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云清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狼疮
  • 6篇系统性红斑
  • 6篇系统性红斑狼...
  • 6篇红斑
  • 6篇红斑狼疮
  • 5篇EB病毒
  • 3篇疱疹
  • 3篇疱疹病毒4型
  • 3篇干扰素
  • 3篇EB病毒感染
  • 3篇病毒
  • 3篇病毒感染
  • 2篇蛋白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免疫
  • 2篇红斑狼疮患者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单抗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机构

  • 5篇青岛大学
  • 4篇滨州医学院附...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8篇张云清
  • 7篇孙明姝
  • 4篇王新云
  • 3篇韩丽
  • 2篇杨堃
  • 1篇田清武
  • 1篇雷珂
  • 1篇李华
  • 1篇辛苗苗

传媒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血清BAFF及IL-17水平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B细胞活化因子(BAFF)及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SLE病人48例,体检中心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方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BAFF和IL-17的水平。结果 SLE组血清BAF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3.256,P<0.05)。SLE组血清IL-17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4.004,P<0.05);且SLE初治组IL-17水平高于经治组(t=3.625,P<0.05);有狼疮性肾炎组IL-17水平高于无狼疮性肾炎组(t=3.357,P<0.05)。SLE组血清BAFF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478,P<0.05)。结论 BAFF及IL-17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且二者存在一定的关联;SLE病人血清BAFF水平可以作为观察疾病活动的指标;血清IL-17水平可以作为预测狼疮肾炎的指标,并有望成为狼疮肾炎新的治疗靶点。
孙明姝王新云张云清韩丽李华
关键词:B细胞激活因子白细胞介素17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EB病毒感染状态与Ⅰ型干扰素系统的相关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及健康对照Epstein-Barr(EB)病毒感染状态、血清干扰素(IFN)-α水平和外周单个核细胞中干扰素诱导基因表达水平,探究EB病毒感染状态与I型干扰素通路之间的联系,以及...
张云清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EB病毒感染荧光定量PCR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EB病毒LMP-1与ISGs表达相关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体内Epstein-Barr(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基因、Ⅰ型干扰素诱导基因(ISGs)表达的关系及其与SLE的相关性。方法选择SLE病人68例(其中狼疮肾炎病人39例)、健康查体者(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B病毒LMP-1基因及ISGs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 SLE组EB病毒LMP-1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U=1 039.0,P〈0.05);SLE病人LMP-1 mRNA表达与SLE疾病活动度积分呈正相关(r=0.22,P〈0.05)。SLE病人ISGs中的2′-5′寡腺甘酸样合成酶(OASL)、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和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体E(LY6E)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U=377.5~725.0,P〈0.05),黏液病毒抗性蛋白1(MX1)mRNA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肾炎组与非肾炎组ISG15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U=387.5,P〈0.05)。SLE病人EB病毒LMP-1与MX1、OASL、ISG15基因mRNA水平呈正相关(r=0.003~0.219,P〈0.05),而与LY6EmRNA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EB病毒LMP-1基因可能通过激活Ⅰ型干扰素通路导致SLE的发病与病情进展。
韩丽张云清孙明姝辛苗苗杨堃
关键词:红斑狼疮疱疹病毒4型潜伏膜蛋白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EB病毒感染状态与I型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基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EB病毒抗体、IFN—α以及多个I型IFN诱导基因在SLE患者和健康对照体内的表达,分析EB病毒不同感染状态与I型IFN通路之间的关系及其与SLE的相关性。方法共入选48例SLE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者。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IgG、IgM抗体和EB病毒核抗原1—IgG抗体阳性率及IFN—α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各IFN诱导基因2′-5′寡腺甘酸样合成酶(OASL)、黏液病毒抗性蛋白(MX)1、IFN刺激基因(ISG)15和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体E(LY6E)mRNA表达水平(以2^-△△Ct,值作为基因表达水平的指标)。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方差不齐时)、χ^2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①SLE患者中EB病毒增殖感染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40%和11%,χ^2=5.381,P=-0.027)。②SLE患者血清IFN—α浓度高于健康对照I(206±151)ng/L与(90±76)ng/L,t=4.248,P〈0.05];OASL、MX1、ISG15和IJY6E mRNA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8(0.6,5.1)与1.2(0.5,1.4);1.9(1.0,4.4)与0.9(0.7,2.5);4.1(1.6,7.8)与0.8(0.5,1.7);1.6(0.7,3.3)与0.8(0.6,1.2),U值分别为604,560,312,608,均为P〈0.05];OASL、MX1、ISG15以及LY6E表达水平与SLEDAI均呈正相关(r=0.319,0.461,0.547,0.484,均为P〈0.05)。③EB病毒增殖感染的SLE患者血清IFN-α水平高于非增殖感染患者[(282±174)ng/L与(157±114)ng/L,t=2.604,P〈0.05];EB病毒增殖感染的SLE患者IFN诱导基因OASL和ISGl5mRNA的表达高于非增殖患者[分别为2.0(0.8,7.6)与1.2(0.6,3.1);6.2(2.4,15.5)与3.3(1.3,6.3),U值分别为377,350,385,354,均为P〈0.05];EB病毒增殖感染的SLE患者,其SLEDAI分值高于非增殖感染者(16±4与12±8,P〈0.05�
孙明姝韩丽张云清杨堃雷珂田清武
关键词:干扰素I型
EB病毒诱导Ⅰ型干扰素通路活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
2016年
EB病毒感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以及机制一直是风湿病专家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研究显示,SLE病人血液中Ⅰ型干扰素水平升高,其下游基因过度活化。Ⅰ型干扰素通路活化是机体抗病毒感染重要的固有免疫机制,SLE病人是否存在EB病毒感染诱发的Ⅰ型干扰素通路活化、EB病毒是否通过该途径诱发SLE?本文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张云清孙明姝
关键词:红斑狼疮疱疹病毒4型
激素冲击疗法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狼疮危象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激素冲击疗法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狼疮危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狼疮危象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激素冲击疗法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单纯激素冲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3例,缓解率为89.3%;对照组分别为3、10、8例和61.9%,两组缓解率比较P<0.05。结论激素冲击疗法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狼疮危象疗效较好。
王新云张云清孙明姝
关键词:狼疮危象激素冲击疗法利妥昔单抗静脉免疫球蛋白
白细胞介素-17与EB病毒感染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B细胞异常活化,伴有大量抗自身抗原的抗体产生。SLE真正病因迄今不明,目前公认的发病因素包括遗传基因、环境因素、雌激素、感染等。在感染性因素中,EB病毒血清学反应的研究提示其为关联最强的感染因子。
王新云张云清孙明姝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EB病毒感染白细胞介素-17发病因素血清学反应抗体产生
EB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1964年Epstein和Barr分别在《Lancet》杂志报道了在非洲儿童淋巴瘤母细胞株中发现的一种有别于其他疱疹病毒的疱疹病毒。该病毒后被命名为Epstein-Barr(EB)病毒。此后,众多研究证实EB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的发病相关。近年来,关于EB病毒感染与SLE相关的机制得到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为阐明SLE发病机制和为其提供新的治疗契机带来了有益的思考。本文将重点综述这方面的进展。
王新云张云清孙明姝
关键词:EB病毒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