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虎永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256层螺旋...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病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造影
  • 2篇造影术
  • 2篇像质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病
  • 2篇冠状动脉病变
  • 2篇冠状血管
  • 2篇冠状血管造影
  • 2篇冠状血管造影...
  • 2篇X线
  • 2篇病变
  • 2篇成像质量
  • 1篇对比噪声比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梅河口市中心...

作者

  • 4篇崔虎永
  • 3篇刘建华
  • 3篇袁庆海
  • 2篇李波
  • 2篇弓婷婷
  • 1篇信瑞
  • 1篇姜微
  • 1篇韩庆贺
  • 1篇刘建华
  • 1篇郭丽艳
  • 1篇赵雪梅

传媒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跟骨脂肪瘤1例报告被引量:4
2014年
骨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骨髓组织的良性骨肿瘤,约10%发生于跟骨〔1〕。跟骨内脂肪瘤是比较少见的一类骨肿瘤,现通过此病例,并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分析其临床特点、术前诊断标准、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评估,以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1病历摘要患者,男,46岁,左跟部不适半年,时有疼痛,行走后加重,休息时无疼痛。既往5年前患者左足背部外伤史,碾压伤。
韩庆贺袁庆海崔虎永刘建华
关键词:脂肪瘤CT磁共振成像
256层螺旋CT老年肝脏多期扫描中降低射线剂量的可行性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自动管电流模式降低256排螺旋CT腹部扫描中射线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对66例怀疑肝脏疾病的患者进行腹部CT扫描成像,将患者分为常规管电流扫描组和自动管电流扫描组,每组33例。常规组采用300 mAs管电流扫描,自动组采用自动管电流扫描。然后对两组图像信号噪声比、对比度噪声比和有效剂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图像信号噪声比分别为(14.21±2.18)和(14.05±2.40),无统计学差异(P=0.78)。两组图像对比度噪声比分别为(6.28±1.07)和(6.31±1.22),无统计学差异(P=0.92)。两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6.98±0.42)mSv×cm和(6.41±0.41)mSv×cm,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与常规管电流比较,自动管电流模式腹部CT增强扫描在没有降低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射线剂量降低约8.2%。
崔虎永信瑞刘建华弓婷婷郭丽艳李波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信号噪声比对比噪声比
256层螺旋CT前门控及后门控冠脉成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比较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前门控与后门控冠脉成像质量和患者的辐射剂量。方法按照改良后的美国心脏协会的分类方法将冠状动脉分为17节段,由两名放射医师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同时对患者的辐射剂量进行统计。结果两名放射医师对成像质量达成一致评价,前门控冠脉成像与后门控冠脉成像质量无统计学差异。前门控冠脉成像的辐射剂量较后门控下降了约70%,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与后门控比较,前门控在保持冠脉成像质量的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
袁庆海崔虎永刘建华姜微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病变
心率变化对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心率变化对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5例临床怀疑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入选患者按照心率不同分为3组:第一组为心率≤75次/min,第二组心率为76~100次/min,第三组为心率>100次/min。分别对每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第一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7.6%,能够满足诊断率为98.6%,第二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6.9%,能够满足诊断率为98.5%,第三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4.3%,能够满足诊断率为96.8%。结论 256层螺旋CT对高心率的适应性有了明显提高。
崔虎永李波刘建华袁庆海赵雪梅弓婷婷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