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庆强

作品数:5 被引量:7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盆地
  • 3篇成藏
  • 2篇断陷
  • 2篇徐家围子
  • 2篇徐家围子断陷
  • 2篇油气
  • 2篇油气成藏
  • 2篇松辽盆地
  • 2篇含气
  • 1篇杏树岗油田
  • 1篇油气成藏模式
  • 1篇油气聚集
  • 1篇油气聚集带
  • 1篇油田
  • 1篇山岩
  • 1篇深层天然气
  • 1篇水层
  • 1篇水淹
  • 1篇水淹层
  • 1篇天然气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周庆强
  • 2篇吕延防
  • 2篇周庆华
  • 2篇赵同庆
  • 1篇姜林
  • 1篇王树学
  • 1篇付晓飞
  • 1篇付广
  • 1篇李博
  • 1篇平贵东
  • 1篇周建忠
  • 1篇赵轶林
  • 1篇康琳

传媒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地质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庆杏树岗油田水淹层录井评价技术研究
2013年
经历四十多年开发,大庆杏树油田主力油层已进入高含水后期。针对高含水后期调整挖潜的剩余油评价难题,利用水驱油实验资料、密闭取心与井壁取心对比分析实验资料、试油及投产资料,系统总结了随含水上升,地化色谱和荧光图像特征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水淹层录井响应机理,建立了以地化色谱、荧光显微图像分析等新技术为手段的水淹层录井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可直观、准确地评价剩余油,进而确定剩余油挖潜部位,在调整井中应用见到了明显的效果,成为在高含水主力油层深化挖潜和薄差层有效动用过程中,剩余油评价和射孔选层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科学合理开发调整、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周庆强赵同庆
关键词:杏树岗油田水淹层录井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油气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被引量:36
2006年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主要有背斜、构造-岩性、岩性上倾尖灭、透镜体、断层遮挡和地层不整合6种类型油气藏,主要目的层为高台子油层和萨尔图油层。在研究油气藏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油气分布规律和成藏期次的研究,总结出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油气运聚成藏模式主要有6种,即地层不整合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构造及构造-岩性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断层-岩性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断层遮挡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砂岩透镜体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并确定了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周庆华吕延防付广周庆强姜林
关键词:松辽盆地成藏期次成藏模式主控因素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火山岩储层气水层录井评价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火山岩储层类型多样化,气水关系复杂,气水层识别评价难。为了解决以往在深层储层气水层识别评价上的局限性,提高录井解释评价精度,为试气及压裂选层提供可靠依据,应用储层物性及气测资料计算灌满系数及地层含气量评价储层含气性的方法,建立了深层气水层识别标准及评价图版,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深层天然气井的录井解释评价精度。
周庆强赵同庆
关键词: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含气系统与成藏机制被引量:27
2007年
通过对地质条件的研究,将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划分为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登二段、登二段-泉一段和泉二段、沙河子组和营城组-泉一段、泉二段3个含气系统,指出这3个含气系统形成于不同时期,其形成时期和演化对天然气运聚成藏和成藏模式有控制作用,认为该区深层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是气源、盖层、断层和不整合面。
王树学周庆华周庆强李博周建忠赵轶林
关键词:含气系统天然气成藏机制徐家围子断陷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7
2014年
从成盆、成源、成烃和成藏4个方面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各构造演化阶段的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分析。海拉尔盆地成盆的动力机制是中蒙边界区中生代推覆构造形成后的晚造山期伸展垮塌作用,为典型的被动裂陷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形成演化经历了5个时期:山间残留阶段、被动裂陷阶段、主动裂陷阶段、断坳转化阶段和坳陷阶段。被动裂陷阶段沉积物震荡式沉积形成南一段中部砂泥互层的优质烃源岩;主动裂陷阶段盆地强烈裂陷,窄而深的断陷结构控制盆地南一段上部有效源岩分布;断坳转化阶段盆地快速沉降促进烃源岩熟化,伊敏组沉积晚期烃源岩大量排烃控制形成早期原生油藏,伊敏组末期盆地反转,部分油藏受活动断裂破坏调整到大磨拐河组形成次生油藏。不同演化阶段形成多种类型的隆起带,构成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控制了不同含油气系统油气聚集。
平贵东吕延防付晓飞康琳周庆强
关键词: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聚集带油气成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