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刚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休克
  • 1篇休克病人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性
  • 1篇预处理
  • 1篇失血
  • 1篇失血性
  • 1篇失血性休克
  • 1篇食管
  • 1篇食管下段
  • 1篇手术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功能
  • 1篇气管
  • 1篇气管插管
  • 1篇围手术
  • 1篇围手术期
  • 1篇下段
  • 1篇麻醉
  • 1篇内科保守

机构

  • 3篇常州市第三人...

作者

  • 3篇张小春
  • 3篇张建刚
  • 3篇蒋轶岭
  • 3篇谢伟斌
  • 2篇苏工
  • 2篇刘卫东
  • 1篇周轶佳
  • 1篇张静贤
  • 1篇朱亚青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肝硬化失血性休克病人麻醉
2008年
苏工谢伟斌张小春张建刚刘卫东蒋轶岭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肝硬化休克病人内科保守治疗食管下段
光索引导气管插管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光索引导气管插管与常规喉镜明视下气管插管两种气管插管方法。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光索引导气管插管,B组采用喉镜明视下气管插管。观察和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插管并发症。结果两组插管均成功,但插管时间A组(27±14)s明显短于B组(45±15)s,A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B组小,术后并发症较B组少。结论光索引导气管插管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作为麻醉科常规气管插管方法。
苏工谢伟斌张静贤张小春张建刚蒋轶岭
关键词:光索气管插管
肝移植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调控措施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围麻醉期预处理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8例ASAⅢ—Ⅳ级因终末期肝病而行原位肝移植的患者,术前及麻醉诱导后进行预处理,并在不同时期采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PLT)及血清钙离子浓度并进行动态观察。同时应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对凝血与血小板功能进行定性分析,记录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结果术中PT、APTT逐渐延长,门脉开放初期达到高峰,新肝再灌注后PT、APTT又逐渐缩短;D—dimer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再灌注后逐渐下降,但始终高于术前水平。大多数病人全血凝固时间(ACT)在手术开始前即开始延长,新肝期最为突出,新肝后期逐渐缩短。凝结速率(CR)新肝期明显减慢,以后逐渐恢复。血小板功能(PF)在新肝初期最差,到术毕明显恢复。结论肝移植术中的早期预处理,并适时个体化调整有利于改善凝血功能障碍,维持术中的相对稳定,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和输血。
谢伟斌刘卫东张小春朱亚青张建刚周轶佳蒋轶岭
关键词:预处理凝血功能肝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