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政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当归
  • 3篇当归麻口病
  • 3篇麻口病
  • 1篇冬麦
  • 1篇冬小麦
  • 1篇毒病
  • 1篇叶螨
  • 1篇中华草蛉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特性研...
  • 1篇适应性
  • 1篇天敌
  • 1篇田间
  • 1篇土壤
  • 1篇皮层
  • 1篇皮层组织
  • 1篇瓢虫
  • 1篇苹果
  • 1篇苹果病毒

机构

  • 10篇甘肃省农业科...

作者

  • 10篇孙政
  • 3篇盛秀兰
  • 3篇王玉娟
  • 2篇火克仓
  • 1篇胡冠芳
  • 1篇张新瑞
  • 1篇王金川
  • 1篇彭小玲
  • 1篇王克兰

传媒

  • 7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甘肃科技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1996
  • 2篇1994
  • 2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孪斑瓢虫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孪斑瓢虫 Coccinella geminopunctataLiu 在甘肃分布很广。据1990年5~7月份在兰州市安宁区麦田调查,是控制麦蚜种群数量的天敌优势种类之一。鉴于以往有关孪斑瓢虫的报道较少,为更好地保护利用这种天敌,发挥其捕食潜能,我们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胡冠方孙政王克兰
关键词:生物学天敌
中华草蛉对麦蚜的控制作用被引量:4
1994年
中华草蛉对麦蚜的控制作用胡冠芳,孙政,张新瑞(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兰州730070)中华草岭(Chcysopa、sinicaTjeder)屈脉翅目(Neuroptera)草铃科(Chrysopidae),幼虫喜食蚜虫,故有“蚜狮:之称。近几年的调查结果...
胡冠芳孙政张新瑞
关键词:麦蚜中华草蛉
兰州北山南麓叶螨种类初步调查
1994年
兰州北山南麓叶螨种类初步调查孙政,王金川(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730070)叶螨为植食螨类中种类较多的类群,数量大、繁殖快、危害重,是农林牧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兰州地区粮、菜、瓜、果和林木上叶螨每年均有发生,但1993年较为严重,其虫口密度和危害程...
孙政王金川
关键词:叶螨
当归麻口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一)被引量:6
1990年
受害归根皮层组织纵裂,干烂呈糠腐状。经柯赫氏证病律证明,当归麻口病确系线虫危害所致。其原线虫为垫刃目(Tylcnchida)垫刃科(Tylenchide)、茎线虫属(Ditylenchus)、腐烂茎线虫(D·destructor)。病原线虫在当地一年可发生6~7代,主要分布在0~10)厘米土层内,区当归整个成药期内病原线虫都可侵入,但以前期侵染危害为主,主要以成虫在土壤和病残归内越冬,成为翌年视侵染源。寄主当归对病原线虫有诱集作用。益舒宝、克线磷、甲基异柳磷、种衣剂等农药是防治麻口病的有效药剂。在当归栽种期采用杀线剂“浸苗加穴施”一次性防治,是控制该病害的有效措施。
王玉娟盛秀兰孙政火克仓金秀琳刘佛珍苗晓春
关键词:当归麻口病
残膜对土壤的污染及解决途径被引量:4
1991年
自80年代以来,被誉为“白色革命”的地膜覆盖作为一项突破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因其具有增温、保墒和促进土壤养分分解便于作物吸收的功能,可促进作物早熟高产,尤其是在无霜期短的地区或生育期较长的优良品种,通过覆膜可以提早播种成熟。同时覆膜与其它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发挥了多熟、立体、高效种植的优势,大幅度地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年限的增加。
孙政
关键词:土壤残膜污染
苹果病毒病及其防治对策
1992年
苹果是落叶果树中最重要的果树,目前世界各国选育和栽种的品种有几千个,其栽种范围广泛、发展速度快。同其它作物一样,病毒病的严重危害也是苹果生产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因苹果树为多年生植物,并以无性方式繁殖扩大,故病毒的传播、积累、危害较其它作物更为严重,给生产和科研带来了极大的损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病原学研究的进展,病毒研究技术和手段得以提高,有关果树病毒病方面的报道愈来愈多,已对多种苹果病毒病害的症状反应、寄主范围、传播途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病毒种类的鉴定中。
孙政彭小玲
关键词:苹果病毒病
当归麻口病研究简报被引量:1
1987年
当归麻口病发生于当归生长期的第二年“成药期”。在甘肃岷县从五月份开始发生,六至七月份渐趋严重,八至九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病原线虫为马铃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stor),主要为害当归皮层组织,严重影响当归的质量。
王玉娟盛秀兰孙政火克仑刘佛珍张绍富
关键词:当归补血药病原线虫麻口病皮层组织
当归麻口病的研究被引量:34
1990年
当归麻口病是我省当归产区区要病害之一,也是国内外未曾报道的一种新病害。1986、1987年调查研究表明,我省凡当归栽培区均有发生,田间发病率84.9%,病情指数56.4%,重病地高达100%。主要症状是归根表皮呈黄褐色纵裂,毛根增多并畸化,严重时皮层组织呈干烂,糠腐状。从罹病归根皮层内外分离出线虫、真菌、细菌,分别进行人工接种健归苗并再分离发病归根,证实当归麻口病系线虫危害所致,其病原线虫为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经系统检测种苗不带线虫。病土和病残组织为初侵染源,腐烂茎线虫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内,在当归整个生育期内线虫都可侵入,但以前期侵害为主,该线虫在当地一年可发生6—7代,以成虫在土壤和病残组织内越冬。
王玉娟盛秀兰孙政火克仓金秀琳刘佛珍苗晓春
关键词:当归麻口病
马铃薯常用亲本材料及育成品系抗腐病田间鉴定结果
1996年
马铃薯常用亲本材料及育成品系抗腐病田间鉴定结果孙政(甘肃省农科院情报所730070)马铃薯环腐病(Corynebactriumsepedonicum(SpickermannetKotthof)SkaptasonetBurkhlder)是一种种薯带菌、...
孙政
关键词:马铃薯亲本材料环腐病抗病性
三个冬麦品种在陇东的适应性及推广意见
1992年
陇鉴46、79196、7964是我院镇原试验站新选育出的3个冬小麦良种(于1991年定名或技术鉴定),为进一步确定上述品种在陇东旱塬区生产利用价值,我们于1991年6月16日至22日,在庆阳地区的董志、早胜、屯字、西华池、春荣、临径、孟坝、平泉、王塬等旱塬区进行了考察,并与庆阳、平凉两地区种子公司和有关良种场领导及承范种植户交换了意见。在此之前,6月10日至15日庆阳地区组织农业处、科研单位、农校和地县种子公司领导、专家、科技人员对全区生产上应用和正在试验、示范繁殖的冬小麦良种亦进行了观摩评选。
刘积汉孙政余守愚卜晓第
关键词:小麦冬小麦适应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