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卿

作品数:11 被引量:11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孢粉
  • 4篇孢粉记录
  • 3篇孢粉组合
  • 2篇新石器
  • 2篇新石器时代
  • 2篇演替
  • 2篇植被
  • 2篇植被演替
  • 2篇三峡库区
  • 2篇石器
  • 2篇石器时代
  • 2篇盆地
  • 2篇气候
  • 2篇全新世
  • 2篇晚更新世
  • 2篇考古
  • 2篇库区
  • 2篇环境考古
  • 2篇环境演变
  • 2篇更新世

机构

  • 10篇中国地质调查...
  • 7篇南京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滁州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江苏省考古研...
  • 1篇苏州市考古研...

作者

  • 11篇张文卿
  • 6篇朱诚
  • 4篇马春梅
  • 3篇李冰
  • 3篇李开封
  • 3篇吴立
  • 3篇蔡五田
  • 3篇赵淼
  • 2篇谭艳
  • 2篇赵泉鸿
  • 2篇林留根
  • 2篇贾天骄
  • 2篇李兰
  • 2篇王坤华
  • 2篇崔安宁
  • 1篇唐领余
  • 1篇李颖智
  • 1篇耿婷婷
  • 1篇龚磊
  • 1篇安永会

传媒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2004年海...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6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张掖盆地晚更新世至中全新世气候变化:孢粉学和重矿物学证据
2024年
为确定张掖盆地晚第四纪沉积地层时代和探讨其蕴含的古气候信息,笔者利用孢粉分析、重矿物分析、光释光测年等方法对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重建,并确认了当地全新世和晚更新世地层界限。结果表明: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孢粉组合带和植被类型及气候特征:①深度为56.8~26.4 m,年龄为112.7~63.3 ka,属末次间冰期,粉组合为松–板栗–藜–菊–蒿,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植被,为晚更新世温暖较湿润气候。②深度为26.4~2.6 m,年龄为63.3~11.8 ka,与末次冰期相当,孢粉组合为松–麻黄–藜–蒿,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植被,为晚更新世干燥寒冷气候。③深度为2.6~0.8 m,年龄为11.8~8.9 ka,全新世早期,孢粉组合为松–藜–蒿,稀树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植被,较凉较干气候。④深度为0.8~0.15 m,年龄为8.9~7.8 ka,全新世早期向中期过渡期,孢粉组合为松–藜–菊–蒿,稀树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植被,为温暖较干气候。孢粉组合所揭示的晚更新世—中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对于揭示张掖盆地甚至西北干旱区的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赵淼龚磊龚磊吴玺蔡五田张文卿安永会李康
关键词:冰期孢粉分析重矿物
神农架大九湖15.753kaB.P.以来的孢粉记录和环境演变被引量:83
2006年
根据对大九湖297cm厚的泥炭地层10个AMS^(14)C年龄的测定以及148块孢粉样品的分析,发现每块样品的孢粉(浓度)含量都很高,植物种类繁多,分属于137(科)属,可划分为6个孢粉组合带,植被类型演替大体为含少量常绿树种的针阔叶混交林—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含少量常绿树种的针阔叶混交林。孢粉带Ⅰ(15.753~11.280kaB.P.)记录了该区域晚冰期及其向全新世过渡时期冷暖波动频繁的气候条件,其中亚带Ⅰ-1(15.753~15.549kaB.P.),Ⅰ-3(14.936~14.505kaB.P.)和Ⅰ-5(12.655~11.280kaB.P.)可能分别对应最老仙女木期、老仙女木和新仙女木冷期,而亚带Ⅰ-2(15.549~14.936kaB.P.)和Ⅰ-4(14.505~12.655kaB.P.)分别对应博令和阿勒罗德暖期。孢粉带Ⅱ(11.280~9.218kaB.P.)代表了由晚冰期冷湿气候向全新世温暖气候转换的早全新世缓慢升温的过渡时期。孢粉带Ⅲ(9.218~7.530kaB.P.)代表中全新世前期的气温波动上升期,7.7kaB.P.前后达到最高温。孢粉带Ⅳ(7.530~4.051kaB.P.)代表中全新世适宜期,水热配置条件最佳。孢粉带Ⅴ(4.051~0.911kaB.P.)体现晚全新世温干的气候。孢粉带Ⅵ(0.911~0kaB.P)反映了大九湖温凉稍湿的气候。
