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书钟
- 作品数:19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 腔内肿瘤热灌注治疗系统的开发
- 2003年
- 近年来 ,热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 ,新型肿瘤热疗仪相继迅速面世。本文介绍了一种腔内肿瘤热灌注治疗系统的开发设计实例 ,着重从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的角度分析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法。同时讨论了该系统设计的关键以及本系统的应用前景。
- 周应杰崔书钟
- 关键词:肿瘤系统设计热灌注手术化疗放疗
- 盆腔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子宫颈癌合并大出血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术同时超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及出血动脉,治疗子宫颈癌合并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子宫颈癌合并大出血的患者进行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同时超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及出血动脉。区域联合灌注化疗同时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给予化疗药-碘油乳化剂栓塞,供血动脉主干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5例1~3月内再次出血并给予了二次栓塞治疗,10例确切止血未见复发。抗肿瘤疗效观察,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4例,总有效率80%。结论:对于子宫颈癌合并大出血患者,在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术同时选择性、超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及出血动脉,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止血治疗措施,同时也是宫颈癌抗肿瘤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 汤日杰黄健清崔书钟王俊潭志明
- 关键词:子宫颈癌大出血灌注栓塞治疗
- 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的射频治疗被引量:3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射频 (RFA)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前瞻性非随机性选择的 10 2例肝癌病人射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 2例病人共 2 16个肿瘤。肿瘤直径 1 5~ 14cm ,平均 4 9cm。原发性肝癌 6 7例 ,其中 <5 .0cm肝癌 2 1例 ;继发性肝癌35例。超声引导下穿刺行RFA 43例 ,CT引导下RFA 5 0例 ,腹腔镜下穿刺RFA 3例 ,开腹术中直视下RFA 6例。所有病例术后 30d复查肝脏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 ,见原肿瘤回声较术前增强 ,范围增大 ,肿瘤内血流明显减少或消失 ;CT见原肿瘤阴影密度减低。 14例病人术后 2 0~ 30d行FDG PET显像 ,11例显示肝内原肿瘤部位呈放射性分布缺损区 ,3例病人见有部分肿瘤残留 ,其中 2例经再次RFA后 ,残余肿瘤完全被杀灭 ;另 1例病人由于年龄较大 ,即予残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所有病人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 3~ 18个月 ,除初期 6例晚期转移性肝癌病人由于未能控制病情发展于术后 1年内死亡外 ,其余病人现均存活 ,1年存活率 94 1%。结论 RFA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
- 刘海鹰唐云强崔书钟李建昌胡伟民邓小康
- 关键词:射频术透热疗法肝癌
- 射频热毁损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
- 目的:评价射频热毁损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组前瞻性非随机性研究76例病人共168个癌灶接受了射频治疗, 其中原发性肝癌49例,转移性肝癌27例,所有病人在 B 超、CT、腹腔镜引导下或术中直视下用 RF200...
- 刘海鹰唐云强崔书钟李建昌李活霞胡伟民王嘉康阮钟鸣
- 文献传递
- 吲哚菁绿15min试验在肿瘤诊疗中意义的研究
- 2001年
- 目的评估吲哚菁绿15min试验在肿癌诊疗中的意义.方法对238例原发性肝癌,58例其它肿癌进行ICGR15试验.结果肝癌组ICGR15异常率117/236,非肝癌组2/5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按Child's分级,肝癌组异常率为70/238,非肝癌组为1/58,Child's分级异常率与ICGR15异常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ICGR15是对肿癌特别是肝癌治疗前评估肝储备功能较好的指标.
