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丹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功率
  • 3篇功率因数
  • 2篇电磁
  • 2篇电磁干扰
  • 2篇功率因数校正
  • 2篇功率因数校正...
  • 1篇电磁兼容
  • 1篇电磁兼容性
  • 1篇电流
  • 1篇电流控制
  • 1篇电路拓扑
  • 1篇电网
  • 1篇电网谐波
  • 1篇电网谐波污染
  • 1篇调制
  • 1篇调制技术
  • 1篇性能分析
  • 1篇有源功率因数
  • 1篇制造业
  • 1篇上市公司

机构

  • 6篇三峡大学

作者

  • 6篇周丹
  • 4篇王斌
  • 3篇黄凯
  • 3篇王颢雄
  • 2篇崔景秀

传媒

  • 2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电气传动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06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双随机调制技术在有源功率因数预调节器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高频脉宽调制(PWM)整流技术能够减少单相AC-DC整流装置输入端的谐波电流、提高功率因数,但引起了集中在开关频率及其倍频谐波频谱的离散能量分布特性。随机调制技术能够改善电力电子系统电磁兼容性。针对有源功率因数预调节器高频PWM的开关特性,引入双随机调制技术,完成了该系统的性能仿真研究及其Welch谱估计分析。结果表明,双随机调制技术在保证功率因数预调节器具有较高功率因数的情况下,还减小了该高频整流器对供电系统的干扰,改善了其电磁兼容特性。
王斌周丹黄凯
两种随机PWM调制技术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PWM调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技术中,但PWM调制信号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成为产生EMI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关功率变换器中应用随机PWM调制技术能有效地减小传导EMI,改善系统电磁兼容性。常用的随机PWM调制技术有随机周期调制和随机脉冲位置调制,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随机周期调制技术具有相对更好地减小EMI的作用。
王颢雄王斌周丹黄凯崔景秀
关键词:电磁干扰
环境不确定性、产权性质与公司投资效率研究——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投资效率一直是企业和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高效率的投资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利益收入,还可以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然而环境的不确定性往往会引发企业进行非效率投资,导致其损失更多的利益。近年来国内外主流研究方向集中在企业内部环境...
周丹
关键词:制造业上市公司环境不确定性产权性质
文献传递
基于新拓扑的功率因数校正器的研究
由于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对电网会造成谐波污染。为了使输入电流谐波满足要求,在电力电子设备内部采取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APFC)从根本上消除谐波,提高功率因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型PF...
周丹
关键词:功率因数校正电网谐波污染平均电流控制谐波电路拓扑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功率因数校正器的性能分析
2006年
分析了一种新型功率因数校正器(PFC)的工作原理以及该校正器的性能特点.与常规PFC相比,基于这种新拓朴的变换器不含整流桥.分析结果表明该变换器效率较高,并且有利于提高电感线圈中铁心的利用率,同时能够实现功率因数校正的功能.
周丹陈三运王颢雄王斌
关键词:功率因数校正器
Boost升压变换器平均电流控制模式的仿真被引量:7
2005年
Boost变换器的开环传递函数有一个位于右半平面的零点,使得使用单一的反馈电压环难以同时保证系统在受到某种扰动作用时,既有很好的动态品质又不致造成系统失稳.平均电流控制模式是提高Boost变换器稳定性和动态调节特性的有效方法.分析并推导了Boost变换器的平均电流控制模型,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和仿真,其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
王颢雄王斌周丹黄凯崔景秀
关键词:BOOST变换器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