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帆

作品数:4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文学
  • 7篇语言文字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6篇文学
  • 14篇小说
  • 8篇女性
  • 5篇作家
  • 5篇克里斯塔·沃...
  • 4篇诗歌
  • 4篇文学奖
  • 3篇德语文学
  • 3篇译介
  • 3篇浪漫
  • 3篇浪漫主义
  • 3篇长篇
  • 3篇长篇小说
  • 2篇德语
  • 2篇兄弟
  • 2篇仪式
  • 2篇意象
  • 2篇译介研究
  • 2篇语言
  • 2篇中国现当代

机构

  • 44篇上海外国语大...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立信会计...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作者

  • 44篇张帆
  • 4篇冯晓春
  • 1篇江时学
  • 1篇信强
  • 1篇盛文忠
  • 1篇黄丹晗
  • 1篇孙国亮
  • 1篇阿尔弗雷德·...

传媒

  • 12篇外国文学动态
  • 6篇译林
  • 3篇当代外国文学
  • 2篇南方文坛
  • 2篇文艺争鸣
  • 2篇德语学习
  • 2篇理论界
  • 1篇国际观察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当代文坛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德语人文研究
  • 1篇国际汉学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形势、路径与国际视野被引量:7
2023年
伴随区域国别学纳入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区域国别学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22年12月《国际观察》编辑部组织召开“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形势、路径与国际视野”讨论会,形成了一组笔谈,分别从外国语言文学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交叉关系、区域国别学研究方法、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以及美日俄的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建设经验等角度展开论述,为区域国别学构建的立足、立意与区域案例做出初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认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区域国别研究中,应探索跨通融导向的学科建设,改善非通用语种师资结构,对标国家需求加强人才培养,改革评价机制实现良性循环;“中国故事”作为知识生产和话语操作场域,介入区域国别话语体系,建构中国知识共同体,助推区域国别学研究的中国式沉浸;区域国别学在学科建设层面存在学术积淀、学术理论、学术定位、学者禀赋、学生追求、学术成果、学风、学位点(学位授权点)、学会支撑、学术评价(体系)这十大要素;中国的特色区域国别学需要围绕理论体系、语言训练、田野调查、研究覆盖面等方面开展建设。在国际经验比较方面,专家认为,美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实力雄厚,并基于战略、学术和资本的三重驱动,在知识生产创新性、人才培养系统性、学科建设体系化、决策资政机制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为迎合“政治正确”和“金主需求”而急功近利等问题;日本的区域国别研究历史悠久且积淀深厚,其研究范式独具特色,这在理论和方法层面给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俄罗斯的区域国别研究即强调学科的自主性,也强调其跨学科研究范式,研究的范畴与方法也在向主学科靠拢。
杨波张帆江时学丁隆信强盛文忠袁勋
关键词:方法论
德国浪漫主义女性诗学构想
2022年
德国浪漫派将女性精神融入浪漫主义诗学,围绕女性展开富有浪漫想象的审美颂扬与哲学省思,奉女性为诗学理想的化身,宣称浪漫主义“进步的全面诗学”是一种“女性艺术形式”。浪漫派女作家以“接触的语言”“幻想的真实性”等“反模式”的美学原则,诠释和演绎了浪漫主义诗化人生的理念,生成颇具女性先锋实验和解放特质的浪漫主义女性诗学观。这既是对庸常现世的美学超越,亦是对社会禁锢的抵制与抽离,具有现实与空想的双重意义,在德国女性解放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提供了诸多可供反思和借鉴的思想资源。
