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奕

作品数:73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会议论文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4篇淋巴
  • 60篇细胞
  • 49篇淋巴细胞
  • 46篇白血
  • 45篇慢性
  • 45篇慢性淋巴细胞
  • 45篇白血病
  • 37篇预后
  • 27篇淋巴细胞白血...
  • 27篇慢性淋巴细胞...
  • 18篇淋巴瘤
  • 15篇白血病患者
  • 15篇病患
  • 10篇预后价值
  • 10篇突变
  • 10篇细胞淋巴瘤
  • 10篇基因
  • 9篇免疫
  • 8篇蛋白
  • 7篇球蛋白

机构

  • 73篇江苏省人民医...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作者

  • 73篇夏奕
  • 64篇李建勇
  • 62篇徐卫
  • 58篇王莉
  • 55篇范磊
  • 37篇梁金花
  • 35篇吴佳竹
  • 33篇朱华渊
  • 23篇吴微
  • 15篇曹蕾
  • 9篇李悦
  • 6篇乔纯
  • 6篇王琰
  • 6篇何璐
  • 5篇缪扣荣
  • 5篇孙倩
  • 4篇钱思轩
  • 4篇洪鸣
  • 4篇王蓉
  • 4篇朱雨

传媒

  • 1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药学进展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14篇2016
  • 1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K/T细胞淋巴瘤中miRNA-靶基因调控网络以及ceRNA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孙倩王莉朱华渊缪祎吴微梁金花曹蕾夏奕吴佳竹范磊徐卫李建勇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
李悦梁金花吴佳竹夏奕王莉范磊李建勇徐卫
伴MYD88L265P位点突变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秦姝超夏奕乔纯朱华渊王莉范磊徐卫李建勇
124例原发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胃淋巴瘤(PG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以2009年7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4例PGL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患者初诊时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24例PGL患者中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93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25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4例、套细胞淋巴瘤和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各1例。93例原发胃DLBCL(PG-DLBCL)患者中,非生发中心型(non-GCB)48例,生发中心型(GCB)45例,其中10例(10.8%)为MALT淋巴瘤转化的DLBCL。胃幽门螺杆菌检测:DLBCL患者阳性率51.2%(21/41),MALT淋巴瘤患者阳性率43.5%(10/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Ⅲ~Ⅳ期(P=0.002)、B症状(P=0.001)、高国际预后指数(P〈0.001)、HGB〈100 g/L(P〈0.001)、白蛋白〈35 g/L(P=0.001)、LDH升高(P〈0.001)、β2微球蛋白升高(P=0.003)、未联合利妥昔单抗(P=0.006)是影响PG-DLBCL患者无进展生存(PFS)的不良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Ⅲ~Ⅳ期(HR=5.113,95%CI 1.087~24.048,P=0.039)、LDH升高(HR=5.111,95%CI 1.651~15.827,P=0.005)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在PG-DLBCL non-GCB型组,是否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对患者PFS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MALT淋巴瘤转化与非转化的DLBCL患者P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3)。结论PGL以DLBCL和MALT淋巴瘤多见,PG-DLBC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临床分期Ⅲ~Ⅳ期和LDH升高是影响PG-DLBCL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
贺妍王莉朱华渊梁金花吴薇吴佳竹夏奕曹蕾范磊李建勇徐卫
关键词:淋巴瘤预后
TCTP mRNA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高表达提示不良预后
目的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功能多样的蛋白质,与炎症反应、细胞周期调节、肿瘤发生等密切相关,其mRNA己被证实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现有研究表明TCTP与抑癌基因p53存在相互抑制作用。...
陈睿泽夏奕黄瑛吴佳竹梁金花王莉范磊李建勇徐卫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难治预后
CLL-IPI评分系统在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预后评估价值
朱华渊王莉乔佳邹怡新夏奕吴微曹蕾梁金花范磊徐卫李建勇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OVID-19的单中心报告
2024年
目的研究旨在了解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临床特征、感染风险、转归及疫苗接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就诊的328例首次确诊COVID-19的CLL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重/危重症COVID-19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中位年龄为60(24~87)岁,23.5%(77/328)的患者为重/危重症COVID-19。在单因素分析中,年龄67岁(OR=2.15,95%CI1.24~3.73,P=0.006)、合并糖尿病(OR=2.09,95%CI1.05~4.20,P=0.037)、慢性乙型肝炎(OR=2.91,95%CI1.30~6.51,P=0.010)、CLL进展状态(OR=3.79,95%CI1.57~9.15,P=0.003)和确诊COVID-19之前3个月内使用CD20单抗治疗(OR=2.79,95%CI1.35~5.77,P=0.006)是重/危重症COVID-19的危险因素;在多因素分析中,CLL进展状态(OR=2.98,95%CI1.10~8.10,P=0.033)是重/危重症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接受单药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可能使重/危重症COVID-19风险减低(OR=0.38,95%CI0.16~0.90,P=0.028)。对其中242例患者进一步随访至2023年10月,9.1%(22/242)患者在后续多次感染(≥3次),2.1%(5/242)患者持续感染。患者体内新型冠状病毒抗体IgG滴度在感染后3~4个月达峰值(中位值:3.511S/CO对1.047S/CO,P<0.05);免疫球蛋白IgA在COVID-19后逐渐降低,且在2~4周至低谷(中位值:0.30g/L对0.74g/L,P<0.05)。整体队列中COVID-19合并CLL病死率为2.7%(9/328),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和心源性猝死。结论CLL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率较低,重/危重症COVID-19比例高。CLL疾病进展是CLL患者发生重/危重症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3个月内CD20单抗治疗是加重COVID-19的危险因素,而持续的BTKi治疗可能减轻重/危重症COVID-19的风险。
路萧高玲钱思褀戴罗梦佳周子元邱彤璐夏奕缪祎秦姝超范磊徐卫李建勇朱华渊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D43.部分脾栓塞术在治疗骨髓纤维化引起的巨脾中的应用
夏奕卢瑞南吴汉新冯耀良
文献传递
TIGAR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抑制凋亡作用及其预后意义
洪鸣夏奕朱雨赵慧慧谢月范磊王莉缪扣荣于慧苗雨清吴微朱华渊陈耀宇徐卫钱思轩李建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期评估强化治疗方案的标准:ΔSPD<80%vs.50%
目的 进行中期疗效评估是为了识别出对标准诱导治疗方案没有反应或者病情已经进展的患者。卢加诺(Lugano)疗效评估标准已被广泛应用于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中期疗效评估。
魏赟晨丁重阳梁金花王莉朱华渊夏奕吴佳竹范磊李天女李建勇徐卫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