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作品数:9 被引量:26 H指数:4 供职机构: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安徽省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MHSG的遗传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MHSG的遗传毒性,为其提供临床前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依据。方法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体外培养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进行评价。微核试验选择全雄ICR小鼠,设溶媒对照组、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和... 赵云丽 张炜 张小贵 尚建华 陆瑛 杨荣 王京昆文献传递 他汀类药物促进血管新生及在创面修复们中的意义 被引量:6 2010年 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HMG—CoA)还原酶的特异性抑制物,HMG-CoA还原酶是肝细胞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胆固醇的生成、降低血胆固醇的水平,长期以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杨华 刘海平 汪虹 张炜 邓悦 解小乂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HMG-COA还原酶 创面修复 血管新生 肝细胞合成 限速酶 EPO动员血管内皮祖细胞促进真皮支架移植区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骨髓中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动员效果,以及其促进脱细胞猪皮移植区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EPO动员小鼠血管内皮... 汪虹 张炜 蔡第心创面负压吸引治疗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创面负压吸引治疗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br>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2012年6月收治足背外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的临床特点和应用创面负压吸引治疗联合游离植... 丁伟 吕大伦 张炜 王合丽 徐祥关键词:皮肤缺损 RHuEPO对大鼠皮肤急性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皮肤切创形成的急性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雄性72只大鼠建立急性创面动物模型,随机分成低剂量组(50 U/m L rHu EPO),中剂量组(100 U/m L rHuEPO),高剂量组(150 U/m L rHuEPO)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造模同时进行外敷不同剂量rHuEPO及生理盐水治疗。观察每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并于伤后3、7、14 d取创面皮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检测创面CD_(31)、Ang-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为CD_(31)、Ang-1在高剂量和中剂量药物治疗组皮肤组织中高表达,在同一时相点与NS对照组、低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HuEPO能促进大鼠皮肤急性创面愈合过程中Ang-1表达,并促进创面微血管形成,从而加速急性创面愈合。 徐姝娟 吕大伦 陈雷 丁伟 王合丽 张炜 王帅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CD31 血管生成素-1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下肢溃疡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技术治疗下肢溃疡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及评价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行负压引流治疗的20例下肢溃疡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3例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创面自然愈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17例创面行自体中厚皮片植皮术,植皮成活良好,创面均完全愈合。出院1~6月随访中,20例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17例植皮患者15例移植皮肤表面平坦,疤痕增生不明显,颜色接近正常皮肤,质地柔软,耐磨性良好,无磨损破溃;2例患者植皮缝合缘处见有疤痕增生,但无明显瘙痒疼痛感。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临床治疗下肢溃疡创面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合丽 丁伟 张炜 徐祥 吕大伦关键词:下肢溃疡 动员血管内皮祖细胞促进真皮支架移植区的血管新生 被引量:4 2013年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动员自体骨髓中的血管内皮祖细胞至外周血,趋化其至创面,促进创面血管新生。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管内皮祖细胞动员效果的时效关系。方法: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腹腔注射7d动员小鼠血管内皮祖细胞,以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定点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以比较动员效果,优选安全有效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剂量,并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内皮祖细胞对脱细胞猪皮移植区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在开始注射后1,3,5,7,10,14d等6个时间点内,生理盐水对照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无明显变化,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逐渐增加,于7d达到高峰。高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组内皮祖细胞比例较低剂量组增加明显,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组促进脱细胞猪皮移植区血管新生的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结果可见,促红细胞生成素连续7d腹腔注射能增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在动员后第7天时达到高峰,效果成剂量依赖性,并能促进脱细胞猪皮移植区血管新生。 张炜 蔡第心 汪虹 朱永翠关键词:血管内皮祖细胞 促红细胞生成素 脱细胞猪皮 真皮支架 血管新生 组织工程皮肤 促红素动员血管内皮祖细胞促进真皮支架移植区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骨髓中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的动员效果,以及其促进脱细胞猪皮移植区血管新生的作用。通过优选动员方法和时机,为临床移植组织... 张炜文献传递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组织器官血管新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2012年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自1906年发现至今,在大量组织器官中发现其不仅具有促进红细胞增殖、分化作用,而且阻止细胞凋亡,促进胶原、血管形成。目的:分析总结促红细胞生成激素在部分组织器官中促进血管新生方面的研究,以阐明其在各专业的研究现状。方法:分别以"促红细胞生成激素,血管新生"和"Erythropoietin,angiogenesis"为关键词进行检索,CNKI数据库的检索时限为2005/2011,PubMed数据库的检索时限为1988/2011,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时限为2000/2011,检索内容为促红细胞生成激素在组织器官中促进血管新生的研究。保留符合纳入标准的33篇文献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主要由成人肾脏和胚胎肝脏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其在心血管系统、脑组织、视网膜、子宫、肿瘤组织及皮肤等组织器官中,具有促进促进血管内皮祖细胞增殖、进一步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并已经部分应用于临床治疗。 张炜 汪虹 邓悦 蔡第心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 器官 血管新生 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