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可仁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脑干
  • 5篇银染色
  • 5篇银染色法
  • 5篇鼠脑
  • 5篇免疫金银
  • 5篇免疫金银染色
  • 5篇免疫金银染色...
  • 5篇大鼠脑
  • 5篇大鼠脑干
  • 4篇中缝核
  • 4篇中缝核群
  • 4篇神经元
  • 4篇衰老
  • 2篇血清
  • 2篇血清素
  • 2篇色胺
  • 2篇羟化酶
  • 2篇细胞
  • 2篇酪氨酸
  • 2篇酪氨酸羟化

机构

  • 8篇西安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张可仁
  • 6篇张樟进
  • 2篇任惠民
  • 1篇薛振东
  • 1篇陈玉华
  • 1篇张媛

传媒

  • 4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年份

  • 1篇1991
  • 3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衰老大鼠脑干中缝核群酪氨酸羟化酶样神经元的变化——免疫金银染色法和图像定量分析研究
1990年
本文结合免疫金银染色法和图像定量分析,观察幼年(2个月)、中年(10个月)和老年(24个月)大鼠脑干中缝核群酪氨酸羟化酶祥(THL)神经元的衰老变化,结果表明:THL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缝背核、中央上核和嘴侧线形核內;THL神经无从中年即开始丧失,到老年,其数量几乎减少1/3;图像分析表明,THL神经元的截面积随增龄而增大,但形态观察发现,老年组的阳性神经元的胞体萎缩,边缘皱折而呈不规则状,突起缩短、锐化或扭曲;THL神经元的灰度值随增龄而升高,说明儿茶酚胺的含量和转换率在衰老进程中是逐渐降低的。
张樟进任惠民张可仁
关键词:中缝核群神经元衰老
衰老大鼠脑干中缝核群P-物质样神经元的变化——免疫金银染色法和图象定量分析研究
1989年
结合免疫金银染色(IGSS)法和图象定量分析,观察了不同年龄大鼠脑干中缝核群P-物质(SP)样神经元的衰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中缝核群内,SP 样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缝苍白核、中缝隐核、中缝大核和中缝背核内。中缝背核内的SP样神经元从中年即开始丧失,而其它核团的神经元到老年才开始减少(P<0.01)。从幼年到中年,各核团的SP 样神经元的截面积几乎增大一倍;但到老年,仅于中缝苍白核内的神经元还在继续增大(P<0.05),而其它核团没有明显变化。各核团的SP 样神经元的灰度值均呈增龄性升高,提示神经元的SP 含量和活性在衰老进程中逐渐降低。老年组SP 样神经元的形态改变呈现为胞体肿胀,边缘不规整,免疫反应减弱,染色浅淡。
张樟进张可仁任惠民
关键词:中缝核群
衰老大鼠海马结构内生长抑素样神经元的变化——免疫金银染色法及图像定量分析研究被引量:3
1989年
本研究结合免疫金银染色法和图像定量分析,观察了幼年(2个月)、中年(10个月)和老年(24个月)Wistar 雄性大鼠海马结构内生长抑素(SOM)样神经元的衰老变化,结果如下:1.海马内的 SOM 样神经元从中年即开始锐减(P<0.05),而齿状回和下托内的阳性神经元到老年才开始呈显著性减少(P<0.05)。2.中年组 SOM 样神经元的胞体面积显著增大(P<0.01);而老年时的胞体有轻度萎缩现象,且轮廓不规整,突起伸长增粗,但边缘粗糙,似有皱折。3.SOM样神经元的灰度值随增龄而升高.提示神经元的 SOM 含量和活性在衰老进程中是逐渐降低的。
张樟进张可仁王国明马菊芬
关键词:海马结构
大鼠蓝斑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的老年性变化
1990年
本实验用免疫金银染色法结合图像定量分析,观察了幼年(3个月)、中年(12个月)和老年(20个月)Wistar雄性大鼠蓝斑内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的老年性变化,结果:蓝斑内TH免疫反应性神经元数量在中年呈显著性的减少(P<0.01),至老年,进一步减少,与幼年组比较,神经元丧失70%;TH免疲反应性神经元的胞体平均截面积随年龄增长呈增大趋势,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TH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的灰度值随增龄而递减,老年组与幼年组相比,下降了39%。表明蓝斑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所含TH的量和活性在衰老过程中是逐渐降低的,提示儿茶酚胺能神经递质合成能力减弱。
