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恩成

作品数:59 被引量:9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2篇病毒
  • 34篇舌病
  • 34篇蓝舌病
  • 32篇蓝舌病病毒
  • 28篇单克隆
  • 28篇单克隆抗体
  • 24篇抗体
  • 24篇克隆
  • 15篇表位
  • 9篇西尼罗病毒
  • 9篇抗原
  • 8篇免疫
  • 8篇抗原表位
  • 7篇特异性单克隆...
  • 7篇流感
  • 7篇脑炎病毒
  • 7篇NS1蛋白
  • 7篇VP2蛋白
  • 7篇B细胞
  • 7篇B细胞表位

机构

  • 5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东北农业大学
  • 8篇黑龙江八一农...
  • 5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动物疫病...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兽医研究...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 1篇吉林省长春皓...

作者

  • 59篇孙恩成
  • 47篇杨涛
  • 44篇吴东来
  • 40篇徐青元
  • 13篇刘霓红
  • 10篇耿宏伟
  • 10篇秦永丽
  • 9篇刘春国
  • 9篇冯瑜菲
  • 9篇王凌凤
  • 8篇刘明
  • 8篇赵晶
  • 7篇步志高
  • 7篇孙亮
  • 7篇杜金玲
  • 7篇李洪涛
  • 6篇李俊平
  • 6篇魏鹏
  • 6篇孙晶
  • 6篇张继凯

