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文东

作品数:42 被引量:188H指数:9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皮瓣
  • 10篇外科
  • 9篇前外
  • 9篇缺损
  • 9篇骨折
  • 9篇股前外侧
  • 7篇血管
  • 7篇疗效
  • 6篇血管造影
  • 6篇造影
  • 6篇软组织
  • 6篇撕脱
  • 6篇皮瓣移植
  • 6篇组织缺损
  • 6篇成像
  • 5篇软组织缺损
  • 5篇外侧皮
  • 5篇显微外科
  • 5篇股前外侧皮瓣
  • 4篇短缩

机构

  • 42篇绍兴市人民医...
  • 2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市第二人...

作者

  • 42篇孙文东
  • 23篇车斌
  • 22篇陈雪荣
  • 19篇周平
  • 17篇平建锋
  • 16篇胡旭军
  • 8篇赵振华
  • 7篇王伯胤
  • 6篇杨建峰
  • 5篇钱宇
  • 5篇庞飞
  • 5篇曾青东
  • 4篇王挺
  • 4篇卢增新
  • 3篇张雅萍
  • 2篇金柏军
  • 2篇孙新
  • 2篇梁文清
  • 1篇陆九州
  • 1篇王德清

传媒

  • 5篇中华手外科杂...
  • 5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浙江医学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2007年浙...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后肩痛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m型肩锁关节脱位肩痛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8例新鲜RockwoodlU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后肩关节疼痛的部位及出现和缓解时间。结果22例出现术后肩关节疼痛,疼痛区域主要在喙突至肩峰外后下缘,2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肩关节疼痛,6例在术后23周完全缓解,7例在术后1~1.5个月完全缓解,2例在术后3个月完全缓解,7例术后0.5~1年仍有疼痛。结论术后疼痛主要是因为原发损伤引起的,如韧带或滑囊炎,远期疼痛主要是肩峰下创伤性关节炎引起的。
平建锋孙文东车斌胡旭军
全头皮撕脱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全头皮撕脱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通过在显微镜下吻合颞浅动静脉对四例全头皮撕脱进行再植。结果除一例因部分头皮缺损行二期中厚皮片移植愈合,其余再植头皮均存活并长出茂密头发。结论显微血管吻合再植头皮是全头皮撕脱伤的最佳...
孙文东陈雪荣
关键词:全头皮撕脱伤显微外科治疗动静脉吻合血管离体时间
文献传递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 评价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治疗跟骨骨折患者25 例28足.其中男19 例,女6 例;年龄20~65 岁,平均37.8 岁.术前均行跟骨轴位、侧位X线检查,并进行CT平扫加重建.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9足,Ⅲ型9足.术后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25 例均获得8~18个月随访,平均11.2个月,术后伤口感染3足,2足浅表感染,1足深部感染,所有跟骨后关节面和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均恢复满意,无内固定物并发症发生.骨折于术后9~16周愈合,平均10.6周.随访期间后关节面均无塌陷发生,X线片示Bhler角和Gissane角、跟骨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按照美国踝足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16足(57.14%),良9足(32.14%),差3足(10.71%),平均88.7分,优良率89.29%.3足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Ⅲ型跟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微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疗效佳等优点,也适合治疗软组织挫伤严重、切开复位内固定禁忌的跟骨骨折患者.
杨万雷钱宇平建锋梁文清孙文东车斌
关键词:跟骨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
桃红四物汤联合辛伐他汀对大鼠上肢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考察桃红四物汤联合辛伐他汀对大鼠上肢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和机制。方法:24只大鼠,体重180~220 g,被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桃红四物汤组、辛伐他汀组和联用组(桃红四物汤+辛伐他汀),采用1%异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7 mg/m L)麻醉,硫化钠脱毛,温水洗净后,与大鼠背部脊柱两侧设计8cm×2cm随意皮瓣,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桃红四物汤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采用桃红四物汤和辛伐他汀单独治疗,联用组采用桃红四物汤+辛伐他汀治疗,给予药物治疗10 d后,观察各组随意皮瓣外观、MVD、存活率,检测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间黏附分子-1(ICAM-1)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表达水平。结果:联用组坏死面积最少,原味掀起皮瓣出血最多,可见血管数最多;联用组皮瓣存活率最高,与辛伐他汀组、桃红四物汤组比均有统计学差异(72.24±9.25 vs 57.88±10.76,P〈0.05;72.24±9.25 vs 57.88±10.76,P〈0.05);各组在皮瓣近段MV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皮瓣中段MVD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桃红四物汤组MVD显著低于联用组(8.23±1.23vs17.24±1.25,P〈0.01;13.55±1.16vs17.24±1.25,P〈0.01;14.88±1.76vs17.24±1.25,P〈0.05);在MDA指标中,联用组相对于辛伐他汀组、模型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4.47±0.59 vs5.43±0.76,P〈0.05;4.47±0.59 vs 6.21±0.81,P〈0.01);在SOD指标中,联用组相对于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桃红四物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312.62±23.99 vs 174.61±23.91,P〈0.01;312.62±23.99 vs 222.24±27.12,P〈0.01;312.62±23.99 vs 275.22±24.78,P〈0.05);NOS指标中,联用组相较于模型对照组、桃红四物汤组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9.32±0.24 vs 7.24±0.68,P〈0.01;9.32±0.24 vs 7.52±0.52,P〈0.01);ICAM-1指标中,联用组相较于桃红四物汤组、模型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2.97±0.49 vs 3.78±0.62,P〈0.05;2.97±0.49 vs4.15±0.41
平建锋孙文东车斌胡旭军何伟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辛伐他汀随意皮瓣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皮瓣移植中的应用