张帆
关键词:德国浪漫主义女性诗学浪漫化
碎片记忆的印象重构——解读《阿珀斯托洛夫》
2011年
德国女作家西比勒·列维恰洛夫(Sibyllc Lewitscharoff)凭藉家庭历史长篇小说《阿珀斯托洛夫》问鼎2009年莱比锡图书奖。评论界赞誉列维恰洛夫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她“对细节执着入微的热爱和一丝无政府主义的气息令广大读者如痴如醉”,
冯晓春张帆
关键词:记忆历史长篇小说
从毕希纳文学奖管窥德语文坛的创作动向被引量:3
2012年
毕希纳文学奖是德国最重要最负盛名的文学奖项,至今已有近九十年历史(1933至1944年纳粹统治期间,该奖曾一度中断)。作为颇具传统底蕴的纯文学奖项,其一贯沿袭着严格的评奖标准:只颁给用德语写作的作家和诗人,
冯晓春张帆
关键词:文学奖德语文坛评奖标准纯文学奖项
瓦尔特·海西希蒙古文学研究的三重维度
2023年
瓦尔特·海西希的蒙古文学研究可以概括为三方面:蒙古文学史编写、史诗研究和口头文学叙事母题研究。《蒙古文学史》以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的代表性作家为主线,梳理了这一时期蒙古文学文类的演变趋势及其历史文化动因。蒙古史诗研究以叙事模式、惯用修辞、母题等为统摄,阐释了蒙古人对日常生活和民俗传统的文学表达。口头文学叙事母题是对现实世界的诗化和抽象化呈现,特定母题的流传变化宛如一面“现实的镜子”,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历史轨辙。海西希在这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论域的贡献,呈现了其蒙古历史文化研究的贯通性和系统性。
张帆张帆
关键词:英雄史诗母题
德国《袖珍汉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与研究
2024年
《袖珍汉学》杂志作为“德国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阵地”,共译介70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266篇,刊发评论文101篇,推介中国名家经典,聚焦比较文学、翻译学、女性文学研究,对中国文学译介接受的多重空间性和历史性,使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创造性的诠释,彰显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语境中的当代价值。
张帆张帆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研究
安娜·西格斯笔下的中国革命镜像
2014年
谈及较早向世界展示中国革命的外国作家作品,自然会不假思索地想到埃加德·斯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詹姆斯·贝特兰等亲历中国革命战地的实录文学,是他们“给了世界第一双了解中国革命的眼睛州”。然而,如果我们在文学层面的视域稍稍开放,承认文学的价值更大意义上不在于复述现实,而在于有境界地想象虚构并超越现实的话,就一定会在这一长串名字前面写上一位伟大的德国女作家——安娜·西格斯。尽管20世纪30年代她还未曾游历中国,但这并不妨碍其在作品中比斯诺、史沫特莱更早地向世界推开中国革命的一扇窗口。
张帆
关键词:镜像作家作品史沫特莱
德国新生代女性小说片论被引量:2
2012年
如本雅明所言,“建筑扮演了下意识的角色”。横亘东西的柏林墙铭刻着太多刻骨铭心的记忆——历史的、民族的、国家的、战争的、道义的、忏悔的等等,厚重而不乏统摄力,内化和浸淫为文学书写的资源和集体无意识,
张帆
关键词:女性小说集体无意识文学书写本雅明下意识柏林墙
论弗·施莱格尔的浪漫主义女性构想——重读经典《路清德》
2006年
本文从女性视角重读弗·施莱格尔颇受争议的经典小说《路清德》,剖析施莱格尔在作品中对女性富有“创生精神”的爱、“移情”法则与现代婚姻观、“两性同体”的人类构想,展现女性引领人类上升的轨迹,勾勒出两性未来世界的理想图景,《路清德》也由此成为解读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对女性精神构想的艺术范本。
张帆
关键词:浪漫主义
译者建立小型自用翻译记忆库探究
翻译记忆技术可以借助计算机强大的记忆功能,帮助译者重复利用已经翻译过的语料,既能帮助译者提高翻译效率、减少成本,又能改善译文整体的一致性。其作用得到了业内的普遍认可。  但由于个人能力和知识构成不同,译者对翻译记忆库的使...
张帆
关键词:英汉翻译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