的认知水平为(17.45±2.48)分,高于对照组的(13.12±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822,P<0.01)。结论家庭参与式个案管理结合互联网模式护理方法可显著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及疾病认知情况,对改善患者血糖代谢指标具有积极作用。
- 林萍张炜张京蕾
- 关键词:个案管理家庭
- 基于扎根理论的老年科医疗设备服务供给质量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研究
- 2024年
- 目的: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医疗设备服务供给质量影响因素模型,实现老年科医疗设备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方法:基于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以北京友谊医院老年科医疗设备具体应用为核心范畴,构建服务供给质量影响因素模型对设备进行全面质量管理。选取2021年至2022年北京友谊医院老年科临床在用的100台医疗设备,将2021年1月至12月的设备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常规模式),2022年1月至12月的设备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老年科医疗设备服务供给质量影响因素模型(扎根理论模式)进行管理。自制认可度调查问卷调研医学工程部4名工程师,老年科6名医生、10名护理人员和40例患者对设备使用管理认可度评分,对比两种管理模式的设备管理缺陷率、使用效率、管理指标及设备多维效能评分。结果:参与设备使用管理的工程师、护理人员、医生和患者对采用扎根理论模式管理的设备管理认可度平均评分分别为(92.25±2.14)、(93.14±3.69)、(92.56±3.14)和(93.58±4.36)分,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97、13.729、12.843、9.826,P<0.05);采用扎根理论模式管理后,100台设备管理过程中出现分装错误、设备缺失、设备损坏和供应不足分别为5、6、4和5台,缺陷率分别为5%、6%、4%和5%,均低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8、12.706、11.054、10.286,P<0.05);采用扎根理论模式管理的设备使用效率、资源配置、信息基础、技术支撑和管理绩效指标评分分别为(92.68±5.36)、(93.65±3.65)、(94.26±4.01)、(93.65±3.69)和(92.54±4.39)分,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9,16.856、12.113、15.593、10.358,P<0.05);采用扎根理论模式管理的设备使用效能、维护效能和维修效能平均评分分别为(93.65±3.26)、(95.32±4.65)和(94.68±3.54)分,均高于常规管理模�
- 陈佳胡洁琼王璄张炜
- 关键词:扎根理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吞咽功能和安全进食行为的调查及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调查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吞咽功能和安全进食行为现状和危险因素,为临床早识别、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95例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ilburg衰弱量表(TFI)、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吞咽功能与安全进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95份,回收有效问卷29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64%。吞咽功能与安全进食异常组有94例、吞咽功能与安全进食正常组有197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TFI评分、文化程度、慢病共病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OR=1.047,P=0.024)、TFI评分(OR=1.147,P=0.009)、慢病共病数(OR=1.282,P=0.035)是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吞咽功能与安全进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吞咽功能和安全进食行为异常较为普遍,糖尿病病程、衰弱和慢病共病数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 于佳张晓颖胡洁琼张炜
- 关键词:老年人衰弱吞咽功能
- 老年糖尿病患者初次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体验的质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通过质性研究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初次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rt-CGM)的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rt-CGM的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个性化、一对一深入访谈收集资料,以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总结访谈资料,提炼并对主题进行解释。结果在本次访谈中,共获得5个主题,其中,动态血糖监测前有2个主题,分别为患者对rt-CGM的认可度高、期望了解血糖波动情况是患者接受rt-CGM的主要目的;动态血糖监测后有3个主题,分别为rt-CGM异常血糖报警会给患者带来消极情绪、患者对使用rt-CGM时仍需每天测4次指尖血血糖的校准方法存在分歧、患者质疑rt-CGM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愿意接受rt-CGM,但仍存在较多误解。医护人员应从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的正确认知、加强护士规范化操作培训等多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对策,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 屈小伶张晓颖李媛媛王丽娜刘岩李小娇张炜
-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人血糖自我监测动态血糖
- 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危险因素及其与慢性疼痛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的危险因素及其与慢性疼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785例,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量表评分,分为ADL-IADL受损组(n=416)和ADL-IADL无损组(n=369)。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实验室指标和老年评估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相关危险因素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与慢性疼痛的关系。结果ADL-IADL受损组老年患者的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为(83.35±8.66)岁、(22.00±34.14)mg/L,均显著高于ADL-IADL无损组[(72.18±7.33)岁、(12.09±27.54)mg/L],体重指数为(23.08±3.82)kg/m^(2),低于ADL-IADL无损组[(25.66±3.47)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IADL受损组患者的FRAIL评分(衰弱程度)和慢性疼痛(VAS>0分)患病率分别为(2.84±1.49)分、23.32%,均显著高于ADL-IADL无损组[(0.97±1.15)分、11.38%],利手握力、6 m步速分别为(19.22±7.91)kg、(0.77±0.36)m/s,均显著低于ADL-IADL无损组[(29.77±7.98)kg、(1.05±0.29)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RAIL评分、慢性疼痛(VAS>0分)与老年患者ADL-IADL受损呈正相关回归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患者的ADL-IADL受损与慢性疼痛正相关(r=0.627,P<0.001)。结论年龄、FRAIL评分、慢性疼痛(VAS>0分)是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的危险因素。慢性疼痛与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关系密切,提示临床关注老年患者的慢性疼痛对改善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重要意义。
- 曹炜张炜王晶纪伟
- 关键词:老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慢性疼痛
- 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分析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102例老年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常规治疗,于治疗2周后评估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简表(RS-14)],并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分析不同资料特征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重点分析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结果102例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一般,SPBS评分平均得分为(108.36±16.31)分;BI指数>60分的老年衰弱患者SPBS评分低于BI指数≤60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资料特征的老年衰弱患者SP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2例老年衰弱患者RS-14评分中,个人能力维度评分(42.48±8.40)分,积极认知维度评分(16.59±4.12)分;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人能力评分低、积极认知评分低可能是导致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较重的影响因素(P<0.05),得到方程:Y=145.953-0.369X1-1.321X2。结论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可能受心理弹性影响。
- 常雪赵乐妍王丽娜刘岩张炜
- 关键词:衰弱自我感受负担心理弹性
- 某三甲医院老年专科病房住院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老年专科病房住院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老年专科病房住院患者184例患者.采用体力活动状况调查表进行体力活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为高体力活动组和低体力活动组.收集其一般资料,评估其日常生活能力、营养状况、心理状况、认知水平等,采用逻辑(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患者体力活动的因素.结果:184例患者中有128例"体力活动状况调查表"评分在10分以下,56例患者评分在10分及以上.低体力活动组占比69.57%,高体力活动组占比30.4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老年住院患者体力活动可能与其年龄、主要照顾者、生活自理能力、营养状况、认知功能,是否接受过体力活动相关的评估、益处介绍、建议、帮助使用社区资源以及反馈和支持等有关;年龄、生活自理能力、营养状况以及是否接受体力活动建议及其反馈和支持是影响老年住院患者体力活动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住院患者体力活动不足,年龄、生活自理能力、营养状况以及是否接受体力活动建议及其反馈和支持是影响老年住院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临床可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并建立反馈机制,提供社会支持.
- 张炜胡洁琼张晓颖陈佳李小娇
-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