引言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血管蒂组织瓣移植术作为一项外科新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 已成为创面修复、畸形矫正、功能重建和器官再造等有效的治疗手段。供受区组织瓣的血管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与否,准确评价血管的质量,具...
卢增新王伯胤赵振华孙文东
关键词:皮瓣移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文献传递
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平行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平行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肱骨髁间骨折患者24例,采取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平行双锁定钢板治疗,对骨折愈合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2 w,24例患者X线片显示,23例(95.83%)患者骨折线愈合情况良好,1例(4.17%)骨折线未完全愈合但无移位,无未愈合及移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参照改良的G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13例(54.17%),良7例(29.17%),可3例(12.50%),差1例(4.17%),临床治疗优良20例(83.33%)。结论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平行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能达到良好的骨折愈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平建锋钱宇孙文东车斌胡旭军范顺武
上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分析与预防措施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分析上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45例上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中96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感染创口分泌物进行病原菌鉴定,并利用统计学软件对调查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96例上肢开放性骨折感染患者的骨折位置以肱骨骨折的患者最多(85.83%)、致伤原因中以交通意外伤患者数量最多(40.63%)、损伤程度上,custilo分型Ⅲ型比例最高(64.58%)。上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与骨折损伤程度、手术间隔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5例上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创口感染96例,感染率17.61%,96例送检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87株,革兰阴性菌51株(58.62%),革兰阳性菌31株(35.63%),真菌5株(5.75%),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多发于肱骨骨折位置,与骨折损伤程度、手术间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因素相关,病原菌类型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因此加强对骨折位置的保护,合理高效提升手术时间,加强个性化护理,减少住院时间,同时针对病原菌的敏感度合理选择药物,能够有效降低上肢开放性骨折创口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平建锋孙文东车斌陈雪荣
关键词:上肢骨折创口感染病原菌
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不短缩再植
目的探讨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的新方法。方法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多为高速运转机械伤,损伤重,再植困难,曾被列为再植禁忌。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采用血管神经、肌建或皮瓣移位方法,行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不短缩再植19例,...
陈雪荣孙文东周平
关键词: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
文献传递
MRA、CTA与DSA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前应用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2
2015年
目的 对比研究CTA、MRA、DSA影像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中的应用.方法 对45例欲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患者,按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同分为3组:CT血管造影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组、磁共振血管造影组,每组各15例.术前影像学评价旋股外侧动脉的类型、降支起源,测量降支管径;与术中实际观察、测量值进行对比,并且记录股前外侧皮瓣手术成功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旋股外侧动脉分型、降支起源类型术前影像学诊断准确率>92.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皮瓣穿支动脉管径,术前影像学测量值与术中实际测量值,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皮瓣移植手术成功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MRA、DSA影像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的术前评估、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可靠性;CTA与MRA可替代DSA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中应用.
赵振华杨建峰王伯胤周平孙文东庞飞王挺张雅萍王德清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磁共振血管成像
吻合血管皮瓣移植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前臂手部软组织缺损术式比较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吻合血管皮瓣移植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前臂、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135例前臂、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急诊或限期应用吻合血管皮瓣移植57例、腹部带蒂皮瓣78例修复。结果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57例中静脉回流障碍坏死1例、轻度感染3例,清创短期换药后愈合。腹部带蒂皮瓣修复78例中,皮瓣远端部分坏死4例,感染2例,皮瓣下血肿6例,皮瓣部分撕脱2例,完全撕脱1例。随访113例,随访时间8~13个月,平均9个月,移植皮瓣无色素沉着和挛缩现象,手指屈伸、拇指对掌功能无明显影响,感觉功能恢复欠佳。结论前臂、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急诊或限期应用吻合血管皮瓣移植、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均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陈雪荣孙文东周平
关键词:游离皮瓣腹部带蒂皮瓣软组织缺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