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强 作品数:20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历史地理 更多>>
保留髌下脂肪垫对全膝关节置换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中,对髌下脂肪垫保留,并予以原位缝合对早期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至2017年237例(283膝)行初次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对术后切口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9例(124膝)保留髌下脂肪垫(保留组),128例(159膝)切除髌下脂肪垫(切除组)。分别观察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72 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系统(AKS)的膝评分、术后关节功能、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术后随访2年髌前痛的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72 h内疼痛评分、AKS评分、关节功能、髌前痛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异。保留组术后出现切口并发症(伤口术后持续渗血超过3 d)的患者2例(1.6%),切除组术后出现切口并发症患者13例(8.2%),两组术后出现切口并发症的概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4,P<0.05),单、双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时间保留组分别为(84±15)min和(144±13)min,切除组分别为(74±13)min和(133±15)min,保留组明显长于切除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侧t=5.746,P<0.05,双侧t=6.463,P<0.05)。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切开原位缝合髌下脂肪垫的方法,可较完整保留脂肪垫,且不影响手术操作,虽然增加了手术时间,但明显降低了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曾辉 孟晓林 艾继超 马东亚 吴刚强关键词:脂肪组织 疼痛 预后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长节段粉碎性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长节段粉碎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5—2016-01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20例长节段粉碎性股骨干骨折。根据骨折块粉碎程度可滑动及旋转挂钩型卡块,从而固定并稳定骨折端。部分患者可选择小切口有限切开骨折端复位,然后在切口内置入连接棒及固定块,作小切口在导向器下置入螺钉。结果 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12~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6(4.0~6.5)个月。末次随访时肢体功能根据Sander标准评定:优15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5.0%。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长节段粉碎性股骨干骨折操作方便,固定牢靠,可有效保护骨膜血供,避免断端应力遮挡,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吴刚强 刘波 艾继超 陈诚 曾辉 韩晓军 李宁关键词:股骨干骨折 内固定 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对21例(24髋)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5年,平均2年3个月,造盖均骨性愈合,无折断及吸收。髋关节屈曲小于90°者2髋,占8.3%,21例(24髋)中股骨头坏死7髋,占29.2%。结论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效果良好,术后股骨头坏死与髋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庄全魁 孟晓林 艾继超 时合同 芮清伟 吴刚强 陈勇关键词:PEMBERTON手术 大龄儿童 先天性髋脱位 颗粒骨植骨在椎弓根钉翻修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06年 庄全魁 孟晓林 时合同 艾继超 芮清伟 吴刚强 陈勇关键词:椎弓根钉内固定 翻修手术 颗粒骨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 内固定失败 螺钉松动 抗生素硫酸钙填塞治疗慢性骨髓炎 2012年 目的:探讨抗生素硫酸钙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9例慢性骨髓炎患者行病灶清除抗生素硫酸钙填塞治疗,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11~45岁,平均28岁;平均随访2.5年。结果:所有病例伤口均痊愈,疼痛消失,功能障碍明显改善,复查X线骨质愈合良好。结论:综合治疗及时清除病灶,抗生素硫酸钙填塞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 吴刚强 艾继超关键词:慢性骨髓炎 万古霉素 单节段经伤椎固定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单节段经伤椎固定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采用单节段经伤椎固定复位术治疗2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析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分析,观察本术式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明显并发症,手术时间40-60 min,,平均51 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平均176 ml。随访6-27个月,平均16.4个月。随访期间椎体高度均无严重丢失,无钉棒弯曲,松动及断裂。结论单节段经伤椎固定复位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较好地恢复椎体高度, Cobb角近期随访未发现明显矫正度丢失,且有出血少,用时短等优点。 庄全魁 陈勇 吴刚强 艾继超 孟晓林 李杨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单节段 改良Pemberton髋臼截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更为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方法2000年2月~2006年2月,对DDH髋臼浅而小、股骨头大的19例21个髋关节,在通常术式的基础上,对Pemberton截骨术式进行改良,将截骨点下移,扩大翻转骨瓣面积;取股骨截骨段植骨。同时行股骨转子下短缩外旋截骨,髋人子石膏固定2~3周,3周去除石膏固定改用患肢皮牵引并行仰卧起坐髋关节功能锻炼,8周扶拐行走。术后观察髋关节功能,X线片显示的截骨愈合程度、髋臼对股骨头包容程度及有无股骨头坏死等。结果随访6个月~1年8个月,按照周永德疗效评定标准,总计26~30分14例14髋,21~25分3例4髋,16~20分2例1髋,15分以下1例1髋,总优良率达90%。结论改良Pemberton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可增大股骨头包容,避免了传统术式减少髋臼容积的缺点,更有利于稳定关节,髋关节功能好,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脱位较好的手术方法。 艾继超 吴刚强 庄金魁 唐丽丽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改良术式 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支撑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支撑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支撑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19例,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X线片及三维CT扫描,观察椎间高度、椎间支撑体及周围植骨融合情况、椎管减压程度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结果:1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36个月,术后1周X线片未见支撑体明显移位,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3个月X线片、CT扫描示椎管通畅无占位,支撑体及周围植骨与临近椎体间隙模糊;术后6个月、12个月X线片、CT扫描示18例患者支撑体及周围植骨与邻近椎体有连续骨小梁形成,1例支撑与椎间无连续骨小梁通过,但周围植骨已骨性愈合;1例支撑倾斜(矢状面或冠状面倾斜角度均〈10°);19例Frankel分级均明显改善。结论: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支撑植骨减压彻底,有利于脊髓神经恢复,支撑体植骨有利于恢复脊柱稳定性,降低内固定松动和断裂的可能。 庄全魁 陈勇 李杨 吴刚强 艾继超 孟晓林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植骨 上臂后侧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上臂后侧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5—2018-06采用上臂后侧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治疗的20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75(65~9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34(90~230)mL,住院时间平均8.5(7~10)d。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5(7~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7(4~8)个月,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等级:优15例,良3例,可2例。结论上臂后侧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操作方便,固定牢固,可有效的保护断端血供,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临床疗效满意。 芮清伟 刘波 艾继超 吴刚强 韩晓军 陈诚 曾辉关键词:肱骨干骨折 肘关节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应用效果。方法:4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前采用四联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所有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内固定,同期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腰背疼痛及神经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Cobb角与术前相比明显减少(P<0.01),随访1年,Cobb角与术后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5例B级恢复至C级2例、D级3例,6例C级恢复至D级3例、E级3例,11例D级恢复至E级。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胸腰椎结核治疗方法。 孟晓林 庄全魁 马东亚 吴刚强 陈勇 李扬 时和同 艾继超关键词:胸腰椎结核 病灶清除 椎弓根钉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