朱诚马春梅张文卿郑朝贵唐领余卢雪峰刘克新陈惠中
关键词:神农架大九湖环境演变孢粉记录
西藏南羌塘盆地重要湖盆孢粉组合与环境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对南羌塘盆地内流湖盆区多个湖盆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层孢粉组合进行分析,采用蒿属(Artemisia)与藜科(Chenopodiaceae)比值(A/C值)和麻黄(Ephedra)、藜科、蒿属含量变化趋势分析,恢复了该地区的植被与气候变化特征,总结了3个钻孔和区域上湖盆环境干湿度变化规律:扎仓茶卡湖盆南侧、搭拉不错湖盆南侧,呈针阔叶混交森林草原植被,气候总体温暖湿润;别若则错湖盆西侧,呈针阔叶混交疏林植被,气候总体较寒冷干燥。区域上由西向东干燥程度逐渐加强,佐证了通过孢粉组合分析得出的气候变化特征。此次成果对南羌塘盆地湖盆区气候演变趋势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赵淼张文卿张文卿李颖智蔡五田张涛李颖智张学敏
关键词:孢粉组合气候
冲绳海槽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孢粉组合及古环境演变
本文通过对我国东海CSH11732cm厚沉剖面的孢粉分析,获得古植物群演替达18次之多,反映古气候变化明显冷暖气候旋回3次。其中有2次温暖期,1次较干冷期。结合<'14>C年龄数据计算,晚更新世与全新世界线在176cm附...
张文卿
关键词:古环境晚更新世
文献传递
太湖西部地区8.2ka BP以来的高分辨率孢粉记录被引量:8
2015年
通过AMS14 C测年技术建立年代标尺,对太湖西部地区LTD-12号钻孔301cm以上的岩芯进行高分辨率孢粉分析,重建太湖西部地区8.2ka BP以来的气候和植被,并探讨了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太湖西部地区8.2ka BP以来的植被类型演替过程大体为:以松属—常绿栎—落叶栎—枫香为主的含针叶成分的常绿落叶阔叶林→以落叶栎-常绿栎-枫香树属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林→以松属-枫香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以松属为主的次生性质的针叶林。2)太湖西部地区高分辨率孢粉记录的气候变化可划分为2个大的阶段:(a)8.2~4.4ka BP为中全新世温暖湿润期,最适宜期出现在6.9~5.5ka BP;(b)4.4ka BP^0ka BP为晚全新世降温期,气候从暖稍湿向暖干过渡。3)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总体上响应于气候的变化。环太湖平原地区至今未发现10~7ka BP的新石器遗址可能与当时过于潮湿和不稳定的气候环境有关;6.9~5.5ka BP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合人类的生存,促使了马家浜文化的出现、繁荣和发展;5.0ka BP左右的干燥降温事件可能导致了崧泽文化的衰落;良渚文化的消亡可能与4.4ka BP前后该地区的气候突变事件有关。
陆福志朱诚马春梅张文卿李冰李开封
关键词:气候地层孢粉记录植被演替全新世
长江三峡库区玉溪遗址的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孢粉记录被引量:8
2015年
对玉溪遗址剖面53个地层样品和附近山地的9个现代表土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结果表明:玉溪文化时期(6 000a.BP—7 200a.BP)孢粉组合以乔灌木为主,草本次之,蕨类孢子含量较少。乔灌木中以松属、桦木属、栎属占绝对优势;草本中藜科、蒿属含量较高;蕨类孢子以凤尾蕨为主。孢粉谱反映了较为湿润的气候特征。表土孢粉以超代表性的松属占绝对优势,可能是植被群落演替过程中松属植物作为先锋种类表现在演替初级阶段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结果,表土孢粉组合基本与当地植被状况相吻合。本研究在14 C测年基础上结合其它代用指标发现在剖面上部第4—8层和下部淤泥层中Rb/Sr值较高且乔灌木花粉百分含量明显增加,可以解释为该段淤泥层为古洪水遗迹,洪水可能有利于对孢粉的富集。地层剖面中文化层与淤泥层呈现交互沉积,表明周期性的洪水事件影响到了人类活动的连续性。
