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巴明川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含量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微粒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学
  • 1篇受体激动剂
  • 1篇微粒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激活
  • 1篇结核
  • 1篇激动
  • 1篇激动剂
  • 1篇继发
  • 1篇MICROR...
  • 1篇肠结

机构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2篇巴明川
  • 1篇付琳
  • 1篇陈建英
  • 1篇韩大正
  • 1篇杨文义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肠结核继发血液学三系异常86例临床观察分析
2011年
目的 探讨肠结核继发血液学改变的特点,进而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肠结核继发血液学三系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及部分指标治疗后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6例贫血患者治疗4周后血红蛋白由(82.08±4.86)g/L上升至(95.39±5.6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例白细胞减少患者随访4周,白细胞计数由(2.86±0.34)×109/L上升至(4.24±0.4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血小板增加患者随访2周,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继发血液学三系异常的肠结核病情相对复杂,易合并有其他系统器官损害,临床上早期易被忽略.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有助于判断肠结核病情严重程度,经过治疗,这些指标恢复正常是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表现之一.抗结核治疗后,定期进行血液学及结肠镜复查有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药物调整.
杨文义韩大正付琳巴明川
关键词:结核血液学
循环微粒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2014年
微粒(MPs)是细胞激活或凋亡后脱落的细胞膜碎片,直径0.1 ~ 1.0μmⅢ.MPs在大小、形成机制和内容等方面均与其他亚细胞囊泡不同[2].最近的证据显示MPs含有各种生物分子:蛋白(信号蛋白及其受体、细胞骨架、效应蛋白)、脂质和核酸(如microRNA、mRNA、DNA).由于合并到MPs中的蛋白分子可受受体激动剂和母体细胞微环境调节,因此MPs表面蛋白含量与母体细胞质膜蛋白含量可能也不相同[3-4].在1955年,人血清中已被疑有一种促凝因子[5],随着电镜技术的发展,有学者将这种亚细胞因子鉴定为血小板微粒(PMPs),且与完整血小板通过相同的方式促进血栓的形成[6].
巴明川陈建英
关键词:血小板微粒心血管疾病MICRORNA受体激动剂细胞激活蛋白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