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骥
- 作品数:38 被引量:2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钉螺卵在恒温环境中发育零点和有效积温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4年
- 目的 研究钉螺卵在不同恒温环境中的发育零点和有效积温。方法 将钉螺卵置于不同的恒温环境中 ,观察其发育历期与积温 ,采用拟合模型方程法求出螺卵发育的零点温度 ;按有效积温法则 K =N (T- C) ,计算螺卵发育的有效积温。结果 钉螺卵在 15~ 30℃环境中的平均发育历期为 (2 7.2 9± 17.2 9) d。螺卵的发育零点为 11.79℃ ;高温临界温度为 38.2 2℃ ;平均发育积温和有效积温分别为 (5 5 7.76± 198.95 )日度和 (2 36 .0 2± 6 8.2 0 )日度。结论 螺卵的发育速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但温度过高对螺卵的发育有抑制作用 ,2 7℃左右为钉螺卵发育的最适温度 ;螺卵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 洪青标姜玉骥杨坤奚伟萍孙乐平黄轶昕周晓农
- 关键词:发育零点有效积温
- 江苏省江滩地区钉螺感染情况抽样检测分析
- 2001年
- 吴锋姜玉骥黄轶昕
- 关键词:血吸虫病抽样检测
-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江滩春季提前灭螺效果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评价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在江滩地区春季提前灭螺效果及低温影响。方法 进行 15、2 5℃条件下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实验室撒粉灭螺效果观察 ,同时对江滩春季提前喷粉灭螺效果及温度条件进行现场观察。结果 实验室 15℃与常规 2 5℃条件下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有效成分 1.0、2 .0 g/m2 撒粉灭螺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在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 8.9~16 .3℃条件下 ,江滩现场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 5 0 g/m2 (有效成分 2 g/m2 )喷粉灭螺 15 d,土表钉螺校正死亡率为 95 .38% ,土表活螺密度下降率达 99.97% ;土内钉螺校正死亡率为 79.30 % ,土内活螺密度下降率为 70 .5 9%。结论 江滩地区春季日平均气温 10~ 15℃时对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喷粉灭螺效果无明显影响 ;春季提前灭螺可赢得有利的灭螺时机 ,有效抑制钉螺繁殖 ,提前杀灭阳性钉螺 ,减少人畜感染 。
- 黄轶昕孙乐平洪青标杨坤姜玉骥奚伟萍
- 关键词: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钉螺灭螺
- 药液体积对杀螺效果的影响
- 目的了解杀螺剂的不同药液体积对杀螺效果的影响方法实验室25℃浸泡杀螺方法结果每只钉螺用药液体积分别为0.5、1.0、2.0、3.3、10.0和20.0ml浸杀时,24h的LC值分别为0.2242、0.1768、0.106...
- 戴建荣张燕萍姜玉骥奚伟萍杨国静梁幼生
- 文献传递
- 日本血吸虫毛蚴二次感染钉螺的比较被引量:1
- 2004年
- 姜玉骥
- 关键词:感染性钉螺毛蚴日本血吸虫育成
- 不同地区感染性钉螺逸蚴数量的观察被引量:5
- 2007年
- 姜玉骥黄轶昕洪青标奚伟萍
- 关键词:感染性钉螺日本血吸虫尾蚴指名亚种湖北钉螺阳性钉螺
- 感染性钉螺释放尾蚴与生存情况观察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感染性钉螺释放尾蚴与其生存情况。方法 实验室用毛蚴人工感染自然界成螺 ,以常规法饲养和逸蚴法获得感染性钉螺 ,以后每隔 10 d逸蚴 1次 ,直至感染螺死亡 ,计算逸蚴次数、尾蚴得量与感染性钉螺存活时间。结果 用毛蚴感染 10 0只钉螺 ,获感染性钉螺 3 7只 ,感染率为3 7.0 % ,其中感染后 60、70、80 d获得感染性钉螺数较多 ,分别占总感染性钉螺的 48.7%、3 5 .1%、5 .4%。 3 7只感染性钉螺平均每只每次逸尾蚴 12 5条 ,逸蚴高峰在感染后 70 -110 d之间。感染性钉螺期望生存时间最长 13 0 d,最短 19d,平均 5 9.3 d。结论 获得感染性钉螺后 ,70 d逸出的尾蚴数量最多 ,人工感染获得的感染性钉螺 ,在常温下可连续使用 60
