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媛

作品数:12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科技学院外语系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黑人
  • 6篇黑人母亲
  • 4篇主体性
  • 3篇《最蓝的眼睛...
  • 3篇《宠儿》
  • 2篇殖民
  • 2篇奴隶制
  • 2篇主义
  • 2篇自我
  • 2篇文化
  • 2篇文化殖民
  • 2篇文化殖民主义
  • 2篇民主
  • 2篇莫里森
  • 2篇精神荒原
  • 2篇教学
  • 1篇蒂尔
  • 1篇新历
  • 1篇新历史主义
  • 1篇英美概况

机构

  • 10篇黑龙江科技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黑龙江科技大...

作者

  • 11篇孙媛
  • 2篇王雪玲
  • 2篇王静
  • 2篇徐慧
  • 1篇唐丽娜
  • 1篇宋颖
  • 1篇徐文培
  • 1篇杨阳
  • 1篇周国华
  • 1篇安超
  • 1篇张羽歌

传媒

  • 2篇黑河学刊
  • 2篇哈尔滨职业技...
  • 1篇学术交流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芒种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林区教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之死》中的牺牲与救赎
2008年
笔者通过分析马拉默德短篇小说《我之死》中的三个人物,阐释了作品中的犹太文化母题—牺牲与救赎的文学表现,使读者清晰地了解了犹太人的文化和信仰,也深刻地体会到了马拉默德赋予其作品及犹太文化母题的新内涵。
徐慧孙媛
关键词:牺牲救赎犹太文化
《最蓝的眼睛》:黑人母亲自我镜像的迷误被引量:3
2012年
莫里F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母亲波琳在白人文化殖民主义的压迫下,丧失了黑人特有的文化身份,在黑人社区这片精神荒原中,她将白人种族主义者刻意塑造和传播的黑人他者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内化为自己真实塑像的一部分,远离了本体,造成了自我镜像的迷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清理这种自我镜像的迷误对于构建黑人文化身份是极其必要的。
孙媛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文化殖民主义黑人文化身份精神荒原自我镜像
精神荒原中黑人母亲主体性的建构——评《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母亲麦克蒂尔
2008年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母亲麦克蒂尔身处白人霸权文化的藩篱中,被剥夺了应有的母爱的权力及基本的人权,生活在精神荒原之中。但她却固守本民族的文化并确保文化的传承,重新构建了自身的主体性,实现了真正的自我。
孙媛
关键词:精神荒原
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未来宽口径就业研究
2011年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逐渐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经济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而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适应国际商务活动的发展,各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招生规模也逐年递增,对学生的国际商务综合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各个院校的重视,陈旧的课程体系和落后的师资力量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才的速度,阻碍了当前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加上社会对这类院校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需求作了重新定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改进、完善和发展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合理搭配和优化现有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力量已成为摆在院校面前最需要予以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对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未来宽口径就业进行研究。
王静孙媛王雪玲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
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交互式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教学模式之一,它强调教学主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利用该模式对英美文学课程进行教学要符合三个原则:即创设特定教学情境,使学生掌握文学批评方法;实行分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与他人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思维共享;由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多次、及时的评价,借以取长补短。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
孙媛周国华唐丽娜宋颖安超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交互式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分组合作学习
从新历史主义视阈看莫里森笔下的“大母亲”原型——《宠儿》中黑人母亲主体性探究被引量:1
2010年
从分析《宠儿》中的"大母亲"原型入手,利用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探讨莫里森笔下黑人母亲主体性丧失的根源,褒扬其维护主体性的行为,可以揭示出莫里森所倡导的民族意识复归的思想及其必要性。
孙媛
关键词:主体性
重现的记忆——创伤的表征——《宠儿》中奴隶制对黑人母亲主体性的剥夺被引量:1
2008年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的母亲塞丝生活在罪恶的阴影之中。在时间中的驻足使塞丝生活在不可磨灭的阴影中,而女儿的鬼魂再次刺痛了塞丝心底的记忆。生活在过去遗留的创伤中,永远受奴隶制的压抑,黑人将终究活在罪恶之中,不能自拔,只有走出过去,才能重拾自身的主体性。
孙媛
关键词:奴隶制创伤主体性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秀拉》中黑人母亲自我的构建
2012年
《秀拉》是莫里森的经典小说之一,它描述的是一位与命运抗争,却被黑人社区排除在外的黑人女孩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为秀拉,但和秀拉一样处于不可替代地位的人物便是黑人母亲爱娃。爱娃是男权社会中被压抑的女性的代表,她永远是男权社会中的配角。在拉康镜像理论所界定的充斥着男权的想象界中,她建构了异化的自我,犯下了令人咋舌的罪行。
孙媛
关键词:自我镜像理论黑人男权社会象征界
文化殖民主义影响下黑人与本土文化的疏离——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他者形象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在托妮.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母亲波琳在白人霸权文化的熏染下,与本土文化疏离,从而沦为文化上的他者,并且把这一身份延续到女儿佩科拉的身上。在文化殖民主义的影响下,以白人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价值取向,必然导致黑人自我的迷失。
徐文培孙媛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美国文学研究文化殖民主义他者形象
奴隶制藩篱中黑人母亲主体性的缺失——评《宠儿》中的黑人母亲“塞丝”被引量:3
2008年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的黑人母亲塞丝身处奴隶制的藩篱中,被剥夺了应有的母爱权力及基本的人权,从而严重损伤了自己的骄傲,导致了主体性的缺失。如果要重拾主体性,必须冲破奴隶制的藩篱,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
孙媛
关键词:奴隶制黑人母亲主体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