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革

作品数:48 被引量:523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烟草
  • 11篇小麦
  • 6篇锈病
  • 6篇条锈病
  • 6篇小麦条锈病
  • 6篇抗性
  • 6篇病原
  • 5篇四川烟草
  • 5篇抗病
  • 5篇基因
  • 5篇害虫
  • 4篇锈菌
  • 4篇青枯
  • 4篇青枯病
  • 4篇抗病性
  • 4篇枯病
  • 4篇病虫
  • 4篇病原菌
  • 4篇虫害
  • 3篇毒病

机构

  • 44篇四川省农业科...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四川省烟草公...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成都市龙泉驿...
  • 2篇凉山州烟草公...
  • 2篇四川省兰月科...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四川出入境检...
  • 1篇四川省农业厅
  • 1篇攀枝花市仁和...
  • 1篇凉山州烟草专...

作者

  • 47篇姚革
  • 20篇夏先全
  • 14篇刘旭
  • 7篇石万成
  • 6篇彭化贤
  • 4篇李斌
  • 4篇田承权
  • 3篇陈松
  • 3篇肖筠
  • 3篇陈庆东
  • 3篇吴斌
  • 3篇向勇
  • 3篇蒋文平
  • 3篇刘正德
  • 3篇闫芳芳
  • 3篇李舟
  • 2篇万安民
  • 2篇吴立人
  • 2篇杨益芬
  • 2篇龚国淑