传媒

  • 17篇中国预防兽医...
  • 5篇2013年中...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中国兽医科学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7篇2016
  • 9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蓝舌病病毒17型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的鉴定被引量:13
2011年
为制备蓝舌病病毒(BTV)血清17型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及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用原核表达系统部分重叠表达的两段VP2蛋白共同免疫BALB/c小鼠,采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通过以重组VP2蛋为白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筛选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BTV17 VP2蛋白的MAbs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3F4和4H10。Ig亚类鉴定2株MAbs均为IgG1/κ链。Western blot证明,2株MAbs均能识别重组VP2蛋白。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2株MAbs均与BTV17呈阳性反应,其中MAb 3F4与BTV1、BTV2、BTV3、BTV5、BTV8、BTV11、BTV13、BTV16、BTV23、茨城病病毒(IBAV)、牛轮状病毒(BRV)、牛呼肠孤病毒(RV)均呈阴性反应,但与BTV10和BTV24呈弱阳性反应。利用合成多肽对VP2抗原表位鉴定结果表明,MAb 3F4识别的抗原表位为540DPWNNR545,MAb 4H10识别的抗原表位为540DPWNNRA546。本研究结果为建立BTV17型特异性检测方法及VP2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凌凤杨涛孙恩成耿宏伟秦永丽赵晶蔡绪禹刘霓红李文京吴东来
关键词:VP2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
西尼罗病毒NS1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制备针对西尼罗病毒NS1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方法:以原核表达的重组NS1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并通过常规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以真核表达的重组NS1蛋白为检测用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筛选分泌NS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利用Western blot和IFA试验对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结果:共获得了2株稳定分泌NS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WN-1C10和WN-3D10,其亚类鉴定分别属于IgG2a和IgG1。这2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西尼罗病毒NS1蛋白和病毒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日本脑炎病毒无交叉反应。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出针对西尼罗病毒NS1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我国建立西尼罗病毒与日本脑炎病毒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马健男杨涛徐青元孙恩成林燕刘霓红杨银辉李文京步志高吴东来
关键词:西尼罗病毒NS1蛋白单克隆抗体
基因免疫制备抗甲型禽流感病毒核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极高的死亡率。世界卫生组织等其他机构密切监控流感病毒的流行性以及其引起的疾病的毒力和传播途径的改变,为有效预测下一次大流感的流行打下了基础。不过,一种针对...
孙恩成
关键词:核蛋白生物信息分析基因免疫单克隆抗体
文献传递
抗蓝舌病病毒VP6和VP7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3
2012年
为制备针对蓝舌病病毒(BTV)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利用血清型1型BTV(BTV1)免疫BALB/c鼠,将其脾淋巴细胞与SP2/0进行融合,并用BTV1包被ELISA板,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出3株稳定分泌抗BTV1的MAb的杂交瘤细胞株(2B10、3D4和4H8)。利用表达BTV1主要蛋白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BHK-21后,对所制备的杂交瘤细胞株上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IFA)以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2B10和4H8与VP7蛋白反应,而3D4与VP6蛋白反应。同时,IFA鉴定结果进一步表明,3株MAb与24个血清型的BTV均可以发生反应。本研究制备的MAb为建立BTV免疫学检测方法和相关病毒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魏鹏孙恩成刘霓红杨涛徐青元秦永丽赵晶冯瑜菲王文世张翠云吴东来
关键词:蓝舌病病毒单克隆抗体VP7蛋白
蓝舌病病毒8型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被引量:8
2014年
为制备蓝舌病病毒03TV)8型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TL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采用Bac-to-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的重组VP2蛋白免疫BALB/c小鼠,三免后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并以纯化的重组VP2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间接ELISA筛选出两株能够稳定分泌抗BTV8VP2蛋白的MAbs杂交瘤细胞株(2G4和387)。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2G4和387与BTV8均呈阳性反应,与BTV1~7、BTV9-24、茨城病毒、中山病毒以及赤羽病毒均呈阴性反应。Westernblot结果显示,2G4和387均能够识别BTV8及BTV8重组VP2蛋白。Ig亚类鉴定2G4和387均为IgG1/κ链。利用原核表达的96条覆盖VP2全长的麦芽糖结合蛋白(MBP)融合短肽对MAbs的抗原表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MAb2G4识别的抗原表位为捌LCRLLSTIGRKMCNTE^296。本研究结果为BTV8型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VP2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席娜赵国辉孙恩成秦永丽孙亮魏天徐青元杨涛孙晶刘二战钱爱东吴东来
关键词:VP2蛋白真核表达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
蓝舌病病毒新型NS4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及功能预测被引量:8
2016年
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编码4种非结构蛋白(NS1~NS4),其中NS4是新发现的非结构蛋白。为深入探索该新型非结构蛋白的功能,本研究首先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序列结构特征及可能的功能域,结果发现NS4蛋白的N端α-螺旋结构域中具有富含碱性氨基酸的核定位信号(NLS),而C端α-螺旋结构域中具有亮氨酸拉链结构的核输出信号(NES)。为进一步证实NS4的亚细胞定位,本试验构建了表达NS4全长及其缺失突变体的重组质粒,结果显示缺失NLS的NS4重组蛋白弥散在胞浆,而缺失NES后NS4重组蛋白只定位于细胞核,表明NS4蛋白亚细胞定位具有核—胞浆穿梭过程。最后结合3D同源建模发现NS4与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β)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据此推测NS4可能为转录调控蛋白,与DNA或其他转录因子存在相互作用。总之,本研究为NS4蛋白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更多新线索和新思路,填补了BTV基础研究的空白。
吕爽杨涛孙恩成徐青元张继凯吴东来
关键词:蓝舌病病毒亚细胞定位同源建模
蓝舌病病毒衣壳蛋白VP2、VP5、VP7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2016年
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的结构主要由3层衣壳蛋白组成,其中VP2、VP5蛋白构成了BTV的外层衣壳,VP7蛋白构成了BTV的中间衣壳,最内层衣壳则由VP3蛋白构成。VP2、VP5及VP7蛋白在BTV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BTV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将BTV的VP2、VP5、VP7基因分别克隆到pGBKT7载体中,成功构建了pGBKT7-VP2、pGBKT7-VP5与pGBKT7-VP7 3个诱饵质粒,且通过自激活和毒性验证,证明所构建的3个质粒均无自激活作用,对酵母细胞无毒性作用。本研究为今后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VP2、VP5、VP7蛋白中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蛋白做好了铺垫,为深入研究BT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张继凯孙恩成杨涛徐青元吕爽王海秀张沁吴东来
关键词:蓝舌病病毒自激活作用
蓝舌病防控技术的初步研究
蓝舌病(Bluetongue,BT)是由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 BTV)引起的反刍动物虫媒传染病。BTV能感染大多数家养和野生的反刍动物,因动物的易感性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
孙恩成
关键词:蓝舌病单克隆抗体ELISA灭活疫苗
文献传递
蓝舌病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蓝舌病(Bluetongue,BT)是由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引起,媒介昆虫(如库蠓等)传播的一种反刍动物急热性疾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法定通报性疾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
杨涛徐青元孙恩成李俊平冯瑜菲孙亮孙晶吴东来
蓝舌病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被引量:3
2014年
为建立蓝舌病病毒(BTV)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本研究构建了分别表达血清1型BTV SZ97/1株VP1、VP3、VP4、VP6、VP7、NS1和NS2蛋白的7个真核表达质粒,同时又构建了含有SZ97/1株BTV的全部10个基因节段的T7聚合酶体外转录重组质粒。并利用T7 RNA聚合酶对酶切线性化的10个体外转录质粒进行体外转录,制备BTV全部10个基因的体外转录RNA。将已构建的7个真核表达质粒和体外转录获得的RNA产物依次共转染BHK-21细胞,拯救出含有分子标记的BTV。本研究首次在我国建立了BTV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为我国深入开展该病毒致病机理、传播机制、基因组功能的研究以及新型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杨涛徐青元孙恩成冯瑜菲李俊平孙亮孙晶吴东来
关键词:蓝舌病蓝舌病病毒反向遗传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