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赵强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连续倒塌
  • 4篇混凝土
  • 4篇钢筋
  • 4篇钢筋混凝
  • 4篇钢筋混凝土
  • 2篇抗震
  • 1篇地震
  • 1篇地震作用
  • 1篇土结构
  • 1篇网架
  • 1篇网架结构
  • 1篇连续倒塌分析
  • 1篇连续倒塌设计
  • 1篇结构抗震
  • 1篇结构连续倒塌
  • 1篇抗震设计
  • 1篇抗震试验
  • 1篇空间框架结构
  • 1篇框架结构抗震
  • 1篇混凝土结构

机构

  • 6篇南昌大学

作者

  • 6篇吴赵强
  • 4篇熊进刚
  • 2篇何以农
  • 2篇聂晓霞
  • 1篇霍艳华
  • 1篇夏晨风
  • 1篇李艳
  • 1篇侯耿峰
  • 1篇邹园

传媒

  • 2篇山西建筑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连续倒塌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进行了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的连续倒塌试验。试验模型按非抗震要求设计,用机械千斤顶替换底层长边中柱以模拟其初始失效,用电液伺服千斤顶作用在模型顶层以模拟上部结构重力荷载。对底层长边中柱进行分级卸载,模拟其初始失效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全过程,观测并分析了抗力-位移曲线及结构塑性铰出现位置、顺序,结构受力机制的转换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纵向框架抗倒塌机制包括梁机制、复合机制和悬链线机制,而横向框架抗倒塌机制仅包括梁机制。
熊进刚吴赵强何以农聂晓霞夏晨风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连续倒塌
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研究现状
2010年
对目前结构连续倒塌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比较,指出了现有分析设计方法的不足,并对今后研究工作做了展望,从而为今后学者开展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侯耿峰周全武吴赵强
关键词:连续倒塌分析连续倒塌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与抗连续倒塌的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从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机制和倒塌破坏准则两方面,对抗震与抗连续倒塌的区别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抗倒塌不同于抗震,结构抗震设计的有益作用并不能取代抗倒塌设计。
吴赵强李艳熊进刚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连续倒塌地震作用
非抗震设计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试验研究
几次典型的连续倒塌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如何有效地保证各类建筑物及构件在遭受偶然荷载作用下仍然正常工作已经成为各国工程科技人员的一项重要而现实的课题。目前为止,对于建筑物连续倒塌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软件进行模拟分析,...
吴赵强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抗震试验
结构抗连续倒塌试验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结构抗连续倒塌试验是认识结构连续倒塌性能和特点的重要基础。分析和比较了平面框架和空间框架两类试验模型的特点,讨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框架结构和网架等大跨空间结构抗连续倒塌试验的初始失效构件模拟、加载方案、加载制度、构件失效准则和连续倒塌破坏准则。
霍艳华吴赵强熊进刚
关键词:连续倒塌网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机制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进行了两个3层、4×2跨的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模型的连续倒塌试验,模型1的初始失效柱是底层长边中柱,模型2的初始失效柱是底层角柱。模型不考虑抗震要求,以机械千斤顶替换初始失效柱,通过机械千斤顶的分级卸载模拟柱的初始失效。观测并分析了两个试验模型的抗力-位移曲线、结构受力机制及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分析表明,对于模型1,结构抗连续倒塌机制包含梁机制和悬链线机制;对于模型2,结构抗连续倒塌机制仅为梁机制。
熊进刚吴赵强邹园何以农聂晓霞
关键词:连续倒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