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肝炎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肝炎
  • 1篇药物疗法
  • 1篇乙型病毒
  • 1篇乙型病毒性肝...
  • 1篇治疗慢性乙型...
  • 1篇替比夫定治疗
  • 1篇联合干扰素
  • 1篇疗法
  • 1篇慢性乙型病毒...
  • 1篇慢性乙型病毒...
  • 1篇米夫

机构

  • 2篇莱芜钢铁集团...

作者

  • 2篇董继亮
  • 2篇孙洁
  • 1篇丁秀和
  • 1篇陈伟
  • 1篇陈卫
  • 1篇庄莉
  • 1篇杨兆利
  • 1篇葛亨进
  • 1篇袁海霞

传媒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口服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86例和拉米夫定组88例,分别给予替比夫定600 mg/d和拉米夫定100 mg/d,连续应用48周,观察治疗后12、24、36、48周时血清HBV DNA定量、病毒性肝炎标志物、肝功、肾功、肌酸激酶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12、24、36、48周替比夫定组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拉米夫定组(P均<0.01),替比夫定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或<0.01),治疗后24、36、48周时HBeAg转阴率及完全应答率替比夫定组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48周时病毒反跳率替比夫定组低于拉米夫定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与口服拉米夫定比较,口服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好。
董继亮孙洁陈伟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疗法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HBV清除动力学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比较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和单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血清HBV清除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抗病毒效果。88例HBeAg和HBVDNA均阳性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组30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干扰素a3MU,肌肉注射,每周3次。拉米夫定组22例,干扰素组36例。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时,ALT复常率联合组(100%)和拉米夫定组(95.4%)均明显高于干扰素组(44.4%)(P<0.05)。治疗1个月时,血清HBVDNA下降幅度联合组和拉米夫定组均显著高于干扰素组(P<0.05)。治疗结束时,血清HBVDNA阴转率联合组(100%)和拉米夫定组(100%)均明显高于干扰素组(44.4%)(P<0.05);血清HBeAg阴转率联合组(63.3%)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31_8%)和干扰素组(38.9%)(P
丁秀和庄莉孙洁董继亮陈卫杨兆利葛亨进袁海霞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干扰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