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千万

作品数:24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预算内科研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7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植物
  • 5篇藏药
  • 3篇药用
  • 3篇药用植物
  • 3篇园林
  • 3篇园林应用
  • 3篇兰科
  • 3篇兰科植物
  • 2篇大戟
  • 2篇大戟属
  • 2篇新资料
  • 2篇药材
  • 2篇药材鉴别
  • 2篇药材鉴定
  • 2篇石斛
  • 2篇中药
  • 2篇中药材
  • 2篇中药材鉴别
  • 2篇中药材鉴定
  • 2篇资源调查

机构

  • 13篇上海中医药大...
  • 10篇海南大学
  • 5篇西藏藏医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海南省林业科...

作者

  • 23篇孟千万
  • 11篇赵志礼
  • 9篇宋希强
  • 7篇倪梁红
  • 5篇嘎务
  • 4篇米玛
  • 4篇吴靳荣
  • 2篇余文刚
  • 2篇罗毅波
  • 2篇任明迅
  • 2篇杨耀华
  • 1篇王峥涛
  • 1篇熊安东
  • 1篇于旭东
  • 1篇秦鲜艳
  • 1篇李惠
  • 1篇丁琼
  • 1篇朱婕
  • 1篇李静静
  • 1篇辛欣

传媒

  • 4篇热带生物学报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园林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3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策略被引量:18
2016年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带上特有的森林群落,为极其独特的生态系统。海南红树林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有红树植物38种,其中真红树植物26种,半红树植物12种,属典型的东方群系。因环境破坏、生境丧失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多数物种的生存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群落结构日趋简单;水椰Nypa fruticans、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海南海桑Sonnerati hainanensis等物种已处于濒危状态。笔者由此提出"两个核心+四个层面"的恢复手段,即建立种质资源保育基因库、采取红树林复合种植模式、完善红树林立法体系、加强红树林科研深度、提高遥感技术利用水平以及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等多种保护策略,为红树林的生态恢复和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辛欣宋希强雷金睿方赞山孟千万
关键词:红树林濒危植物保育园林应用
华东地区大戟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掌握华东地区大戟属药用植物的资源情况。方法野外考察及植物分类学研究。结果整理出华东地区大戟属药用植物5亚属10组26种。结论为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李惠赵志礼倪梁红孟千万
关键词:大戟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粗茎秦艽种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了解濒危药用植物粗茎秦艽种子的生物学特性。方法:5批不同产地粗茎秦艽种子的形态学观察、发芽试验和生活力的TTC法测定。结果:5批种子外部形态基本相同;贮存8个月后,各样品生活力相近,但野生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同时,该野生种子与2008XR02号样品的发芽势较其他3个样品为高;千粒重与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初步推断,野生种子与2008XR02号种子的品质较优;本工作可为该物种的就地保护及优良种质的选育提供基础资料。
吴靳荣赵志礼孟千万
关键词:种子生物学千粒重发芽率生活力
基于ITS序列的藏药“川布”的分子鉴定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常用藏药川布进行品种整理。方法:野外实地考察,经典分类学鉴定,植物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确定西藏产川布的2种基原植物为大戟科大戟属的高山大戟Euphorbia stracheyi与大果大戟E.wallichii;前期基础工作表明,在甘肃藏区所使用的川布,基原植物为甘肃大戟E.kansuensis;序列分析显示,高山大戟E.stracheyi与大果大戟E.wallichii的完整序列(ITS1-5.8S-ITS2)总长度均为646 bp:其中ITS1区为261 bp,ITS2区为221 bp,5.8S编码区为164 bp;高山大戟E.stracheyi的ITS 1区序列在72号位具有1个杂合位点(C/G)。结论:nrDNA ITS区序列在藏药川布及来源于大戟属的中药品种的鉴定中具有很好的种间分辨率,可用于川布及其相关品种的分子鉴定。
杨耀华赵志礼嘎务米玛孟千万倪梁红
关键词:藏药ITS区大戟属
海南兰科植物新资料(英文)被引量:10
2007年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一新记录属和3个中国新记录种及5个海南新记录种。其中小囊兰属Micropera Lindl.、红花小囊兰Micropera poilanei (Guill.)Garay、疏花羊耳蒜Liparis sparsiflora Aver.和美丽云叶兰Nephelaphyllum pulchrum Bl.为中国新记录;平卧曲唇兰Panisea cavalerei Schltr.、云南曲唇兰Panisea yunnanensis S.C.Chen & Z.H.Tsi、束花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ich ex Lindl.、滇南翻唇兰Hetaeria rubens (Lindl.)Benth.ex J.D.Hook.f.和毛叶芋兰Nervilia plicata(Andrews)Schltr.为海南新记录种。
宋希强孟千万罗毅波
关键词:兰科
海南霸王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拟石斛的附生特性被引量:5
2017年
