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君平

作品数:2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政治法律
  • 8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法治
  • 6篇黑格尔
  • 4篇人格
  • 3篇哲学
  • 3篇法治化
  • 2篇哲学视野
  • 2篇市民
  • 2篇市民社会
  • 2篇权利
  • 2篇人格权
  • 2篇自我
  • 2篇西方法
  • 2篇罗尔斯
  • 2篇民法
  • 2篇民法典
  • 2篇民法典体系
  • 2篇民社
  • 2篇教学
  • 2篇法典
  • 2篇法律

机构

  • 21篇九江学院
  • 8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4篇张君平
  • 2篇李德恩
  • 1篇刘华平
  • 1篇李长江
  • 1篇李金鑫
  • 1篇叶新发
  • 1篇李金鑫
  • 1篇张俊
  • 1篇叶新发

传媒

  • 3篇前沿
  • 2篇理论研究
  • 2篇阿坝师范高等...
  • 2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广播电视大学...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学术界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广西政法管理...
  • 1篇福建法学
  • 1篇连云港职业技...
  • 1篇天津法学

年份

  • 3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格尔法权理论探析
2010年
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构建了一个以法权人格为核心的现代法权理论系统:以自由自我为支点,以平等独立的法权人格之间自由交往的市民社会为载体,以国家宪政为保证。离开自由自我,个人就失去了作为人的普遍性的人格;离开市民社会,独立自由平等法权人格就不会生成;离开现代成熟的国家,个人自由和特殊利益就会与社会文明之普遍性利益和秩序相"分裂",导致市民社会伦理失范,个体之法权利益和人格就不会得以普遍保证。这对我们当今法治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会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张君平
关键词:自我市民社会
法治建设整体有效性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我国所要构建的全面法治,应该是以普遍的法治理念为精神支柱、以共同的法治信仰为道德根基、以良法善治为最终旨归的法治整体。现实中还存在着法治理念研究不足、法治信念塑造欠佳和法治信守不力等突出问题,存在着法治的"公理、共识、公器"相互脱节现象,因而我们有必要反思法治整体有效性问题。
张君平
关键词:法治整体性有效性
当代法治所应背负的伦理使命被引量:1
2016年
在法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我们理论上习惯于强调法之道德基础性,而常常忽视了法治所应背负的伦理使命。我们当下所进行的全面法治构建,应该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基础上的理想法治,德治与法治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德治应为法治提供伦理根基,同时德治也需要法治的有效支撑。当代中国法治应该背负起的伦理使命,主要体现在:弘扬核心价值理念;塑造良好公民与文明社会;铸造良好政府。法治所背负的伦理使命是三位一体的,弘扬理念、塑造良好公民、构建文明政府三者统一于法治理想国的构筑实践之中。因而任何忽视和背离法治之伦理使命的法治,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法治。
张君平
关键词:法治
良知仍为社会和谐之魂
2010年
中西方自古至今无数大思想家,在探寻着医治利己与利他的"分裂症"之良法,提出"我他统一律"种种假设。现代新型良知观,应该被理解为利我与利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良好秩序之本;如若利我与利他"分裂",社会就会"失序"。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语境下,更需反思"良知"之真谛。
张君平张俊
关键词:良知
西方“法权人格”理论谱系述论
2012年
自由且平等的法权人格理念及其实现问题,是各种西方现当代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理论的共同课题。在法权人格的理论证成上,英、法、德、美四国的法哲学经典理论却显现出不同的范式倾向,可以归纳为:"保权利、限权力"式,"反专制、求平等"式,"崇自由、求共存"式,"权利即正义"式。这些范式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法权人格理论嬗变谱系,其共同志趣在于,从不同视角来探求现代性法治的伦理根基。
张君平
关键词:权利权力
伦理学研究中的“问题”与“真”——基于社会伦理研究的视角
2010年
通过对"社会伦理"研究的具体思考,反思伦理学研究中"问题"、"知识"、"真"之间的关系,从一特殊视角揭示出伦理学研究应在开放的科学知识体系和道德生活中,从"真"问题出发,获得揭示时代精神的"真"知识,指向人类"善"的价值精神;同时阐明伦理学研究中的"真"与"善"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
李金鑫张君平
关键词:社会伦理知识
“活法”思维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运用多重法学教学法,培养出具有"活法"思维能力的多重"法律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所必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明确法学教学的目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张君平刘华平张禹行
关键词:活法法律思维教学方法
费希特“法权人格”思想探析被引量:1
2011年
费希特"法权"思想主旨在于,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限制,来达到所有人都能够作为独立自由平等的人来实现"法权人格"并存的目的,他把这种"限制"和"并存"称为法权定律或法权规律。他从理论"形而上"和实践"形而下"两个维度来论证和构建其法权思想体系。这种"法权人格"理论对我们当今法治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会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张君平
人、神与法:基于黑格尔宗教哲学解读
2015年
黑格尔不是把宗教视为一种外在于人且强加于人的异在之物,而是把宗教视为人的内在精神,人离不开神,神也需要人来展示自己。真正的宗教是人绝对精神的体现,是建立于善、正义之上的普遍性东西,宗教的使命就是使人成为理性的自由存在者。宗教与法律、伦理一样,都是人的精神产品,又都是为了人的自由,因而人才是宗教、法律和伦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国家是人、神、法的现实一体化,是现实自由之神。
张君平
人格、人格权与民法典体系
2015年
目前我国在民法典编纂方面的最大争议问题之一,就是人格权是否应单独成编。这一问题争论的根本症结在于,对于民法上的人格与人格权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着重大分歧。要解决民法典人格权体例问题,就必须剖析争议双方的各自观点与理据,同时要从人格与人格权的一般概念与具体学科理解上,来辨析民法意义上的人格与人格权概念。
张君平李德恩
关键词:人格人格权民法典体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