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帆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梨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疫苗
  • 3篇麻疹
  • 3篇麻疹病
  • 3篇麻疹病毒
  • 3篇病毒
  • 2篇麻疹减毒活疫...
  • 2篇减毒活疫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
  • 1篇毒株
  • 1篇野病毒
  • 1篇野毒
  • 1篇野毒株
  • 1篇疫苗株
  • 1篇亲缘
  • 1篇亲缘关系
  • 1篇流行株
  • 1篇麻疹病毒流行...
  • 1篇麻疹野病毒
  • 1篇免疫

机构

  • 4篇梨树县疾病预...
  • 3篇吉林省疾病预...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4篇张帆
  • 3篇陈超
  • 3篇王爽
  • 3篇周剑惠
  • 2篇常新
  • 2篇李大强
  • 2篇魏雷雷
  • 1篇赵国涛
  • 1篇于佳动
  • 1篇曹凤瑞
  • 1篇林琳
  • 1篇刘桂艳
  • 1篇刘影
  • 1篇田鑫
  • 1篇王慧玲
  • 1篇许松涛
  • 1篇于大勇
  • 1篇杜静

传媒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狂犬疫苗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注射狂犬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探讨影响免疫效果的有关因素。方法以动物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法,在全程疫苗免疫后15d取静脉血3ml分离血清,用ELISA法进行抗-RA检测。结果狂犬疫苗全程免疫后(5针次)抗-RA阳转率为81.06%。其中男性阳转率为79.03%,女性阳转率为83.48%;9针次后,阳转率为92.9%。结论不同年龄组间抗-RA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抗-RA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张帆杜静于大勇
关键词:狂犬疫苗免疫接种
吉林省2009-2010年麻疹病毒流行株核蛋白基因亲缘关系及氨基酸变异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吉林省2009~2010年麻疹病毒流行株的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基因亲缘关系及氨基酸变异。方法对吉林省2009~2010年麻疹病毒流行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NP基因片段后测序,分析其NP基因亲缘关系及其氨基酸变异。结果基因亲缘关系树显示,吉林省2001~2010年47株麻疹病毒均为H1基因型,2009~2010年92.1%(35/38)的麻疹病毒流行株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由NP基因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该92.1%的麻疹病毒流行株均有共同的3个氨基酸位点呈现变异。结论吉林省2009~2010年92.1%的麻疹病毒流行株呈现氨基酸变异,提示要关注NP氨基酸变异趋势。
陈超周剑惠张帆王爽魏雷雷李大强田鑫曹凤瑞王慧玲许松涛
关键词:麻疹病毒核蛋白
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偶合麻疹野病毒感染病例的麻疹病毒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1例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第9天出现麻疹样症状病例的麻疹病毒基因特征,以确定是麻疹疫苗相关病例还是偶合麻疹野病毒感染。方法提取该病例咽拭子标本核酸,采用RT-PCR法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后测序,分析其与全球24个基因型麻疹野病毒代表株、中国疫苗株(Shanghai-191)基因的亲缘关系以及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结果该病例感染的病毒属于H1a基因亚型麻疹野病毒。与中国H1基因型麻疹野病毒流行株代表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7.5%~99.5%和96.6%,而与麻疹病毒中国疫苗株(Shanghai-191)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低,分别仅为91.2%和86.7%。结论该例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出现麻疹样症状的病例为偶合H1基因型麻疹野病毒感染所致,非麻疹疫苗相关病例。
张帆周剑惠陈超徐鑫王爽常新魏雷雷于佳动
关键词:麻疹减毒活疫苗基因特征
麻疹疫苗株和野毒株病毒鉴别方法应用于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的麻疹样病例标本鉴定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对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后第9d出现的一例麻疹样病例标本,进行疫苗株和野毒株麻疹病毒鉴定。方法采用两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T-PCR-RFLP)方法,检测麻疹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结果应用H1基因型麻疹野病毒RT-PCR-RFLP方法,对该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鉴定,其RT-PCR阳性产物经SalI酶切后,被切成两个片段,分别为408个和159个核苷酸,显示该病例是由H1基因型麻疹野病毒引起的。应用中国MV株RT-PCR-RFLP方法对该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鉴定,其RT-PCR产物不能被AflⅡ酶切,仍呈单一条带,显示该病例是由非MV株病毒引起的。结论接种MV第9d后出现的麻疹样病例,被证实为H1基因型麻疹野病毒引起,而非MV株病毒引起。
赵国涛周剑惠张帆陈超王爽常新刘桂艳林琳刘影李大强
关键词:麻疹病毒疫苗株野毒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