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艳辉

作品数:38 被引量:302H指数:10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9篇癫痫
  • 9篇急性
  • 8篇蛋白
  • 8篇脑梗
  • 8篇梗死
  • 7篇脑梗死
  • 6篇动脉
  • 4篇预后
  • 4篇急性脑梗死
  • 4篇海马
  • 3篇动脉闭塞
  • 3篇亚低温
  • 3篇中动脉
  • 3篇中动脉闭塞
  • 3篇缺血
  • 3篇癫痫持续状态
  • 3篇细胞
  • 3篇急性大脑中动...
  • 3篇氨酸
  • 3篇大脑

机构

  • 19篇中南大学
  • 17篇海口市人民医...
  • 3篇海南医学院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长沙市中心医...

作者

  • 36篇周艳辉
  • 12篇杨国帅
  • 12篇余丹
  • 9篇王琦
  • 7篇林珍
  • 7篇刘春苗
  • 6篇周治平
  • 6篇肖波
  • 4篇宋延民
  • 3篇李蜀渝
  • 3篇周小艳
  • 3篇刘炫君
  • 2篇李海鹏
  • 2篇柳茵
  • 2篇吴小妹
  • 2篇卢晓琴
  • 2篇龙莉莉
  • 2篇毕方方
  • 2篇赖玉洁
  • 2篇马琳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重庆医学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ICAM-1、LP-PLA2联合ABCD2评分对TIA发作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联合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TIA患者,根据发病90 d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心源性血栓等终点事件分为终点组和无终点组。对比两组血清ICAM-1、LP-PLA2水平及ABCD2评分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三项指标对TIA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98例TIA患者中发生终点事件26例(26.53%),其中脑梗死8例,大动脉狭窄≥50%患者14例,心源性血栓4例。终点组症状持续时间≥60min患者比例、血清ICAM-1、LP-PLA2水平及ABCD2评分高于无终点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症状持续时间≥60min、血清ICAM-1及LP-PLA2高表达、ABCD2评分高是TIA患者出现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ICAM-1、LP-PLA2联合ABCD2评分预测TIA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908。结论 血清ICAM-1、LP-PLA2水平与TIA患者不良终点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ICAM-1、LP-PLA2联合ABCD2评分有助于早期预测TIA患者短期预后情况。
何阳黎昌炫周艳辉
关键词:预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ABCD2评分
血液灌流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海洛因中毒性脑病
2009年
急性海洛因中毒性脑病(HSLE)致残率高,神经康复所需时间长,早期有效治疗和康复期的治疗对预后非常重要。2000年6月-2008年6月,我们采用血液灌流(HP)联合高压氧(HBO)治疗急性HSLE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杨国帅周小艳李海鹏宋延民周治平周艳辉余丹
关键词:血液灌流高压氧海洛因中毒性脑病
中青年与老年脑梗塞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通过中青年脑梗塞患者与老年患者的临床比较,探讨如何减少中青年脑梗塞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中青年脑梗塞患者与20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预后。结果中青年脑梗塞患者中高血压、高血脂、吸烟与老年患者基本相似(P>0.05),不良生活习惯明显高于老年患者(P<0.05);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但中青年患者预后相对较好(P<0.05)。结论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定期体检是减少中青年脑梗塞发生的重要途径。
周艳辉王琦余丹李巍周治平
关键词:中青年老年脑梗塞
异体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共济失调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异体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共济失调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共济失调患者经异体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的疗效,使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结果3例患者治疗后ICARS评分下降2.30E1±2.65,Berg平衡量表评分升高9.00±3.00,P<0.05。结论异体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共济失调疗效明确,但长期疗效及副作用尚需继续观察。
周艳辉王琦余丹林珍
关键词:干细胞共济失调
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脑皮质发育不良(MCD)所致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经头颅MRI诊断为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8例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年龄为(12.29±5.65)岁;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占57.1%(16例);伴认知功能障碍占28.6%(8例);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占53.6%(15例),其中25%(7例)有节律性放电;78.6%(22例)对3种或以上抗癫痫药物疗效不佳。结论: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发病年龄在儿童期多见,发作类型以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GTCS为主,部分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发作间期异常脑电检出率较高,大部分患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
杨国帅宋延民周小艳周治平周艳辉余丹
关键词:癫痫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对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再灌注效果及氧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对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再灌注效果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测定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卒中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MDA含量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67%。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有助于清除氧自由基,增加抗氧化能力,减轻脑组织受损程度,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李春芳周艳辉孙力马琳
关键词:脑梗死高压氧活性氧依达拉奉
丁苯酞对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丁苯酞组(34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丁苯酞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胶囊,0.2 g/次,3次/d,连用14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记录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通过经颅多普勒评估侧支循环代偿情况,记录治疗14 d时病死率,随访90d后记录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随访90d后最终对照组和丁苯酞组各30例纳入分析。治疗14 d时,丁苯酞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7.9±1.3)分比(11.5±1.3)、(9.6±1.7)分],侧支循环代偿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14 d时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组随访90 d时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3±0.7)分比(4.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早期服用丁苯酞,可改善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
