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备
-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膀胱癌根治术后输尿管皮肤造口定期更换单J管的临床观察
- 胡海峰杨进陈林汪自力岐宏政王云汉易炜张汉超喻备
- 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UC57-CTP-PTEN的构建及鉴定
- 2017年
- 目的:合成基因CTP及PTEN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UC57-CTP-PTEN,为后续研究其功能做准备。方法:合成基因CTP-PTEN,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UC57中,构建pUC57-CTP-PTEN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菌株,抽提质粒进行双酶切、测序鉴定后,用Western blotting检验表达。结果:测序鉴定CTP-PTEN基因合成成功。经双酶切、测序鉴定证实重组质粒pUC57-CTP-PTEN成功转入DH5α,Western blotting检验pUC57-CTP-PTEN成功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UC57-CTP-PTEN,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成功表达。
- 喻备黄媛胡海峰汪自力杨进
- 关键词:CTPPTEN
- 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对成人膀胱输尿管反流的诊断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比较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CeVUS)和排泄性X射线尿路膀胱造影(VCUG)应用于成人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的成人患者56例,均对其进行CeVUS检查,以VCUG检查作为标准对照,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CeVUS检出膀胱输尿管反流21例,检出阳性率为37.5%,VCUG检出膀胱输尿管反流20例,检出阳性率为35.7%。CeVUS和VCUG检测VU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和96.5%、98.8%和97.6%。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92.9%(52/56)患者倾向于CeVUS,80.4%(45/56)患者倾向于VCUG。结论CeVUS对检测和分级成人膀胱输尿管反流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且安全、无放射性,患者满意度高,可作为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筛查手段以及随访工具。
- 喻备黄媛张汉超
- 关键词:膀胱输尿管反流超声造影
- 前列腺癌树突状细胞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几乎所有晚期及复发前列腺癌患者发展成为激素非依耐性前列腺癌,甚至部分患者继续发展为HRPC。目前对HRPC尚无完全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特别是基于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疗法取得了快速进展并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前列腺癌树突状细胞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喻备杨进
- 关键词:前列腺癌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
- 病员裤以及病员上衣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病员裤及病员上衣,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包括裤腿以及至少一个裤兜,所述裤兜设置于所述裤腿的外侧,所述裤腿与所述裤兜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一孔。该病员裤,通过在裤腿外侧设置裤兜,并在裤腿与该裤兜位置对应处设置第...
- 杨莉杨进汪自力胡海峰岐宏政易炜张汉超曹洪豪胡荐云喻备陈林夏蜀智汪洋刘爽黄仲秋徐奕莎尹萍刘礼刘佳佳吕晓敏熊元洪王聪孔旭勃林丽吴觅佳罗秀碧
- 文献传递
-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大鼠膀胱癌组织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婴儿双歧杆菌(BI)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更昔洛韦(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SD大鼠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探讨其诱导大鼠膀胱癌组织细胞的凋亡及对大鼠膀胱癌组织Fas/FasL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N-甲基亚硝基脲(MNU)膀胱灌注法诱导建立大鼠膀胱肿瘤模型,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GCV对照组(生理盐水组)、BI-pGEX-5X-1/GCV组(空质粒组)和BI-pGEX-TK/GCV治疗组(重组质粒组)。分别将生理盐水、BI-pGEX-5X-1、BI-pGEX-TK经尾静脉注射到各组荷瘤大鼠体内,联合腹腔注射GCV,治疗4周后,称取各组膀胱癌组织质量。TUNEL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凋亡,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肿瘤组织Fas/Fas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重组质粒组荷瘤大鼠膀胱质量明显降低(P<0.01);TUNEL法检测发现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凋亡,与空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重组质粒组凋亡最为显著(P<0.01);与空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重组质粒组的荷瘤大鼠膀胱癌肿瘤组织细胞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双歧杆菌介导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大鼠膀胱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激活Fas/FasL凋亡途径,诱导大鼠膀胱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抑瘤作用。
- 喻备王亚荣殷祥瑞唐伟
- 关键词:婴儿双歧杆菌胸苷激酶FASL
- 双歧杆菌介导HSV-tk/GCV系统治疗大鼠膀胱癌的疗效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丙氧鸟苷(Gancyclovir,GCV)系统治疗大鼠膀胱癌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甲基亚硝基脲(N-methyl-nitrosourea,MNU)膀胱灌注法建立大鼠膀胱癌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携带空载体pGEX-5X-1的双歧杆菌和携带重组质粒pGEX-tk的双歧杆菌(含婴儿双歧杆菌4.4×109个/ml),再联合腹腔灌注GCV(50 mg/kg)治疗,治疗结束后称量各组大鼠膀胱重量;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膀胱组织细胞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膀胱肿瘤组织细胞色素C(Cyt-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双歧杆菌重组质粒组大鼠膀胱重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双歧杆菌空载体组(P<0.001),膀胱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双歧杆菌空载体组(P<0.001),膀胱肿瘤组织Cyt-C和caspase-9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双歧杆菌空载体组(P<0.001)。结论双歧杆菌介导的HSV-tk/GCV治疗系统治疗大鼠膀胱癌疗效显著;该治疗系统可能通过以Cyt-C为中心的内源性凋亡途径导致膀胱癌细胞凋亡。
- 殷祥瑞唐伟喻备王亚荣
- 关键词:膀胱癌双歧杆菌HSV-TKGCV
- 联合应用MRI图像重建及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12+x针穿刺活检术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RI图像重建及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12+x针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2例行联合应用MRI图像重建及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12+x针(12针系统穿刺加MRI提示前列腺病变区域数针穿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患者85例,临床分期T15例、T2 19例、T3 21例、T4 40例,如按传统12针穿刺方法穿刺,前列腺癌74例,检出率为36.63%,将有11例前列腺癌患者漏诊,12+x针穿刺较12针系统穿刺阳性率提高5.45%(11/202)。202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MRI图像重建及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12+x针穿刺活检术较12针系统穿刺活检可以增加前列腺癌的检出。
- 杨进喻备王云汉曹洪豪
- 关键词: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
- 连接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用于连接导尿管和注射器,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内设置有第一导尿通道,所述第一导尿通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导管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抽吸端,所述连接端上设置...
- 林丽杨进胡海峰吕晓敏杨莉宋丽吴觅佳张汉超喻备尹萍岐宏政徐奕莎王聪熊元洪黄仲秋夏蜀智易炜
- 文献传递
- SIRT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SIRT2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人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标本1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36例。按照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分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SIRT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中SIRT2阳性表达率为87.50%;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IRT2阳性表达率为55.56%,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SIRT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P=0.04)。SIRT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同时SIRT2在非肌层浸润(T_1)与肌层浸润(T_(2-4))间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6%及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SIRT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且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提示SIRT2蛋白表达下调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黄媛秦进喻备张锡峰
-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