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炜

作品数:42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历史地理
  • 7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媒介
  • 6篇印刷媒介
  • 6篇文化史
  • 5篇阎宗临
  • 4篇史观
  • 4篇主义
  • 4篇文化
  • 4篇民族
  • 3篇战争
  • 3篇社会
  • 3篇事变
  • 3篇书籍
  • 3篇泰晤士报
  • 3篇宗教
  • 3篇宗教改革
  • 3篇文化史观
  • 3篇民族国家
  • 3篇九一八事变
  • 3篇君主制
  • 3篇《泰晤士报》

机构

  • 38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作者

  • 38篇张炜
  • 2篇张永帅
  • 2篇郭方

传媒

  • 3篇晋阳学刊
  • 3篇史学理论研究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山西师大学报...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世界历史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北方论丛
  • 1篇编辑之友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电影评介
  • 1篇史林
  • 1篇中国边疆史地...
  • 1篇史学史研究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殷都学刊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如刃发硎 解剖透骨--《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读后
2008年
张炜
关键词:民族国家世界近现代史西方历史
西方书籍史理论与21世纪以来中国的书籍史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西方书籍史的经典著述在最近十数年间被中国学术界广泛译介,引起了中国书籍史研究者对自身书籍传统研究方式的反思。很多书籍史研究者积极将西方书籍史理论方法应用于自身的研究之中,极大地拓宽了中国的书籍史研究视野,加快了书籍史与社会文化史相融合的趋势。但与此同时,此类研究也存在论述中国书籍史问题时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概念等弊端,造成西方理论与中国史实相脱节的局面。而要实现中国书籍史研究的本土化,需要在全面理解西方书籍史理论形成的社会语境与学术背景,以及深入挖掘中国书籍史研究资料和史实的基础上,提炼出真正具有中国书籍史发展特点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建构出解决和阐明问题的概念、方法。
张炜
《泰晤士报》对中日战争态度的转变——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关报道之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中日冲突的两起标志性重大事件,从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的视角出发,运用构架分析方法,对事变期间《泰晤士报》的相关报道进行全面考察。在这两次冲突事件中,《泰晤士报》的态度由纵容日本的侵略行径转变为对其行为的日益厌恶,此时西方主流媒体关于抗日战争的报道语境逐渐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转换。
张炜
关键词:《泰晤士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论印刷媒介对近代早期英国教育变革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受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深刻影响,近代早期英国教育领域发生了一次涉及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全方位变革,而印刷媒介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人文主义印刷书的出现加快了新知识的传播和接受;印刷媒介促进了大学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学科的发展;印刷媒介推动了初、中等教育的普及和教学内容的统一。总之,印刷媒介是这场变革的主要推动力,进而为英国现代教育制度的最终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张炜
关键词:印刷媒介教育变革现代教育制度
抗战时期跨文化知识分子的文化抗敌活动及其文化思想——以阎宗临和蒋彝为中心
2015年
文化战线是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阎宗临和蒋彝作为跨文化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利用自身所学,在抗战期间积极参与了海内外的各种文化抗敌活动,为提高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抗敌活动根植于他们富有诸多共同点的文化思想中,即充分肯定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对西方文化中偏重机械、忽视个人的倾向提出批评,并强调世界各种文化尽管外在形式有别,但都具有广泛的统一性。他们的文化抗敌活动和文化思想满足了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某些要求,突显了文化的积极能动作用。
张炜
关键词:抗战时期文化思想
阎宗临的欧洲封建制度研究析论
2023年
欧洲封建制度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世界史学界颇为关注的论题,在多部较为流行的西洋史著中皆有论述。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阎宗临对此问题用功甚勤,先后完成或发表数篇相关论著。从其手稿和发表的印刷作品来看,他注重从词义概念入手,对欧洲封建制度的起源与特点予以较为全面的审视。他将封建制视作一个整体,在涉及土地所有权问题的同时,还对仪式、血缘、蛮人入侵等因素在该制度形成中的作用多有着墨,并提出“封建主义是欧洲历史的起点”等论断。与之前中国学者对此问题的认识水平相比,其研究不论在深度与广度上皆有所超越,并与欧洲的封建主义研究传统在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上形成某种呼应。
张炜
关键词:阎宗临欧洲历史封建制度文化史观
近代早期欧洲印刷书盗印现象论略
2018年
近代早期欧洲的印刷书盗印行为是伴随着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萌生等因素而出现的。这一时期的盗印现象呈现出方式多样性、地点跨国性和目的复杂性等特点,对近代早期欧洲印刷业的发展乃至知识传播水平造成重要影响,并推动了版权观念的萌生及相关保护措施的不断完善。时至今日,为了更加有效地抑制盗版侵权行为,行政和立法部门需要根据盗版的不同特性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系统应对措施。
张炜
关键词:盗印版权
眼观六路:20世纪前中期山西学人群体的世界史研究
2019年
20世纪前中期的多位山西籍历史学者,在广义的世界史研究领域曾做出过卓越贡献。他们或善于从中国本位的问题意识出发,研究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为本国发展提供借鉴;或关注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强调中国文明与澳洲、美洲文明的共通性;或从文化史观与唯物史观的视角对中国文化的西渐及欧洲文化发展历程提出独到见解。总之,这一时期山西学人群体的世界史研究,具有起步较早、视野宽阔、时代感强等特点,其不同的治史方式颇具代表性,值得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特书一笔,同时也是近代以来山西社会文化并不绝对封闭的有力例证。
张炜
关键词:世界史研究
罗伯特·菲尔默绝对君主制思想的隐现与17世纪英国政治制度变革被引量:1
2022年
罗伯特·菲尔默作为17世纪主张绝对君主制的英国政治思想家,是约翰·洛克《政府论上篇》中的主要论敌。菲尔默绝对君主制思想的核心为父权论,即国王从亚当那里获得了权威性,在其土地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因此,国王的权力具有神圣的起源,其性质如同父亲之于孩子。国王不受法律约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王便是唯一的法律;议会在制定新法律时仅需发挥咨询作用。在17世纪英国政治制度不断变革的背景下,菲尔默的两部重要政论书籍分别在内战期间创作完成或初次出版,之后因君主制被推翻而长期隐没,直至1680年政治危机期间又再次出现。其著述兼具论证的严肃性与观点的极端性特点,为保王派提供了思想武器。新版书籍在内容体例、关键用词、作者署名等方面皆做了一定调整,以在新的政治与文化语境中提升书籍的学术性与可信度。正是由于菲尔默绝对君主制思想本身的特性以及在多种策略下的传播,使其思想成为能够代表保王派并被广泛关注的严肃政治话语,这也成为促使洛克将矛头对准菲尔默的直接诱因。
张炜
关键词:绝对君主制书籍史
印刷媒介与15、16世纪英国社会变迁
15世纪后半叶和16世纪前半叶是英格兰社会变迁甚为剧烈的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为更加快捷、更富效率的传播工具的发展准备了成熟的条件。印刷媒介便在这一环境中应运而生,而英格兰的思想生活也由此逐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本...
张炜
关键词:印刷媒介社会变迁人文主义宗教改革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