- 王斌崔书钟刘海鹰王嘉康
- 关键词:肝癌肝储备功能肿瘤
- 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复发死亡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复发死亡的因素。方法总结分析了198例胃癌术后复发死亡的多种因素,生存率采用生命表法,影响预后的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模型回归。结果本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1.1%、41.9%、32.3%。胃癌术后复发死亡的因素:腹膜复发53.9%,血源性复发29.3%,区域局部复发14.4%,远处淋巴结转移复发2.4%。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术后的复发死亡与肿瘤大小、原发灶部位、Borrmann大体分型、癌细胞分化程度、癌细胞浸润程度、转移情况、手术方式、辅助化疗、术后病理pTNM分期有关,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后仅有肿瘤大小、辅助化疗、术后病理pTNM分期是胃癌术后复发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复发死亡以腹膜复发和血源性复发为主;肿瘤大小、辅助化疗、术后病理pTNM分期是胃癌术后复发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 王来奎崔书钟唐云强王嘉康王斌张相良
- 关键词:胃癌手术复发化疗
- 术中及术后早期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术中和术后早期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毒副作用、并发症和短期抗癌疗效。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0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后,术中行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术后4d每日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化疗液加热至43~44℃,循环灌注60~90min,共5次;直肠癌患者术中盆腔热灌注化疗1次。结果:术中及术后早期行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成功率为100%,热化疗时间内腹腔内化疗液温度均可达到41~43℃,并恒定保持60~90min。热灌注化疗期间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除暂时性发热、腹胀、腹痛外无其它不适,直肠癌患者盆腔少量出血1例,切口愈合延迟1例,无其它明显毒副作用及并发症。随诊率100%,随访3~17个月。其中腹腔转移2例,盆腔转移1例,局部复发率为15%,肝转移1例,肝转移率6·2%;结肠癌、直肠癌患者中各有1例分别在术后14、10个月死于全身广泛转移。结论:围手术期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结直肠癌安全可行,治疗不受环境限制,并可多次进行,毒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可能有利于杀灭腹腔内残余微小癌灶(MC)和游离癌细胞(FCC)。
- 魏志刚卿三华巴明臣崔书钟
- 关键词:腹腔热灌注化疗结直肠癌
- 化疗栓塞结合As2O3局部连续灌注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TACE+As2O3)联合化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不适合手术治疗的肝癌病人行TACE+留置皮下泵,并给予As2O3连续区域化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0例中,PR12例,NC10例,PD8例,有效率为40%。结论TACE+As2O3连续区域化疗对HCC具有一定治疗价值,具有毒副反应低,疗效确切的优点。
- 汤日杰崔书钟潭志明王俊唐云强王家康
-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区域性灌注化疗皮下泵
- 围手术期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术中和术后早期)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毒副作用、并发症和短期抗癌疗效.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中行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术,术中对腹腔内肉眼可见转移癌灶尽量用电刀戳灭:结肠癌患者术中行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术后前4 d,每日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化疗液加热至43-44℃,循环灌注60-90 min,共5次;直肠癌患者术中盆腔热灌注化疗1次.结果:术中及术后早期行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成功率为100%,热化疗时间内腹腔内化疗液温度均可达到41-43℃,并恒定保持60-90 min.热灌注化疗期间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除暂时性发热、腹胀、腹痛外无其他不适,直肠癌患者盆腔少量出血1例,切口愈合延迟1例,无其他明显毒副作用及并发症.随诊率100%,随访3-27 mo.其中腹腔转移2例,盆腔转移1例,局部复发率为15%,肝转移1例,肝转移率5%;结肠癌、直肠癌患者中各有1例分别在术后14,10mo死于全身广泛转移.结论:围手术期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结直肠癌安全可行,治疗不受环境限制,并可多次进行,毒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可能有利于杀灭腹腔内残余微小癌灶(MC)和游离癌细胞(FCC).
- 魏志刚李国新甄莉黄样成卿三华巴明臣崔书钟
- 关键词:结直肠癌围手术期
- 介入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0例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甲胎蛋白(AFP)、影像学改变、肝功能、并发症、疗效。结果术后AFP阳性率显著降低,肿瘤密度显著降低,1年生存率96.7%,并发症较少。结论介入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崔书钟刘海鹰唐云强胡伟民王嘉康李建昌宋涛林生趣
- 关键词:介入栓塞射频消融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