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律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龙须菜
  • 2篇养殖
  • 2篇海藻
  • 2篇附生
  • 2篇附生细菌
  • 1篇大型海藻
  • 1篇氮素
  • 1篇氮素营养
  • 1篇养殖污染
  • 1篇色素
  • 1篇生长速率
  • 1篇生物吸附
  • 1篇生物修复
  • 1篇铜离子
  • 1篇污染
  • 1篇污染修复
  • 1篇象山港
  • 1篇离子
  • 1篇

机构

  • 4篇宁波大学

作者

  • 4篇徐永健
  • 4篇廖律
  • 2篇薛良义
  • 2篇乐观宗
  • 1篇倪梦菊
  • 1篇卢光明
  • 1篇金春华
  • 1篇韦玮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水产科学

年份

  • 4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氮素营养对龙须菜生长及其各部附生菌组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分别采用低(<5μmol/L)、中(20μmol/L)、高(100μmol/L)3种浓度的氮盐(NO3-N∶NH4-N=1∶1)对龙须菜进行培养。结果发现龙须菜在3种氮盐浓度中的生长速率起初均呈上升趋势,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均会下降并且最后出现相对稳定的状况;但三者比较,龙须菜的生长速率是高>中>低。不同浓度的氮盐对藻红素的含量影响较大,但对叶绿素含量基本无影响。与此同时发现,不同的氮浓度下龙须菜表面附生菌的组成随时间的增长而产生差异,且不同部位的龙须菜附生菌的组成也有所不同。
廖律徐永健
关键词:龙须菜生长速率色素
龙须菜几株附生细菌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的比较被引量:6
2009年
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是沿岸海域的主要污染形式,造成沿海生态功能的退化。在重金属污染区域往往伴随着富营养化现象。本文对分离来自电镀废水中铜污染海域内的龙须菜体表的附生微生物对Cu2+的生物吸附进行试验,分析和比较这些微生物对Cu2+的生物吸收性能。共分离到6株优势附生细菌:人苍白杆菌GF-S1、杀鲑气单胞菌GF-S2、莱拉微球菌GF-S3、纹带棒杆菌GF-S4、假交替单胞菌GF-S5和弗氏弧菌GF-S6。经对Cu2+的生物吸附试验发现,GF-S2效果最好,GF-S6最差,其余间于这两者之间。对GF-S2、GF-S4和GF-S6进行了最佳吸附时间和pH筛选,以及使用不同化学试剂对细菌Cu2+吸附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最佳吸附时间在40min~60min,pH介于4~5对GF-S2、GF-S4吸附Cu2+的效果较好;HCl处理导致GF-S2丧失吸附能力,NaOH和乙醇能提高其吸附性能;3种试剂都能较大地提高GF-S4和GF-S6的吸附性能,尤其对GF-S4经处理后,对环境中的Cu2+的去除率得以大幅度提高,去除较彻底。
徐永健廖律倪梦菊
关键词:铜离子生物吸附附生细菌海藻
大型海藻对象山港典型养殖污损区的生物修复机理研究
徐永健金春华薛良义乐观宗廖律
课题组以龙须菜为材料,在实验室内和象山港现场进行了系列受控试验,主要研究和分析了龙须菜在高浓度氮磷污染环境条件下藻体组织细胞结构和生理生态特征变化;探讨了龙须菜的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变化及响应规律,寻求龙须菜对近...
关键词:
关键词:海藻象山港龙须菜
养殖污染修复中龙须菜及其附生细菌的作用机制
徐永健韦玮薛良义乐观宗廖律卢光明
课题组在探索藻体体表附生细菌分离方法的基础上,分离得藻体附生菌共11株,并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鉴定各株微生物,获得其功能基因序列。以龙须菜为材料,在实验室内和象山港现场进行了系列受控试验,主要研究和分析了不...
关键词:
关键词:养殖污染龙须菜污染修复附生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