刘炫君杨国帅林海丽胡裕洁周艳辉程启慧林祝心周律
关键词: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丁苯酞神经功能
静息心率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短期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的静息心率(HR)与术后30 d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3720例行PCI术患者,均有明确术前静息HR记录及住院和术后30 d的随访临床结果。用五分位数分析静息HR和结果,再用二分法将HR<70次/min或≥70次/min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平均静息HR为(70.9±14.7)次/min。五个百分位数的平均静息HR分别为:(54.8±5.3)、(63.7±1.6)、(69.9±1.5)、(77.1±2.5)、(93.4±13.1)次/min。出院后30 d内临床随访结果提示:5组患者之间,总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靶血管血运重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再入院治疗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HR<70次/min和≥70次/min的患者中,总死亡率、再发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靶血管血运重建、MACE、再入院治疗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HR五分位数计算的患者中,随着HR升高,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 d内MACE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在HR≥70次/min的患者中,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 d内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HR<70次/min的患者(P<0.05)。结论:PCI术前的静息HR在预测患者住院和短期心血管结局的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较高的静息HR预示着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较差。
林珍王琦周艳辉祝叶王康鸣
关键词:静息心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短期预后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β-淀粉样蛋白水平及其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β-淀粉样蛋白(β-AP)水平与脑内微出血(CMB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有无CMBs将患者分为CMBs组47例和非CMBs组53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神经内科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65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检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β-AP等指标,并对CMBs患者血脂、血清β-AP水平与年龄、CMBs、CMBs严重程度、BM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MBs组患者的TC、TG、LDL-C、β-AP水平均高于非CMBs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CMBs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Bs组患者的HDL-C水平为(1.22±0.42)mmol/L,均低于非CMBs组和对照组的(1.52±0.45)mmol/L和(1.71±0.51)mmol/L,非CMBs组HDL-C水平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MBs严重程度加重,血清TC、TG、LDL-C、β-AP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随着CMBs严重程度加重,血清HDL-C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血清TC、TG、LDL-C、β-AP水平与CMBs、CMBs严重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HDL-C水平与CMBs、CMBs严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血脂、β-AP在CMBs患者血清中存在异常表达,其与CMBs发病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刘春苗周艳辉陈杨
关键词:脑微出血血脂水平Β-淀粉样蛋白
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模型大鼠痫性发作的疗效及可能机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模型大鼠痫性发作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的Wistar大鼠按性别体重均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甘珀酸组和左乙拉西坦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每组大鼠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癫痫大鼠模型,造模前甘珀酸组大鼠提前30 min给予甘珀酸20 mg/kg腹腔注射,左乙拉西坦组提前60 min给予左乙拉西坦0.3 g/kg灌胃,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持续监测脑电图,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首次痫性发作的时间以及造模后2、12、24 h发作时的行为表现次数,观察结束后取断头取脑,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缝隙连接蛋白(Cx)43 mRNA和Cx4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甘珀酸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大鼠脑电压均显著下降(P<0.01);甘珀酸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大鼠脑电频率A和B均呈递增趋势,其中甘珀酸组大鼠脑电频率A和左乙拉西坦组大鼠脑电频率B变化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甘珀酸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且随着时间点的后延,各组大鼠痫性发作次数均逐渐减少,但与模型组比较,甘珀酸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减少均显著(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x4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甘珀酸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大鼠海马组织Cx4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x4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甘珀酸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大鼠海马组织Cx4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左乙拉西坦能有效控制癫痫大鼠的痫性发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海马组织Cx43的表达有关。
周艳辉刘春苗林珍王琦余丹
关键词:癫痫海马组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