拟石斛(Oxystophyllum changjiangense)为海南岛特有的珍稀濒危附生兰科植物。为阐明其附生特性,笔者以分布于海南省霸王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拟石斛为例,在系统调查其资源现状、生境特征及宿主种类的基础上,对其附生宿主的专一性、在宿主上的分布特点及附生个体数量与宿主胸径、树皮特性的相关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6.6%的拟石斛个体分布在海拔800~1 000 m且主要附生在山地雨林中水源附近的高大乔木上;附生宿主18种,多见于木兰科、壳斗科、漆树科及梧桐科的植物;附生指数在0.32~0.94之间,其中白花含笑、长柄梭罗和红锥的附生指数接近于1;拟石斛全都分布在宿主的一级分支或二级分支处,二者差异性不显著;附生数量与宿主胸径呈显著性正相关(R=0.397,P<0.05),拟石斛对树皮特性选择具有偏好性。
李静静孟千万宋希强
关键词:生境特征
海南岛苦苣苔科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与系统发育关系被引量:11
2017年
岛屿是开展生物区系与生物地理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海南岛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大陆性岛屿,地处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和马来西亚亚区交界地带,物种来源与迁移历史十分复杂。本文首先分析了海南岛苦苣苔科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格局,然后利用核基因ITS1/2和叶绿体基因trn L-F序列建立海南岛苦苣苔科植物的系统发育树,揭示其物种迁移历史与特有类群的形成时间。海南岛苦苣苔科野生类群虽然仅有14属24种,但包括了扁蒴苣苔属(Cathayanthe)和盾叶苣苔属(Metapetrocosme)2个特有属、8个特有种(含1变种)。面积归一化处理后,海南岛该科的特有种比例仅次于广西,远高于云南和邻国越南。物种组成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岛与广东省的共有物种最多,这可能是第三纪末期(~3 Ma)几度海进海退过程中,海南岛通过雷州半岛与广东多次连接的结果。海南岛苦苣苔科植物在海拔400–1,000 m和1,400 m以上形成2个集中分布区,特有种则集中分布在高海拔区域,表明海南岛中南部连绵的高山是苦苣苔科特有种形成与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海南岛有着亚洲苦苣苔科的多个基部类群,且都与东南亚共享;海南岛–中国大陆分布的类群则处于系统树的较新分支,表明海南岛苦苣苔科植物早期是从东南亚迁入。海南岛两个特有属的形成时间约在12 Ma,特有种也都在15–5 Ma才分化出来,这可能与印度板块撞击亚欧板块导致的东亚季风气候(约28 Ma)和此时海南岛远距大陆约100 km造成的隔离作用有关。
凌少军孟千万唐亮任明迅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特有种地理分布分子系统
粗茎秦艽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建立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的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方法: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对体系各因子进行考察。结果:最佳体系为:总体积10μL,其中含0.5-1.5ng/μL DNA模板,l0×Buffer缓冲液1μL,2.5mmol/L Mg2+,0.5UTaq DNA聚合酶,0.6μmol/L引物,0.2mmol/L dNTPs。反应程序:94℃预变性5min;之后,94℃变性30s,54℃复性45s,72℃延伸90s,共38个循环;循环结束后72℃延伸7min。结论:该体系可用于粗茎秦艽种下及种间遗传变异分析及药材道地性研究。
秦鲜艳赵志礼孟千万王峥涛
关键词:ISSR-PCR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星油藤扦插生根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扦插生根具有繁殖系数高、生长周期短、遗传性状稳定、提早开花结实、成本低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经济作物育苗。笔者以星油藤Plukenetia volubilis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比较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ABT1,IBA,IAA和GGR)、质量浓度(50,100,200,500 mg·L^(-1)和浸泡处理时间(0.5,1,2 h)对星油藤插穗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IBA 100 mg·L^(-1)浸泡1 h,ABT1 100 mg·L^(-1)浸泡0.5 h和IBA 50 mg·L^(-1)浸泡1 h,插穗生根率依次为66.67%,63.33%和60.00%,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组合;就成活率而言,经IBA 50 mg·L^(-1)浸泡1 h,IBA 100 mg·L^(-1)浸泡1 h和ABT1 50 mg·L^(-1)浸泡0.5 h处理的插穗成活率较好,依次为70.00%,66.67%和66.67%。综合考虑插穗的生根率、成活率及移栽后的生长状况,星油藤插穗生根以IBA 100 mg·L^(-1)浸泡1 h处理最适宜。
王榜琴余文刚孟千万杨泽秀豆梁晨宋希强于旭东
关键词:油料作物生长调节剂扦插生根率
藏药冬那端赤的分子生药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对常用藏药冬那端赤进行分子鉴定。方法在民族植物学考察、经典分类学鉴定基础上,对植物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 ITS)序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确定西藏产冬那端赤的2种基源植物为玄参科婆婆纳属(Veronica L.)狭果组(Sect.Stenocarpon)的毛果婆婆纳Veronica eriogyne H.Winkl.、长果婆婆纳V.ciliata Fisch.,其nrDNA ITS序列分别为551、552 bp。序列分析显示,以ITS序列为分子标记,可区别两者及其近缘种。结论 nrDNA ITS序列在藏药冬那端赤及其近缘种中具有很好的种间分辨率,可用于冬那端赤的分子生药学鉴定。
倪梁红扎西次仁赵志礼嘎务孟千万达娃顿珠
关键词:藏药分子生药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