崔安宁马春梅朱诚白九江张文卿
关键词:孢粉古洪水三峡库区长江
对江苏新石器时代海面变化问题的再认识被引量:14
2016年
了解过去海面变化情况是预测未来的重要基础.从沿海地区考古地层中寻找过去海面变化的证据,将对探讨气候波动与海面变化的关系,及其对聚落形态、文化变迁影响的人地关系提供十分重要的线索.对江苏海安青墩、东台陶庄和开庄、宜兴骆驼墩遗址地层AMS^(14)C测年、GPS-CORS系统高程测量和海相微体古生物鉴定分析发现,青墩遗址距地表389~489 cm(13.1~8.5 cal ka BP,1985黄海高程为-0.65^-1.65 m)、陶庄遗址距地表156~230 cm(12.6~9.2 cal ka BP,1985黄海高程为0.97~0.23 m)、开庄遗址距地表228~390 cm(10.3~7.8 cal ka BP,1985黄海高程为0.03^-1.59 m)、骆驼墩遗址距地表255~279 cm(12.0~9.2 cal ka BP,1985黄海高程为1.08~0.84 m)为显著的海相沉积地层,揭示在苏北海安青墩、东台陶庄和开庄地区全新世初至7.8 cal ka BP为浅海沉积环境,并经历了海退成陆过程;而苏南太湖西部宜兴骆驼墩遗址全新世初至9.2 cal ka BP可能经历过短暂的滨海沉积环境.这为寻找该区新石器早期遗址提供了海拔高程和年代学方面的线索和依据.对苏州澄湖湖底62处古水井和102处灰坑顶底部GPS-CORS系统的测量也发现,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夏商周和战国时期,水井井口和灰坑顶部多在1985黄海高程0^-2 m之间,井底和灰坑底部多在-3 m左右;六朝和宋代水井的井口和灰坑顶部曾低于-1 m,水井井底和灰坑底部曾低于-4 m,表明澄湖是宋代以后才逐渐演变为湖泊的.
朱诚吴立李兰赵泉鸿张文卿李开封李冰谭艳王坤华贾天骄郭天虹林留根丁金龙王子健何汉生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海面变化环境考古
江淮东部平原晚更新世末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2021年
在对位于江淮东部平原的江苏兴化蒋家舍地层剖面进行野外考察采样、AMS14C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研究区晚更新世末的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27.9-13.5cal.ka BP,剖面中孢粉含量高,植物的科属也丰富。其中,27.9-26.7cal.ka BP、14.5-14.2cal.ka BP时段研究区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反映气候温暖较湿润,而26.7-14.5cal.ka BP期间地层出现沉积间断,气候寒冷干燥;14.2-13.5cal.ka BP时段草本植物含量较高,总体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植被,气候温凉稍干。2)13.5-12.6cal.ka BP,剖面中孢粉含量较低,植物的科属也较贫乏,木本植物所占百分比较低,草本植物花粉含量相对较高。其中,13.5-12.8cal.ka BP为覆盖度趋低的针阔叶混交林或草原植被,气候向干冷发展,12.8-12.6cal.ka BP时段为针阔叶混交林植被,木本植物含量有所上升,反映气候稍暖湿。3)针叶乔木松属花粉和蕨类植物水蕨科植物孢子在剖面中自下而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类出现率较低,这种现象跟当地现代植被的植物组合略有差异。
李晨晨吴立吴立朱诚张文卿路曙光李肖雪张润泽王斌斌李如冰
关键词:晚更新世植被演替气候变化孢粉
长江三峡库区玉溪遗址的孢粉记录
对玉溪遗址剖面53 块地层样品和附近山地的9 块现代表土样品进行孢粉分析,结果表明:玉溪文化时期(6000 a.BP-7200 a.BP)孢粉组合以乔灌木为主,草本次之,蕨类孢子含量较少.乔灌木中以松属、桦木属、栎属占绝...
崔安宁马春梅朱诚白九江张文卿
关键词:三峡库区孢粉古洪水
气候-海面变化对江苏新石器时代文明进程影响的环境考古研究
通过对江苏海安青墩、东台陶庄、东台开庄、宜兴骆驼墩遗址地层的AMS14C测年、GPS-CORS系统高程测量和海相微体古生物鉴定分析发现,海安青墩遗址距地表388~490cm(13077~8533Cal aBP,1985黄...
朱诚李兰赵泉鸿张文卿李开封吴立李冰谭艳王坤华贾天骄林留根丁金龙王子健何汉生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