传媒

  • 13篇西南农业学报
  • 6篇四川农业科技
  • 4篇植物保护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烟草科技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长江蔬菜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农药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植物医生
  • 1篇中外葡萄与葡...
  • 1篇生物防治通报
  • 1篇中国烟草
  • 1篇中国烟草学报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6
  • 2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3篇198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18%阿维·烟碱AS对菜粉蝶效力测定的研究
2006年
纳米18%阿维·烟碱AS对菜粉蝶幼虫毒力测定结果:比单剂1.8%阿维菌素EC和40%硫酸烟碱EC的毒力都高,得出了毒力回归方程式,共毒系数值大干常数值100,表明纳米18%阿维·烟碱AS具有较强的增效作用;配伍纳米18%阿维.烟碱AS在室内测出了对菜粉蝶效力最强的最佳使用剂量梯度(每公顷用药量),研究表明:用375~750mL/hm^2,有效成份a.i.g/hm^2(67.5~135g)对水750L,对菜粉蝶的防效高、速效性和持效性强。
卢代华刘旭姚革夏先全石万成龚正烈龚葆红曾显斌侯勇
关键词:菜粉蝶效力
我国豌豆地方品种抗白粉病性的研究被引量:14
1993年
豌豆白粉病(Frysiphe Pisi DC)在四川、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安徽、河南、台湾、广东、青海等省(自治区)的豌豆产区都有发生和为害,影响豌豆品种的推广,是豌豆生长中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筛选抗源和抗病品种,是病毒防治的根本措施。作者从1986年—1989年进行了我国豌豆地方品种资源抗白粉病性鉴定,现将部分结果报道于后。
彭化贤姚革贾瑞林梁洪云
关键词:豌豆白粉病抗病性
6种杀菌剂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测定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生长速率法对"谱克"、"银法利"、"烯酰锰锌"、"敌克松"、"利尔"和"甲霜灵锰锌"6种杀菌剂进行了毒力试验。结果表明:50%"谱克"、68.75%"银法利"和69%"烯酰锰锌"对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以50%"谱克"的效果最好,其EC50为1.2704μg/mL;60%"敌克松"、50%"利尔"杀菌剂次之,EC50分别为304.2533μg/mL和371.1388μg/mL;72%"甲霜灵锰锌"的EC50最高,为610.1751μg/mL。
李斌龚国淑周修勇姚革杨益芬
关键词:杀菌剂PHYTOPHTHORA毒力测定生长速率法
四川省水稻上的一种新病害—细菌性基腐病
1991年
近年来,在我省达县、遂宁、双流、德阳等地的水稻上相继出现了一种新病害。我们根据田间症状观察、病原分离鉴定,可以确认该病为水稻细菌性基腐病。80年代初此病就已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等省蔓延为害。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重病田亩产不到50公斤。与此同时,日本、印度、菲律宾等国也先后报道了此病的发生。我省以前从未对此病进行过报道。1989年此病曾在我省部分地区零星发生,但到1990年夏,此病已蔓延到10个区县,发病面积达1500亩。
姚革
关键词:水稻病害细菌性基腐病
成都地区梨树新害虫——梨叶瘿蚊严重发生被引量:8
2003年
姚革刘旭石万成夏先全詹成波植玉蓉
关键词:虫害防治
四川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研究被引量:10
1992年
本研究对四川省55个产烟县的烟草病害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了四川烟区有36种侵染性病害及其分布。其中,烟草花叶类病毒病、黑胫病、根结线虫病:赤星病、青枯病危害最重,分布最广,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可达6千多万元。花叶类病毒病主要有普通花叶病(TMV)、黄瓜花叶病(CMV)和马铃薯Y病毒病(PVY)。并对主要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及品种抗病性进行了研究。病原鉴定中,发现了国内烟草上的新病毒——蕃茄斑萎病毒(TSWV)。
姚革庹治华缪席儒
关键词:烟草侵染性病害
小麦条锈病近等基因系材料抗性跟踪监测及抗性变异分析
跟踪鉴定监测小麦条锈病近等基因系材料年度间抗条锈性变化,对小麦抗病育种有预警和指导作用.2007-2014年连续8年,按照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T/T1443.1-2007小麦抗条锈病评价技术规范等技术措施要求,在四川省成都...
夏先全姚革陈松叶慧丽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近等基因系抗性监测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持续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被引量:54
2004年
分析表明四川省近年来小麦条病持续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病原菌小种变异及品种抗病性丧失。新的毒性小种条中30、31、32号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四川省绝大部分生产品种的抗性丧失,加之气候适宜及防治工作未跟上,造成小麦条锈病连续几年的大流行。为了控制条锈病的流行和危害,提出了淘汰感病品种,推广现有抗病品种,加快审定新的抗病品种及抓好条锈病综合防治工作等应急措施。为了长期持续控制小麦条锈病,提出了提高生产品种抗病基因的丰富度,抗病基因合理布局,利用慢锈品种和持久抗性品种等策略。同时在川西北的越夏菌源基地应抓好种植结构调整,减少小麦种植面积,合理布局抗病品种,以阻断病菌的侵染循环,阻滞病原菌变异。经过不断努力,小麦条锈病可望得到控制。
姚革蒋滨田承权夏先全蒋凡廖华明沈丽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气候
四川地区小麦叶、秆锈菌的越冬和越夏被引量:1
2005年
小麦叶锈病是四川冬、春麦上的常发病害,但仅在局部地区偶尔流行;叶锈菌在盆地内以夏孢子越冬,仅很少夏孢子能越夏,其主要越夏场所在海拔800~3 500m地区的各类小麦上,而在1 900m海拔地区、6~8月均温19.5℃的地方越夏菌量最大,呈显著优势.小麦秆锈病则是春麦区偶然流行的病害,其在盆地内常年无越冬菌源,但可在盆地内直至3 500 m海拔地区的小麦上越夏,其中以1 500m以下,特别是700 m左右,6~8月均温23℃的地方越夏菌量较大.
黄光明姚革夏先全刘正德
关键词:植物病理学叶锈菌秆锈菌越冬越夏
姜瘟病原菌及其潜伏侵染被引量:16
1993年
鉴定了四川成都、重庆、安岳、江油等地姜瘟病的12个分离菌,根据病菌的形菌(Paeu-态、染色及生理生化特性,血清学反应及致病性测定,证明我省姜瘟的病原细菌为青枯假单胞杆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研究发现青枯细菌在姜块中的潜伏侵染及种委带菌现象。本文还讨论了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spp)作为次生致病菌可加重姜瘟的危害,并导致贮藏运输过程中潜伏侵染引起姜块腐烂。
姚革彭化贤
关键词:瘟病病原菌侵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