王国明张可仁张樟进马菊芬
关键词:蓝斑免疫细胞化学TH
大鼠嗅球向脑干的直接投射——高速放射自显影神经追踪法
1989年
本文用高速放射自显影神经追踪方法研究了大鼠嗅球向脑干的直接投射。15例大鼠实验结果证明,嗅球投射到脑干上行传导路核团有14个,投射到脑干下行传导路核团有7个,投射到脑干网状结构核团有18个。主要有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孤束核,上橄榄核,上丘灰质,迷走神经背核,舌下神经核,中脑中央灰质,巨细胞网状核,小细胞网状核,咀侧脑桥网状核及尾侧脑桥网状核。阳性标记以注射侧为多。
张可仁薛振东赵建平
关键词:自显影嗅球脑干
苯中毒大鼠脑干5-羟色胺样神经细胞的变化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
1991年
苯中毒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早为人们所知,但中毒后神经形态学改变、中枢神经递质变化及其与中毒症状的关系,目前尚存在争议或缺乏资料。苯可致中枢5-羟色胺(5-HT)样神经细胞发生改变,但对于5-HT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尚无一致结论。脑干的中缝核群是5-HT样神经细胞胞体的集中区域。
陈玉华张媛张可仁
关键词:苯中毒神经细胞脑干
衰老大鼠脑干中缝核群5-羟色胺样神经元的变化——免疫金银染色法和图像定量分析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结合免疫金银染色(IGSS)法和图像定量分析,观察了幼年(2个月)、中年(10个月)和老年(24个月)Wistar大鼠脑于中缝核群5-羟色胺样(5-HT-LI)神经元的衰老变化。结果表明:(1)在衰老进程中,5-HT-LI神经元仅于老年组的中缝桥核和嘴侧线形核有显著减少(p<0.01);(2)从幼年到中年,5-HT-LI神经元截面积几乎增大一倍,但到老年无显著性变化;(3)5-HT-LI神经元的灰度值在整个衰老进程中呈降低趋势,提示神经元的5-羟色胺的含量和活性随增龄而升高;(4)5-HT-LI神经元形态的衰老变化表现为胞体萎缩,边缘皱折而呈不规则状,突起缩短锐化。
张樟进张可仁王国明马菊芬
关键词:衰老中缝核群血清素神经元
衰老大鼠脑干中缝核群5-羟色胺样神经元的变化——免疫金银染色法和图像定量分析研究
1988年
以往学者都是采用神经化学方法来观察脑内5-羟色胺(5-HT)含量和活性的衰老变化,目前尚未有人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来揭示5-HT能神经元的衰老趋势。鉴此,本文选择Wistar雄性大鼠,分幼年(2月)、中年(10月)和老年(24月)三个年龄组,每组12只。心腔注射秋水仙素(70μg/kg体重),存活24小时,常规灌注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片厚10μm,按Springall(Histochem,81:603,1984)步骤行IGSS反应,然后由Md-75型专门图像处理系统(I^(2)S,美国)对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截面积和灰变值(反映递质的含量和活性)进行扫描测量,所获数据做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1.在数量方面,5-HT样神经元仅于老年组的中缝桥核和嘴侧线形核有显著减少(P<0.05);2.在截面积方面,从幼年到中年,5-HT样神经元的截面积几乎增大一倍,但到老年时无显著性改变:3.5-HT样神经元的灰度值在整个衰老进程中是逐渐降低的,提示神经元5-HT的含量和活性随增龄而升高;4.老年时5-HT样神经元的胞体萎缩,边缘皱折而呈不规则状,突起缩短锐化。
张樟进张可仁王国明马菊芬
关键词:神经元神经组织色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