- 姜玉骥戴建荣
- 关键词:感染性钉螺尾蚴存活时间
- 防蚴润肤霜防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实验评价新型涂肤防护剂—防蚴润肤霜防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效果 ,并了解其对皮肤的急性刺激反应。方法采用模拟现场试验方法 ,分别在小白鼠腹部和尾部涂布防蚴润肤霜 ,并经泥水浸泡洗刷 4~ 8h后接种日本血吸虫尾蚴 ,饲养 4 0d解剖小鼠观察感染情况。以小鼠感染率、平均虫荷数和减虫率为评价指标 ,同时进行皮肤急性刺激试验。结果防蚴润肤霜涂布小鼠腹部、尾部后减虫率达 10 0 % ;家兔皮肤急性刺激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防蚴润肤霜涂布皮肤后 4~ 8h具有完全防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作用 。
- 黄轶昕高智慧蔡刚吴锋张燕萍姜玉骥奚伟萍洪青标孙乐平
- 关键词: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尾蚴
- 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体内发育起点温度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环境温度对血吸虫幼虫在钉螺体内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程度。 方法 采集无血吸虫感染的钉螺 ,以钉螺与毛蚴 1∶2 0比例感染 ,感染后置于 3 0℃、2 7℃、2 4℃、2 1℃和 18℃环境中饲养 ,计算钉螺体内血吸虫的尾蚴开放前期和发育速度 ,分析尾蚴开放前期和发育速度与环境温度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 2 1℃、2 4℃、2 7℃、3 0℃时血吸虫的尾蚴平均开放前期分别为 ( 12 8.89± 16.0 5 )d、( 95 .0 0± 2 1.0 3 )d、( 71.93± 12 .74)d和 ( 62 .74± 14 .19)d。尾蚴开放前期与环境温度的回归方程为 y =73 0 .68x-0 .8918(r =0 .9976,P <0 .0 1)。血吸虫发育速度与环境温度的回归方程为 y =0 .0 2 3 5ln(x) -0 .0 63 9(r =0 .9973 ,P <0 .0 1)。从此方程中推算出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体内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5 .17℃± 0 .43℃。 结论 环境温度降低 ,钉螺体内血吸虫幼虫发育速度减慢。
- 孙乐平周晓农洪青标黄轶昕杨国静奚伟萍姜玉骥
- 关键词:钉螺起点温度发育速度
- 中国大陆钉螺对氯硝柳胺敏感性的测定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了解中国大陆钉螺对氯硝柳胺的敏感性。 方法 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兼顾我国钉螺孳生地类型 ,抽取了 10省 (市 )、33个县 37个点的钉螺 ,氯硝柳胺用脱氯自来水配成有效浓度为 1.0 0 0 0、 0 .5 0 0 0、0 .2 5 0 0、0 .12 5 0、0 .0 6 2 5、0 .0 313和 0 .0 15 7mg/L的药液 ,在 2 5℃室温下分别进行浸泡杀螺实验。 结果 1.0mg/L氯硝柳胺浸泡钉螺 2 4h死亡率达 10 0 % ,各点钉螺的LC50 为 0 .0 32 0~ 0 .16 89mg/L ,均值为 0 .0 92 0mg/L。 0 .5mg/L氯硝柳胺浸泡钉螺 48h死亡率达 10 0 % ,各地区钉螺的LC50 为 0 .0 2 99~ 0 .1114mg/L ,均值为 0 .0 6 2 7mg/L。不同点间钉螺对氯硝柳胺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不同点间钉螺对氯硝柳胺敏感性存在差异 ,但 1.0mg/L氯硝柳胺可有效浸杀我国所有地区的钉螺。
- 戴建荣周晓农梁幼生张燕萍姜玉骥奚伟萍黄轶昕陈昌黄铭西朱荫昌
- 关键词:湖北钉螺氯硝柳胺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