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有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维旋转血管造影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三维旋转血管造影(3D-RA)在颅内微小动脉瘤(直径≤3 m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进行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及3D-RA检查,分别记录动脉瘤的检出个数、瘤颈显示情况、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结果 43例患者中,共有48枚微小动脉瘤。2D-DSA检出真阳性微小动脉瘤39枚,假阳性5枚,假阴性9枚,检出率为81%(39/48);3D-RA可将48枚微小动脉瘤全部检出,检出率为100%,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动脉瘤瘤颈的显示上,3D-RA较2D-DSA更清晰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RA检查中对比剂用量及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均较2D-DSA检查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2D-DSA检查相比,3D-RA提高了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且在动脉瘤形态、瘤颈及与载瘤动脉关系的显示等方面优势明显,同时减少了对比剂的用量和患者的辐射剂量。
- 杨显存刘强葛彦彦孙有伟
- 关键词:颅内微小动脉瘤
- DSA减影与非减影容积重建对颅内动脉瘤显示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比较DSA减影与非减影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两种重建技术的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重建方式。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及19例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随访患者,均行旋转脑血管造影检查,分别采用非减影、DSA减影两种方式进行三维容积重建,比较两种重建技术对动脉瘤检出情况、图像质量及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27例采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DA)的SAH患者检出动脉瘤33枚,假阳性2例;3D-DSA检出动脉瘤33枚,无假阳性病例,两者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43,P>0.05),三维重建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45,P>0.05)。19例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3D-DA检出瘤体残留3例,3D-DSA检出瘤体残留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9,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的介入诊疗中,3D-DA、3D-DSA均可以很好地检出动脉瘤并提供较好的图像质量;在判断动脉瘤的栓塞程度及介入术后随访中,3D-DSA能显示更多细小的血管信息,对术后残留动脉瘤的检测具有更多的优势。
- 杨显存葛彦彦孙有伟于斌超刘强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造影术
- 自制覆膜支架抢救急性冠脉穿孔的护理配合
- 2018年
- 目的 1例3M敷贴自制覆膜支架抢救急性冠脉穿孔的护理配合,旨在总结经验和提高预防及处理的能力。方法护士与医生密切配合,用无菌3M敷贴,根据支架的大小,剪裁合适尺寸,缠绕在支架外1. 5~2圈,然后支架塑性,随即将自制的覆膜支架送至冠状动脉穿孔处,顺利通过病变,定位成功后释放覆膜支架。结果经反复造影证实,支架贴壁良好,冠脉穿孔处完全被自制覆膜支架覆盖且整个狭窄段血管扩张良好,同时解除了患者狭窄最重的责任血管,患者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缓解,血压、心率回升,转危为安,安返病房。于术后5天出院。术后随访1年,患者无胸痛胸闷等症状。结论 3M敷贴自制覆膜支架的制作和植入操作相对简单、用物经济实惠易取,加之医护默契配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吴玉丽宋蕾杨显存孙有伟
- 关键词:覆膜支架护理配合
- 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直径与所用封堵伞关系的研究
- 目的:通过分析已行经导管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患者相关资料,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ASD直径与所用封堵伞伞腰直径的关系,以助介入治疗中封堵伞大小的选择.方法:山东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行ASD介入治疗...
- 信晓伟王玉林韩波庄建新张建军赵立健伊迎春杨显存孙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