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苹
- 作品数:17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艾灸笔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艾灸笔。;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艾灸理疗。;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5.无设计要点,省略后视图。
- 刘远声杨卓欣于海波吴永刚皮敏曹雪梅缑燕华黄杏贤卓缘圆吴佳苹洪金标
- 惊恐障碍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 对近来年惊恐障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结果表明惊恐障碍有基因遗传的可能,该病发作存在可能相应的神经解剖部位,并且在血脂、褪黑素、电生理指标、脑血流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变化,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SSRI...
- 孔繁鑫吴佳苹
- 关键词:惊恐障碍神经解剖血脂褪黑素电生理指标脑血流
- 文献传递
- 一种电热艾灸头组件
- 一种电热艾灸头组件,它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主要用于电热艾灸笔,它包括:艾灸头以及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固定安装于电热艾灸笔内,且所述加热组件用于供艾灸头插入并对插入部分进行热操作;艾灸头一部分插入所述加热组件内并与所...
- 刘远声杨卓欣于海波吴永刚皮敏曹雪梅缑燕华黄杏贤卓缘圆吴佳苹洪金标
- 文献传递
- 惊恐障碍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 孔繁鑫吴佳苹
- 关键词:惊恐障碍神经解剖血脂褪黑素电生理指标脑血流
- 针刺任督二脉联合皮内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睡眠-觉醒节律紊乱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针刺任督二脉联合皮内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6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3例取内关、神门、百会、四神聪,痰热内扰加足三里、丰隆、内庭;阴虚火旺加太溪、心俞;气虚血瘀加血海、脾俞、膈俞、足三里;于神庭、百会平刺帽状肌腱膜0.5寸,捻转泻法;直刺关元、气海1~1.5寸,提插捻转,补法为主;余穴均平补平泻;5次/周。治疗组53例任督二脉主穴:任脉取关元、气海,督脉取百会、印堂、神庭;随证取穴与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皮内针:耳穴取皮质下、神门;取三阴交、神门、心俞;心胆气虚者配胆俞,心脾两虚配脾俞;穴位消毒,体穴用颗粒皮内针,左手按压穴位并撑开穴位皮肤,右手用镊子夹住皮内针,沿皮下入针至真皮内,针身平行埋入0.5~1cm,将针柄用箭头状胶布固定,用箭头标明针尖走向。耳穴用揿针型皮内针,针尖直刺穴位后用方形胶布固定;夏季埋针1~2d,其余季节为3~4d。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AIS评分、夜间睡眠总时间、NIHSS、ADL、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4周),随访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45%;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1.1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AIS评分、夜间睡眠总时间、NIHSS、ADL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任督二脉联合皮内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吴佳苹于海波
- 关键词:皮内针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 艾灸任脉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组织超微结构及巢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观察艾灸任脉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纹状体组织超微结构及侧脑室下区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CAO)、模型+艾灸任脉治疗组(R)。用电镜观察脑缺血后组织超微结构及艾灸任脉对其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艾灸任脉经穴对缺血侧侧脑室下区Nestin阳性表达的影响。结果:脑缺血损伤后各组大鼠纹状体的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管等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缺血损害,艾灸任脉经穴对于改善组织缺血损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侧侧脑室下区的Nestin的阳性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再灌注7、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艾灸任脉组的Nestin阳性表达于再灌注7、14、28天均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结论:艾灸任脉经穴能够促进脑缺血大鼠侧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这可能是艾灸任脉经穴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修复的保护机制之一。
- 于海波马晓明饶晓丹郑晓斌吴佳苹刘永锋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组织超微结构巢蛋白
- 中药辨证论治联合平衡针疗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联合平衡针疗法和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8例采用中药辨证论治加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平衡针疗法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痊愈率治疗组为71.7%,对照组为68.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个月后随访,痊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I评分、SF-36量表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联合平衡针疗法及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有较好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孔繁鑫吴佳苹虢周科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药辨证论治平衡针疗法手法复位
- 针刺调任通督法对脑梗死恢复期疗效及TCD相关性研究
- 目的: 观察针刺调任通督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与脑血流灌注变化的关系。 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入调任通督针法组、传统针法组、常规药物组,按照研究方案进行3周治疗,治疗前...
- 吴佳苹
- 关键词:脑梗死恢复期
- 文献传递
- 惊恐障碍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 本文对近来年惊恐障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惊恐障碍有基因遗传的可能,该病发作存在可能相应的神经解剖部位,并且在血脂、褪黑素、电生理指标、脑血流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变化,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S...
- 孔繁鑫吴佳苹
- 关键词:惊恐障碍神经解剖血脂褪黑素电生理指标脑血流
- 中药三期五脏十候辨证法治疗抑郁症急性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三期五脏十候辩证法治疗抑郁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对比治疗8 W前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检测基线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8 W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RSD-17)因子分均优于基线水平(P<0.05),总有效率相当(P>0.05),其中焦虑/躯体化、体重、睡眠障碍三个因子分两组患者改善程度接近,但西药组在改善认知障碍及迟滞两因子分方面优于中药组(P<0.01);两种治疗起效时点相近;两组患者中医症状量表减分率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两组对表情、睡眠、食欲、心烦、自卑、疲乏、平静、周身不适及性欲的改善程度接近,在改善兴趣、活动、愉快感、言语、自杀、自信心方面,西药组优于中药组(P<0.01);西药组较中药组不良反应多。结论通过三期五脏十候辨证法运用中药治疗抑郁症具有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高的优势,其临床疗效及起效时间与抗抑郁西药疗效想当,但两者改善临床症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 虢周科孔繁鑫吴佳苹
- 关键词:抑郁症疗效观察